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现代化和文化多元化浪潮袭来,如何筑起文化认同的堤坝,如何引导传统与现代,本土与域外向互学互鉴、交融共生的方向合流,是当代世界各民族都无法回避的重大课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万玛才旦在电影中透过藏族日常生活这面镜子,折射出对人类命运发展和世界文化走向的关照。

传统与现代的调和

万玛才旦早期作品中更倾向于以旁观的视角,直面不可阻挡的现代化进程对传统民族生活的改变,记录现代与传统的碰撞如何影响藏民日常生活。

整体态度较为温和平静中带有一丝本民族创作者的尴尬与无奈情绪。

《静静的嘛呢石》中小喇嘛家所在的村中通了电,虽然经常停电遭到女主人的抱怨,但是电灯、电视、VCD的使用也确实便利了人们的日常生活,丰富了人们的娱乐生活。整部影片对于现代生活方式的批判主要聚焦在,小喇嘛对港片的厌恶以及,石刻老人和儿子之间的矛盾。

更多的还是以生活流的叙事结构真实呈现。从《静静的嘛呢石》到《塔洛》,万玛才旦对现代化进程的褒贬倾向也越来越明显,到《塔洛》中已经全无“藏地故乡三部曲”中那种零度视角的淡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影片故事紧紧围绕塔洛进城的种种不幸遭遇展开,现代化的城市生活是复杂且纸醉金迷的,现代化的藏族女孩是危险的蛇蝎美人,而原乡人塔洛面对这一切几乎毫无自卫自守的能力。

强烈的戏剧冲突和浓烈的悲情感使得《塔洛》俨然一篇控诉现代化生活方式对传统藏区的侵袭的檄文。

关于传统与现代的命题,万玛才旦立场的转移是在《撞死了一只羊》中。习于现代生活方式的司机金巴带着墨镜,穿着皮夹克,以货车运输为生,而习于藏族传统的杀手金巴则穿着破旧的传统藏袍,复仇是他生活的主题。

影片中的传统与现代不但不是不可调和的对立关系,而是融合成一体两面,为彼此缓解精神危机。

多元融合中的文化自信

地理位置偏,人口基数小是少数民族文化发展不得不面对的既定现实基础,虽然国家在政策上强调对少数民族文化的扶持和保护,大力提倡中华民族文化上的多样性,但在和主流文化交流过程中难免被挤压生存空间,甚至在本民族文化环境内也居于边缘地位。

万玛才旦作为藏族文化精英,成长与藏族文化熏陶下,接受主流文化的教育培养,面对本民族文化的现状他在作品中表现出来的则并非许多同样身份创作者所表现出的危机感和焦虑感,而是一种气度非凡的、不卑不亢的文化自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万玛才旦的作品非常忠实地还原了多冲文化对藏族本土文化的冲击:《西游记》、学校汉语课本代表的汉族文化;墙上计划生育的标语代表的主流文化;迪斯科、香港电影、流行歌曲、明星海报代表的大众文化。

新闻播报中的关于伊拉克战争等国际新闻,模仿卓别林的喜剧演员,意大利名曲《我的太阳》代表的全球文化。

万玛才旦并不回避各种文化激流在藏地的涌动,但也不强调强势文化和弱势文化之间的力量对比和互相竞争。

外来文化拥有高效的传播途径,本土文化拥有深厚的民族根基,各式各样的多元文化极大地丰富了藏族人民的精神世界,但也并不足以撼动源远流长的藏族文化所牢牢占据的主导地位。

不同于物质层面现代化生活方式以绝对优势改造甚至颠覆传统生活方式,万玛才旦的影像在社会精神力量的塑造上,并没有采取类似第三世界电影的抵抗策略,而是从理性认知出发,以文化交融的多元主义超越民族保守的单边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