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随着上海疫情防控进入常态化阶段,来之不易的防疫成果更需要每个人自觉守护。据统计,截至8月9日,全市各类场所主体已申领“场所码”271万个、布设“数字哨兵”94314台。7月以来,日均扫码量、数据核验调用量突破5000万人次。相比一个月前,“场所码”和“数字哨兵”数量均有提升,尤其是“数字哨兵”增加了约1.6万台。使用“场所码”和“数字哨兵”可快速展示“随申码”和疫情防控相关信息,提高通行和场所登记管理效率,使疫情防控更精准,广大市民应积极配合。

记者在走访中发现,在黄浦区,不管是各个大型商场、餐馆、电影院、健身房等场所,还是小区、医院、办公楼等场所,“场所码”或“数字哨兵”已经成为“标配”,有专门的工作人员会对进入的市民一一查验。

位于中华路上的豫园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进入的市民首先要扫描大门口醒目位置张贴的二维码,通过“场所码”验证和“数字哨兵”设备扫描,快速完成核验健康码、核酸报告和体温测量,整个识别、验证、防控、记录的过程均由信息化系统自动完成,时间不超过5秒,十分快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对无法出示随申码的老人和儿童,可通过扫描身份证、医保卡完成信息核验,目前医院的四个出入口全部实现了数字防疫设施全域覆盖,为医疗卫生健康服务筑起数字化防疫屏障。同时,数字核验也大大缓解盛夏酷暑各入口预检排队等候时间过长的问题,全方位地提升市民就医满意度和就诊体验感。

市民夏阿姨告诉记者,自己在孩子们的帮助下,已经能够非常熟练地扫描各个场所的场所码。不管去哪里,都会有工作人员在旁边引导,遇到任何问题都可以随时求助,非常方便。夏阿姨说,自己经常要到这里就诊和开药,从门口排队的超大遮阳棚,到一气呵成的扫码流程,无不体现管理的人性化与精准性。自己也非常愿意配合各种防疫措施,只要多花上几秒钟的时间,就能给自己和他人多添一份保障,是每个市民都应尽的义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由于大楼共有4个出入口,院方对每个出入口都划分了不同的功能。包括中心出入口、计划免疫门诊、探病通道、职工通道,每个出入口都张贴有“场所码”、配备“电子哨兵”。以探病通道为例,除了常规的扫码流程外,市民还要出示预约信息,由医护人员进行登记。

豫园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党支部书记王洁婷介绍说,在医院门口,还设置了长长的大型遮阳棚,能够起到遮阳挡雨的作用,一旦遇到入院人数过多的情况,大家就可以在棚下排队等候,避免阳光直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而在大光明电影院,自7月8日恢复运营后,成为了不少市民休闲的好去处。在位于南京西路上的正门口,醒目位置张贴了“场所码”,进入的观众依次扫码,由门口的第一位工作人员查验后进入蛇形通道,随后来到“数字哨兵”处扫描,第二名工作人员在旁引导,对扫码的位置、人脸扫描的距离等作出温馨提示,帮助观众快速通过核验。

人民广场地铁站,从进站到过安检,一路上多个位置都张贴有“场所码”,乘客只需要完成一次扫码,保持屏幕处于打开状态,在过安检时出示给工作人员即可顺利进站。

南浦大桥下的公交枢纽站,每位乘客在登上公交车前,需要扫描车站站点上张贴的“场所码”,在乘上相应的公交车后,再一次扫描车厢内部张贴的场所码,站点的调度员和车上的驾驶员都会做出相应的提示。

使用“场所码”“数字哨兵”可快速展示“随申码”和疫情防控相关信息,无疑大大提高了通行和场所登记管理效率,使疫情防控更加精准。广大市民应积极配合,千万不能怕麻烦,更不能存在侥幸心理。应当积极亮码、主动扫码,做到“凡到必扫、逢到必检”,相互提醒、相互监督。众人合力,自觉守护来之不易的防疫成果。

记者 / 邵林峰

编辑 / 黄骞文

图片 / 瞿煌俊

转载请注明来自上海黄浦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