相当长一段时间里,很多人对于改开后的粮食增产归功于分田到户,而忽略了建国后数十年来的水利建设、土壤改良、良种培育、农药生产及科技发展奠定的基础,特别是1972年开始引进国外的大化肥生产线,为以后粮食的增产及穿衣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为什么这么说呢?分田到户说到底只是一个政策、一个生产方式的转变,不可能就因为这些转变,一下子土地就从此肥沃起来了,一下子就能大踏步的增产了。归根结底还是科技及生产力发展的因素。有人说是因为激发了民众的积极性,解放了生产力。可积极性毕竟只是精神层面的表现,一个人的积极性再高,可也不能替代化肥、灌溉、农药及种子的作用吧?一个人的积极性再高,如果没有水、肥、种及农药等因素,粮食能大幅度增产吗?土地是实实在在的存在,不给它实实在在的必需条件,你就是说破了大天、积极性再高它也不会大幅度增产,对于土地来不得半点虚假。从另外一个层面来说,同等条件下,提高积极性能让亩产量增加个几十上百斤那就已经不得了了,如果说几百上千甚至翻倍的增长那是不可能的,毕竟我们不是台湾的某些人,可以用爱来发电。

说到这里,我突然想起了建国前及建国后的一段时间里我们党一直在进行的土地改革政策。毫不客气地说,还有比土改更为彻底的分田到户吗?而且是私有制。分到田地的农民积极性如何?不用我多说了吧?生存的关头,生与死的交界,还有比那个时期的积极性更加高涨的吗?说土地就是农民的命一点也不为过。那么,它的粮食产量又是怎样呢?上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上图是本人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开的数据自己制作的一个建国初期粮食产量的表格。从表格中可以看出,建国初期全国粮食的平均亩产量不到200斤,小麦的全国平均亩产量也就100斤左右。为什么产量如此之低?难道是积极性不够高吗?难道是他们对于土地的热情还不够吗?当然不是,主要还是生产方式及科技落后的因素,随着生产方式及科技的发展,再加上适当的管理和劳作,粮食产量自然就会提高。所以说,积极性的高低绝对不是粮食增产最关键的因素。打个比方,按照现在的条件,你即便积极性不高,随便种点地,只要水、肥跟得上,你就是在家里睡大觉,产量也会比建国初高得多得多。

最后,用王岐山同志在一次会议上的讲话作为结尾吧,大题意思是:不要以为改革开放后一下子就能吃饱饭了,如果没有前三十年的各种努力和奋斗,吃饱饭是不可能达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