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国会山报

当美国继续在闷热的夏天中挣扎时,随着凉爽早秋的到来,一项新的研究强调了夜间温度上升可能带来的致命后果。
发表在《柳叶刀:星球健康》(The Lancet Planetary Health)上的来自日本、韩国和中国的数据显示,到本世纪末,更热的夜间温度可能导致全世界的死亡率飙升60%。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报道截图

研究报告的共同作者、北卡罗来纳大学的张博士(Dr. Yuqiang Zhang)在一份声明中解释说:“以前关于热度上升的致命影响的研究通常集中在白天温度过高的时间段,而夜间温度上升的风险经常被忽视。”

张博士说,夜间的环境温度会干扰正常的睡眠生理,随后导致一系列的并发症,包括免疫系统损伤、慢性疾病和全身性炎症。在城市地区,由于城市热岛效应,这些结果可能会加剧。

此外,数据显示,到2100年代,“与2010年代相比,整个北半球暴露于夜间高温的总人口预计将增加4至8倍”。
研究人员测量了1980年至2015年间三个地区的热夜过量(HNE),并对2016年至2100年的预测进行了建模。采用了不同的气候变化方案,并控制了测量结果对日平均温度的影响。共有28个具有不同气候的城市被纳入模型,同时还有来自当地卫生机构的每日死亡记录。
根据建模,到2090年,这些城市的平均热夜强度将从69华氏度左右增加到103.5华氏度,几乎翻倍。即使在达到《巴黎协定(Paris Agreement)》目标的情况下,夜间高温的严重程度也会恶化。根据这些模型,平均气温最低的地区有最大的变暖潜力。
张博士称:“预计HNE的发生将比日间平均温度的变化更快。到2100年代,热夜的频率和平均强度将分别增加30%和60%以上,而日间平均温度的增幅不到20%。”
共同作者、中国复旦大学的阚海东补充说,政府和地方决策者应该考虑到这些发现,以便更好地准备应对即将到来的气候变化的后果。
然而,由于这些数据是从3个国家收集的,研究人员敦促在将调查结果推广到更广泛的人群时要谨慎行事。他们目前正在努力开发一个更广泛的全球数据集。
张博士表示,在设计未来的热浪预警系统时,应该考虑到夜间的热度,特别是对于那些可能无法负担空调的额外费用的弱势人群和低收入社区。应该考虑更强有力的缓解战略,包括全球合作,以减少未来变暖的影响。
资料:

《巴黎协定》是由全世界178个缔约方共同签署的气候变化协定,是对2020年后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行动作出的统一安排。《巴黎协定》的长期目标是将全球平均气温较前工业化时期上升幅度控制在1.5摄氏度以内,并努力将温度上升幅度限制在2摄氏度以内。
阚海东,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副院长。主要研究空气污染、全球气候变化与人体健康。任中国国家环境与健康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国际传染病学杂志(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pidemiology)副主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