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象”往

云南

ANIMAL HUSBANDRY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视频
象以食为天 云南为野象吃得安逸下足功夫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活动在云南境内的亚洲象有300多头,而且这个数量还在逐年增加,如何让它们吃得好、过得好,云南下足了功夫,一起跟随我们的记者到普洱和西双版纳去探访一番。

普洱市思茅区倚象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马斌 普洱市思茅区倚象镇林业服务中心主任:

“大象在这里就有的吃,离寨子有一段距离,老百姓的安全也得到了保障。”

普洱倚象镇种植了670亩玉米地,同时在边坡套种芭蕉。

普洱倚象镇大象食物源基地

普洱亚洲象食物源基地建设采取引导农户种植的模式,种植大象喜好的食物,每亩给予200元的补助。

期间如果作物被亚洲象取食,就由保险公司给予相应保险补偿。如果没有被取食,农户可自行收获。

大象的活动规律和附近村民的人身安全是选择大象食堂考虑的两个关键因素。

普洱引导农户种植大象喜好的食物

让亚洲象取食

西双版纳勐养子保护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普洱亚洲象食物源基地通常选择建于大象活动的重点区域和通道上,并且远离人员活动密集的村寨。这样有效的降低了大象和人类活动的时空重叠。

2022年普洱市新增亚洲象食物源基地7000亩。截至目前,普洱境内总计11000亩,食源基地在亚洲象活动的思茅区、澜沧县、江城县境内都有分布。

记 者 陈 剑 :“之前我们已经了解到,普洱他们是如何解决亚洲象食源问题的一些方案和方法。今天我们来到了西双版纳勐养子保护区,去看看他们的亚洲象栖息地修复工程,是如何解决亚洲象的食源问题的。”

记者跟随亚洲象保护人员

到西双版纳勐养子保护区腹地探访

在西双版纳,亚洲象主要活动在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以及保护区附近的村寨,通过自然保护区内的亚洲象栖息地质量提升,将可以大大减少亚洲象和人类活动区域的重叠。

西双版纳勐养子保护区内的亚洲象栖息地:

地势较平缓、草本植物、灌木植物

更为丰茂,有硝塘、有河沟

亚洲象栖息地修复工程选在了勐养子保护区深处远离村庄的地方,这里曾经也是亚洲象活动的区域,从上世纪开始,村民逐渐搬离保护区,森林的郁闭度提高,象群就渐渐不来这片区域活动了。栖息地修复要做的就是让这一区域重新适宜他们的生活。

周建国说:“这是我们食源地一片硝塘,作用就是给亚洲象补充盐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周建国 西双版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勐养管护所 副所长:“ 为了减少大象对农作物的依赖,栖息地还要种上他们爱吃的草本植物。像粽叶芦,还有这些王草,这些都是我们人工种植的。”

似乎是看到了大家的默默付出,象群果然没多久就来到了这片区域。周建国回忆,从建设到现在,总共来了我们监测到一共有七八次,每次都有十多头亚洲象在这里活动。

2021年西双版纳修复亚洲象栖息地及食源地共计9629亩,成为了亚洲象回归自然保护区的有益探索。

西双版纳修复亚洲象栖息地

及食源地经常有亚洲象出没

目前云南省正在开展亚洲象国家公园的创建工作。希望通过保护区整合、生态廊道建设、空间设计和分配等措施为保护亚洲象提供一个新的解决方案。

北京林业大学的教授谢屹:“通过国家公园的建设,它对我们说的栖息地的规模,栖息地的质量,栖息地的连通性应该会有很好的支撑作用。无论是亚洲象的保护,还是亚洲象国家公园的创建,这两项工作它有高度一致性。”

随着云南亚洲象保护力度的不断加大,相比全球亚洲象数量下降的趋势,云南亚洲象种群数量正呈现稳定增长。

云南省林业和草原局野生动植物保护处副处长杨华:“云南省的亚洲象在80年代大概的记录约有150头左右,2018年以后我们又逐年的监测,现在达到了300多头。”

JI

Zhe

Shou

JI

YNTV

记者手记

采访中我们得知,从种植大象食物到挖掘硝塘,不光是林草部门,当地村民也为栖息地修复付出了大量的努力,有时一天要徒步往返保护区十几次。这些村民几乎从小就和亚洲象相伴相处。亚洲象种群数量增长的背后,是数十年来,每一位普通人的点滴的付出。

记者/冯茵 陈剑 彭震 姚立伟 张翔 闫东 朱正波 罗伟 普洱台 何有刚 赵伟

视频剪辑/陈剑 张辉

编辑/王树

责编/冯茵

值班主任/李汝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