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锐眼观天下,毒舌鉴是非

公众号:门中木人(ID:meiriguanjian)

每日观鉴:2022第12期

丁香园开启“无声”状态

文 |贾也

在新浪微博平台,丁香园集团旗下账号“丁香园”、“丁香医生”、“丁香生活研究所”、“丁香妈妈”等账号已被限制发言,平台提示信息为“因违反相关法律法规,该用户目前处于禁言状态”。
除微博之外,此前每天向用户进行内容推送的“丁香园”、“丁香医生”、“丁香妈妈”、“丁香生活研究所”四个微信公众号9日也均未推送消息。
另外,丁香医生的官方抖音账号最后更新的时间也停留在了8月5日。

针对此次丁香园系列账号被封禁的具体原因,丁香园工作人员回复记者称,公司部分社交媒体账号因平台要求,做临时性的调整,禁封30天,但是详情不是很清楚。

说真的,现在的“违反相关法律法规”真的不明不白、不清不楚、不三不四、不伦不类……绝对是稀里糊涂的账本,根本无部门可循、无条文可查,只能靠大家“头脑风暴”,自行脑补猜测了,这大概就是所谓的“刑不可知,则威不可测”

至于这个处罚怎么来的,也是一个未知数——到底是微博、微信等的“自律行为”,平台自身做出的禁言措施;还是微博、微信按有关部门的“被动行为”,平台只不过执行相关决定?也是问天天不语的。

说真的,我对丁香园一直是“路人缘”,本身就不关注。但总觉得这是一种“声音”,一种难能可贵的“声音”。毕竟丁香园通过科普的手段,积攒了庞大的用户群体,平台上也吸引了不少优秀的医生,在一些医学方面的知识确实非常专业。在别人给我推荐的时候,我总会抱“一家之言,仅供参考”的态度加以“借鉴”——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平心而论,中国互联网是一个舆论大舞台,借科普之名推产品的,有之;借科普之名推政治纲领的,也有之。丁香园虽然初心大不如前了,但我依然认为它还是比较较真的一种“存在”的。

当然,这种“声音”最近这几年越来越显得有些“政治不正确”了,总是针对防疫过程中一系列违反科学和医学常识的政策和操作的发言,也被人冠以“敢言”的评价。比如对发放的某些中成药的用途、入户消杀等等。

我一直认为丁香园有些不识好歹式的“头铁”,对此,我一度担心丁香园迟早会被狠狠地被收拾一回的,“调教”如何做好日常的“科普”事业。

所谓“金无足赤,人无完人”,作为一个平台亦复如是,总能被人挑出这样、那样的毛病来,毕竟它作为平台也有其自身的商业利益。

丁香园在江湖上混迹多年,也算“大杀四方”,可谓战绩累累的,战权健、战鸿茅药酒、战连花清瘟、战中医……自古“断人财路如杀人父母”,攒下了不少粉丝外,也因此拉了无数人的“仇恨”。更何况,丁香园自身也不是一尘不染的,利用平台极端带货“割韭菜”谋利。

因此,将丁香园“合订本”下来,“黑子”和“亮点”可能是一样明显的,就看你怎么拿什么来做文章了!

也正因为如此,一旦丁香园有事,那些对手们就会群起而攻之,煽风点火,想给予致命一击的,总向大家暗示有欧美资本在幕后支持什么的,一定要上升到国家安全、文化渗透、外国资本等等高度,用心是极其险恶的,试图将丁香园打倒在地,让它永世不得翻身。

现在大家都是“聪明人”,打法动不动就召唤国家“有司”和民众“爱国”进场,痛打丁香园也不例外,脑补起“境外资本”,上纲上线。

我也觉得这种打法有些莫名奇妙的,现在真的有一种“遇事不决,全怪资本”的梗了,就像阿里系背后也有境外资本,这么说来“红码”也是境外势力的赋予的,难道也是境外势力亡我之心不死啊?

目前的舆论场,我都不忍细看,细细看来绝对反智的,凌乱到没节操的程度,往往三句正常话没说完,就给自己加持“民族主义”,而给对方乱扣帽子,冠以“境外势力”,一定要和欧美扯上关系的那种,试图将一个朴素的“科学问题”变成一个敏感的“政治问题”,然后评论的基调也几乎一致的——“严打”、“严惩”、“严办”等等,面对一个信息平台被封,一帮听瓜群众“墙倒众人推”,又开始狂欢起来了!

这很不对啊,不是道理越辩越明吗?我们需要的是科学启蒙,而不是抛出各种主义啊!

丁香园系列账号被封禁这个事,我一直在冷眼旁观。

我倒隐隐地觉得,丁香园并非因为反中医遭到如此酸爽的“待遇”,很可能就是犯在了科普的这个事上,也就是科普到了本不该去科普的“禁区”,甚至被视作“恶意科普”。

从科普角度来说,医学是最容易证伪的学科,不管是亲身经历的患者,还是基数庞大的从医人员,都能对一篇文章做出较为公正的判断;从社会角度来看,医学也是普惠性最强的一门学科,例如一篇吃头孢不能喝酒的文章,有可能就拯救了某个人的生命,例如一篇完整的心肺复苏科普,可能也会在紧要关头派上用场……

科普非常重要,毕竟医学常识真的能救命,而且防止你被人“割韭菜”。然而,现在的社会空气让人有些让人捉摸不透了。特别是疫情之下,连医生们都不敢说专业的话了,公布医学数据变得比发布任何消息都危险、敏感,药物的研发与应用也被挂上了政治的名头,有的时候你的“科普”就变得很不合时宜的,绝对属于“恶意行为”。

一些人曾说文学是“政治工具”,但在实际操作中,政治会抓住一切当做自己的工具,符合政治需要就鼓励,强行上马,不符合就打压、禁言。

正因为如此,我倒认为丁香园挨铁拳,又和这场疫情沾上了关系,一定是在大是大非面前,说了些不合时宜的话,毕竟现在的疫情已经不单单是医学问题了。

写到这里,我已经不知道该说些什么了,也不敢多说了,只能希望个人能够坚持住个人的良知,不去落井下石,这是我们能做到最基本的操守了。

是的,丁香园违法,那就起诉它;科普有误,那就是纠正它;内容有争议,那就是辩论它……现在不由分说地直接封了,搞人间蒸发,反正我觉得这不对,很不对!是的,丁香园既然触犯了法条、科普输出有误,那就抛弃它,继续去建立更多平台宣传科学,只要赛先生还在我们中国,真正的“丁香”们就迟早会香遍大地的……

这是正常的应对思维,然而,目前的社会现状呢?弄得大家都好像“苦丁香园久矣”的苦主一般,恨不能将丁香园就此扬了灰!

我虽然不是丁香园的粉丝,但看不懂,真的看不懂,也感觉看不下去!丁香园媒体矩阵被禁言,及其所泛起的舆论涟漪,又给我们提供了一个观察社会的窗口:

“猜”是“基本盘”,就是不敢追求真相;“砸”也是基本盘,就是一片“墙倒众人推”的叫好。

看着两个基本盘,我都不敢把未来往好处想了,毕竟事实证明:这个世上唯有野蛮和落后的人是不可战胜的。

对于各种社会的声音,它可以不香,但不可以让它不响啊!

每日观鉴:有温度的高度,有态度的深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