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出头到三十而立,是一个人从职场白丁到成熟职场人的重要时光,也是永存记忆的美好青年时代。

这位喜马拉雅市场部前员工,追忆了他随企业共同成长的八年,字里行间带着情感——

这几天是喜马拉雅成立十周年的日子。

早段时间,我个人已从喜马拉雅完成离职,一直没有告知大家这个事。

所以,借这个时间点,稍稍写几句,以此记录我过去在喜马拉雅的八年时光。

1/

离职后一两周,我去见了我在喜马的前领导——道森,他在20年4月份离开了喜马,现在进行着自己的创业,专注功能食品的新消费领域,品牌名叫做草本魔法。道森的这次创业,从无到有的过程里,我参与了一些,也挺关心的。

那天太阳很大,我在道森公司呆了整整一下午,他很忙,在会议厅与来访者聊了几个小时,出来后,问我要不要一起到楼下走走,我说好。离职后这段时间,我内心一直很平静,并没有去考虑下一份工作或未来规划等问题,只想给自己放一个长假,尽可能无负担的休息一段时间,道森也并没有过多询问我这方面。

我们在那个园区林荫下的石墩上坐了近一小时,聊了很多,有关道森的创业感想,公司前程,有关喜马的发展史,有关过去同事们的一些近况现状等,就像是朋友间的叙旧一般。

这其实挺难能可贵的。

2/

2014年9月,我入职喜马拉雅。彼时23岁,此前在长沙做了两年互联网营销,说是营销,其实是没什么技术含量的批量发布小广告,彼时我怀抱着个人对互联网行业的粗浅判断来到上海,认为社交媒体营销是下一个重点,认为移动互联网将大有可为,我并非高学历,也没有经验,在上海面试了无数岗位,最终有机会进入喜马拉雅。

进入喜马时,喜马不足300人,当时做运营的同事都没什么所谓对口经验,选拔人才更多是从人之本质出发,看这个人是否具有冲劲,是否有网感,是否热爱互联网之类,我始终觉得自己进入喜马是一件幸运的事,那时的岳蜀黍,也常讲类似故事,我一直记得,最初娱乐频道的编辑小黑,来自船舶行业。

道森比我晚进入喜马两个月,那个秋末冬初,我第一次见到他,很高,穿着入时,围着围脖,在会议室里向我们慷慨激昂地讲述未来市场规划的PPT,造事件,打心智,他为自己的想法取了一个契合的名字,叫做:珠穆朗玛计划。他要求我们每人深入去思考自己工作的本质,我彼时的工作是喜马官方微博运营,几天后,我带着我的PPT,战战兢兢向他汇报,过程里他一言不发,结束后便敦促我招人搭团队,雷厉风行的样子让我害怕很长一段时间。

我对最初的印象已经不多了。

只记得一切充满希望,喜马拉雅APP用户破亿时,坐在3楼的一个技术,跑到我们所在的一楼,兴奋地向我们传递好消息,我们还没有搞清楚具体事情时,他便跑到另处去报喜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Ringo、吖丫、我

记得一切充满激情,我最初团队只有三两人,从邻居的耳朵网友成为同事的吖丫,与我同是校友的Ringo,以及实习生王超。我们一起维系及运营着喜马拉雅所有新媒体阵地,我们每天混在一起想话题、搞事情,吖丫为团队取名“社媒三剑客”,我们总是工作到很晚,有时夜里一两点,Ringo开着他那小电驴,先送我们回家,再回自己家。

3/

7月中上旬,我请同事们吃散伙饭,拉群当晚,晓楠将群名更名为“突突的毕业典礼”,当天,十几人的饭局里,我看着大家,脑海里冒出来的是每个人大致入职时间,以及过去发生的事。

吃饭那天,是工作日,大家都需要回公司,我手捧着饼饼和比u比u等送我的鲜花,站在饭店门口,目送大家先走开,最后才打车离开。是很平常的一顿午饭,如若不是这束鲜花,我甚至都意识不到这是一场离别。

但一两个小时后,随着手捧鲜花的这张照片被发出,大家接二连三类似“祝突突勇攀高峰、未来大放异彩”的祝福跟帖,群里气氛迅速变成了一场怀旧秀。过去这些年的一些照片一张接一张被发出,好看的难看的,工作的团建的年会的,以及从正常照片里二创的表情包,充满了快活空气。

比u比u说:死去的记忆开始攻击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2016年圣诞互换礼物

2018年123狂欢节

2019年喜马拉雅年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2019年迪士尼团建

4/

在一家公司的时光,记忆其实都在工作里,所谓感情,也都是由共同参与项目共同工作的内容而维系。

如果说道森是我在喜马向上维度最重要的工作伙伴,那么比u比u就是向下维度最重要之一。2016年3月,我招比u比u进入了公司,直到2021年,我个人转岗离开喜马市场部,她是我在喜马整个职涯中共事时间最长的人,我们一起在喜马背靠背肩并肩工作五年时间,执行过无数项目,做过无数事情。

工作之外,比u比u、我、王俊、王储、小黄豆、走走,也因为喜马的缘分成为这几年里最好的朋友,我们有一个群,叫做“互助表扬小组”。

说起比u,仍旧记得最初她向我递过简历时的场景,在她上一份工作里,她独自运营4、5个公众号,还需要做另外许多杂七杂八的事情,我理解那种热情在琐碎无序的环境里将要被浇灭的煎熬,同时看到她身上某种认真和处理复杂事情的条理。

在喜马的这几年时间,事实上,我对不少人的印象,此刻瞬间想起的都来自最初的会面,在面试的这个环节里,剥除那些对过去工作内容价值诠释上的拔高,以及或可能对正式交谈环境莫名的兴奋及紧张,总还能够从他们眼中读到渴望和真诚。

2018那年,是我在喜马招人以及进行面试最多的一年,在四标园区12号楼的天台,那个夏天风呼呼吹,有时甚至盖过人声,我们加大音量,有时需要重复多遍,在那样的场景之下,我第一次见到了lemon、Danny、王运佳等。

在喜马,关于管理这件事,我学到的最重要一条定律便是,去发现对方的闪光点及兴奋点,并帮助他找到合适的位置,让他具有自驱力。回想起来,2018年是很有成就感的一年,我们在并不需要任何领导强施压力的情况下,主动完成许多事,好比喜马官抖账号的成长,好比年末喜马收听报告的推出。

2017年年会,与几位听众合影

2017年年会,通过喜马社媒招募,我们曾邀请几位听众参加喜马年会,他们的微信我都有加,直到今年年初,他们之中仍旧有人,会在微信上问我要喜马年度收听报告的生成链接。

做帮助用户的事,做帮助队友的事,利他即是利我,这是喜马教会我最重要的道理,也许整个过程里,在实践的日常里,并非尽善尽美,总有所偏离,但时至今日,我依旧认同“事事利他”的价值观——欲立先立人,欲达先达人。

5/

Youran和Lemon私底下讨论过我离开喜马的心情。

Youran截图给我看,她是这样写的:我感觉他应该五味杂陈,在这里几乎度过了全部的20多岁,忽然离开了呆了很久很久的环境,估计心情复杂,不是舍不得公司,更多是舍不得自己的回忆。

她问我解读得对吗?我说:对呀。然后补充了八个字:不过还行,比较平静。

回看这些年发生的诸多事情,太多太多,但细想时倒像一个旁观者,看着那一桩桩一件件,并没有太多内心波动。

我试着分析一下这种心态,最后想:工作毕竟只是工作,没必要投入太多私人感情。以及在一份工作里,总有无数难题、挑战、困境,教会你置身事外,逼迫你不得不以局外者视角去看待和思考。如此训练多了,哪里还顾得上自己的微小情绪呢?

2018年今天,喜马拉雅六周年时,我曾在一篇短文里这样写过:

这几年,我在喜马经历过太多事情,喜马是我来上海的第一份也是到目前唯一一份工作,我在这里经历过第一次招人,第一次写邮件对接工作,迎来许多新同事,也送走过许多老同事,经历过许多生离,甚至还有死别。

许多人会问,为什么你可以呆这么久?喜马拉雅有那么好吗?坦率说,也并没有那么好。

6/

2019年,公司从四标园区搬到丹桂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也是差不多这一年开始,我对工作有了更深认识,时常觉得工作是一场修行,就像一个游戏有一个游戏的规则,一个环境有一个环境的力,身处其中,你只有接受,只有修炼你自己。

工作,本质是交换,公司付你钱,你为公司创造价值,在这个过程里,公司所有的组织变化、规则调整、人事更改等任何手段或行为,最终只指向帮助公司跑得更快、走得更远。他没有义务照顾其中个体员工的体感或情绪,即便照顾,也是指向同样目标。

为喜马工作的这几年里,实在也难免碰上些不忿、不爽或不好的事情,空降领导、团队拆伙、利益相争、部门纠纷等,许多事情就是那样无理由发生,无时间消化,老话说“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一家在几年时间内由几百人扩充十数倍的公司,那些一开始相似的人越来越少,不同价值观不同风格的人越来越多,个体视角下,总是难免不触碰一些矛盾及难受的东西。

用好听的话来诠释,大概是:成长总是必经痛苦和委屈。

在喜马,曾目睹许多同学们在类似委屈里,或嘤嘤落泪,或愤愤不平。

2019到2020年,大概是我见到眼泪最多的一年,从市场部转到平台合作部,有人因无法跟随而哭泣,有人哭着来求救,后面回市场部,有人又因整个团队不受重视而落泪。

我自己,好似也在某次季度复盘会上,不受控制地哭了一场。而那场裸心会,在kaka的张罗下,通过“生命曲线”、“写给十年后自己的信”等互动环节,大家哭作一团,当是在喜马这几年时间里,看过最多眼泪的一天。

在工作之外,在理性场合之余,谁又不是活生生的一个人呢?

7/

离开喜马后几天,我回公司去拿过一次快递,约了宗哥及艳琼,在公司3号楼新开的咖啡馆坐了会。

我在喜马工作的最后一年转岗了,工位便在3号楼,似乎在我刚搬入3号楼开始,咖啡店就一直在装修,或因为疫情影响,直到现在才完工营业。有段时间我每天上楼下楼,看到那块地方始终被拦着,还在想它是不是终于“胎死腹中”了,所以当我坐在那个小咖啡馆时,还挺意外。

那天聊了些啥,我差不多忘了,或因为宗哥和艳琼交谈的部分内容,就像那天与冬梅、宗哥吃饭时一样,他们现在进行时下的工作内容,我已经听不太懂了,已经无法进入了。

我和宗哥、艳琼有个小群,叫做“相依为命小小群”,群里其实很少聊天,只偶尔感概下,聊到过去一两年,觉得还是当时氛围更好一些,然后又抽身去处理那些必须处理的问题。

我有时想,过去的已经发生过了,所有不论好坏对错,开心的难过的都已成为既定事实,想起过去时,并不存在那些需要处理的事情和需要解决的难题,无需苦修心态,便只剩下岁月静好的观感。

对于我而言,如今喜马拉雅和我的关系已经结束,一切过往也都随之成为既定事实,那些身在其中的感受都烟消云散,于是,喜马的一切在我眼里,便也普通化平常化起来,只剩下笼统的几个字描述:还可以,挺好的,蛮不错。

8/

2012年我毕业,毕业后的这10年时间里,有4/5我是在喜马度过的,这段漫长经历,无论如何,于我都弥足珍贵,如今我所呈现出来的模样与我在喜马的这些年际遇有着不可磨灭的关系。

“新声活”2015年喜马拉雅大会,王储给我拍摄的背影

我其实能够记起的还有许多事情,甚而许多细节,但在此刻,我已经不想再付诸笔墨去书写太多具体的人和具体的事了,这一段漫长工作经历,我最后只想在补充一两段感悟,都是来自我写在过去的工作内容里,其中的观念和想法我是认同的,所谓长期价值,所谓内心沉淀。

一句来自2020年喜马拉雅八周年,我们负责制作的。

我在其中写:所有的学习、求知、经验获取,从来都不是排山倒海的模样,而是静静生长,默然绽放。

另一句来自我加入Nancy团队后,2021年6月里。

我写:道阻且长,行则将至。这世上从没有什么一蹴而就一本万利一劳永逸的门道,有的只是脚下一条路,只要去走,不停去走,路才会逐渐清晰。

9/

正式离开喜马那天,我在微信和钉钉上与一些同事告别。

大多都很简短

——我撤了。

——祝好。

也被问到,对这八年工作历程的总结,和对公司的感情变化。

我的回复是:成年人,不谈爱恨。哈哈哈哈哈哈。

10/

这几天是喜马拉雅成立十周年的日子,相信公司已经布置好了相关装置,准备了相关文化活动。

想起今年疫情期间,楠姐拉我进文化大使共建组织,期望借助一批老员工的热情,献计献策,让公司焕发一些更温暖和爱的力量。一个多月前,我们在群里讨论:十周年之际可以做些什么?我说:晒“我与喜马拉雅的一切”。

今天,我晒了。

公司祝我前程似锦,未来可期,我亦祝公司蓬勃发展,日胜一日。

也许、可能会出现的QA:

最近有什么打算?没有,我想要先休息一段稍长的时间,在这段时间里,欢迎任何有意愿的朋友约饭聊天,不在上海的也行,说不定我到处玩去你那了。

为什么离开喜马?我觉得时间到了,一切发生的刚刚好。

夕阳自由计划:

7月初,建了个叫做“让我看看你那里的夕阳”的群,我决定,每天当我更新推文时,都在这个板块为大家分享一处夕阳。

今日份,来自我自己,6月底,下班时刻,透过窗户看喜马拉雅办公大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