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家名不见经传的小店火上了热搜。

一张照片拍摄了一家甜品店正在悬挂横幅,横幅上写着:“本公司所有乳制品,均未直接或间接使用中国制造。”这张照片瞬间引起了网友们的愤怒,这是赤裸裸的挑衅!那么这张照片到底在何地拍摄,又是哪一家店铺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横幅使用的是繁体字,左边赫然标记着对于此张照片的拍摄时间大家纷纷猜测,但是可以确定的一点是,这张照片是在台湾拍摄,这家店铺就是曾经开遍大街小巷的85°C面包店。

一、85°C的成立

2003年85°C成立于台湾,创始人名为吴政学,主营咖啡蛋糕烘焙。2007年底,85°C进军内地市场,首选上海。2003年12月,85°C在市中心福州路开了第一家旗舰店,开业典礼十分隆重开业。

出席典礼的有上海台商协会会长李茂盛,顶新国际董事长魏应交及永和豆浆董事长林炳生等知名台商企业人士,可谓台湾企业在上海最为风光的开张典礼。随后85°C开始在上海的大肆扩张, 经过一年半时间,上海的85°C门店达到了41家,遍布上海各区县以及人流密集的地方。

上海的成功让85°C站稳了脚跟,此后的六年时间里,85°C在全国开了150多家门店,并风靡一时。可以看到85°C门店的收银台前都排着长长的队伍,顾客们拿着心仪的面包,糕点以及饮品等着付账,与现在的网红店铺开业相比有过之而无不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二、85°C的销售策略

85°C的口号是对标星巴克的品质但是不对标星巴克的价格,并且采用了旧元素加新组合创造的新品类。其实产品都是普通的产品,但是“咖啡+面包蛋糕"在那时并不多见,给大家在星巴克之外提供了一种新的选择。

另一种营销策略就是单品价格。现代营销学之父、营销大师菲利浦·科特勒说:“没有两分钱打不掉的忠诚。”说的就是价格。但是价格的定位也要把握好尺度,要让消费者觉得是性价比高而不是廉价。

85°C供应的面包均价为3~6元人民币,咖啡均价8元,蛋糕均价也是8元,一般人均消费10~20多元即可。比起星巴克或其他同类连锁店动辄一杯咖啡就要20~30多元的价码,85°C价格优势突出。

就是靠着这样的运营手段,85°C逐渐壮大并逐渐向二三线城市发展。

按照200万单店来计算85°C每年初期投资的资金过亿,同时85°C在大陆创立了单店月销售额180万元的纪录。最终85°C在台湾上市,可谓是名利双收。

三、双面人

85°C虽然这几年逐渐退出了中国市场,但业绩平平。但是当初85°C在台湾一举超越星巴克,成为台湾店数最多、营业额最大的咖啡蛋糕品牌店,在内陆门店高达几百家,收益也不在话下。不可否认的一点,85°C的成功与顺利上市绝对离不开大陆区域的发展。

可是85°C却直接做起了双面人,赚着中国的钱,转眼间又诋毁抹黑。于是各位网友开始输出,直接跑到官旗询问此事,没想到却被客服直接拉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85°C可谓是劣迹斑斑,在公司的官网中是把中国直接列入了海外市场,与其它国家并列,态度不言而喻。

而且早在18年的时候,蔡领导“过境”美国在洛杉矶停留期间,在当地一家85°C门店买咖啡时,收到该店送的一个“定制礼包”。事件被公布后,85°C最终扛不住大家的指责,大陆分公司官方就蔡领导一行“路过”一事发表声明解释称。

声明称相关报道所指“送出定制大礼包”一事“并非实情”,而是员工“临时”拿出来让蔡领导签名“留作私人纪念”的店内吉祥物,并重申“支持两岸和平”。但是在台湾的分公司态度却不甚明朗。

结论:

孔子曾经说过,以直报怨,以德报德。85°C的这种行为已经不是道德上的谴责那么简单了。在中国的土地上做出这样的抹黑中国行为简直太可耻了,而且85°C虽然黑历史越来越多,但是依然拒不认错。

如今看来那些曾经的声明和解释只不过是一张空话,一份商业公关而已。如今85°C的已经引起众怒,如果假以时日它不能倒闭的话,在座各位都有责任!对于85°C这样的行为你有什么看法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