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年前的1920年代可以说是一个青年引导的时代。

1919年的五四运动,把中国社会带进了新的历史阶段,大批思想先进的优秀青年从此开始登上历史舞台,引导着中国走向新的方向。同时,这一时期开始,女性精英也走进了人们的视野,中国高校首批女大学生毕业。北大也在1920年开始招收女生,中国青年的发展也正在进入新的时期。

《我们正年轻——百年青春影像志》就从1922年开始记录了1922-2022这整整一百年的青年奋斗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影集的开篇,是1922年的两张合影。一张是燕京大学校门口的合影,一群身着文明新装的女生站在校门口,身边是门当户对石狮影壁。另一张则是北大的管弦乐队,穿着西服长衫的男生们手里把着提琴木鼓。传统和新文化的不同象征在他们的照片中相映成趣,折射出时代里民族勃发中的光芒。

1922 年,燕京大学女校的学生。(图 Yale Collection Divinity Library)

之后,则是一百年的历史洗礼。

一代又一代的青年,为了心中的理想和祖国的复兴,不断进行的努力。其中有长辛店铁路罢工的工人,也有赴法勤工俭学的学生。有抗日战争期间慷慨赴死的中国军人,也有祖国建设时期不畏艰苦的劳动群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923年秋,在格勒诺布尔城大学的勤工俭学生合影。2排右5为吴震寰

1924 年春,印度大诗人泰戈尔受梁启超和林长民邀请访华,年仅 20 岁的林徽因和 27 岁的徐志摩陪伴左右,遍览古城北平。图为 1924 年 5 月,林徽因、徐志摩和泰戈尔等在紫禁城合影。(图 北京容光照相馆)

1936 年 8 月,宁夏豫旺县,红军经过两万五千里长征,胜利到达陕北,开始了抗日民族解放战争。美国记者埃德加 · 斯诺访问陕北,撰写了《红星照耀中国》,还拍了一些红军照片。斯诺一书的封面使用了这张照片,取名为《抗战之声》。这位号角手名叫谢立全,当时 19 岁,在宁夏的红军大学任政治委员,照片中谢立权正在给士兵做示范。(图 埃德加 · 斯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938 年,湖北汉口,15 岁的国民党军队士兵。(图 罗伯特· 卡帕)

1947 年5月20日,北京,清华大学“反饥饿反内战”游行队伍通过东四牌楼。(图 张祖道)

1954 年9 月,北京政法学院的学生正在赶制国庆节游行用的巨大模型。图 毛松友)

1965 年,拉萨建筑工地上的藏族女青年工人。民主改革后,西藏出现了第一代工人。(图 茹遂初)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968年,开辟北大荒新知青点。(图 翁乃强)

1922到2022,《我们正年轻——百年青春影像志》记录了不同时代的青年各自的风貌。革命时代,他们雄姿英发,挥斥方遒。当时间逐渐走进当代,随着祖国的日渐强大,青年们也有了更多的选择和发挥的空间。

从1980年代前后,青年们的日常文化生活得到越来越多的展现。诗歌、摇滚、舞会,青年们在工厂、乡村、校园、网络上继续开拓着民族文化的发展,也在老山前线、抗震救灾中体现着民族精神的继承和坚毅。大学学子在未名湖畔读书,中外游客在黄埔公园观景聊天,乡村女孩三三两两在县城买流行歌曲的磁带,模特在金水桥进行时装表演。

这一时期,随着摄影的普及,摄影所反映的生活也更加平民化。书里的几个图片故事,比如《乡村照相馆里的年轻人》《1990年代,我的大学》《生于八十年代》等,每张图片的主人公,作为时代最普通的一员,同样以自己的身影记录了时代的痕迹,他们是自己的英雄。在《八十年代的中学生》中,摄影师更是进入校园,随时记录了一代中学生的生活,让人看着不仅感概时代的变与不变。

1977 年12 月10 日,因“文化大革命”的冲击而中断了十年的高考制度恢复,由此重新迎来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春天。图为设在北京的一个考场。(图 翁乃强)

1980 年,北京八大处,戴墨镜的时髦女子。(图 王文澜)

1980 年3 月, 北京,北海公园的青年男女。(图 李晓斌)

1981 年,北京故宫,一名青年男子初尝可口可乐后评价:“味道马马虎虎吧。”(图 刘香成)

1983 年,北京电影学院毕业生。那时, 他们风华正茂,是“八十年代的新一辈”。(图 宋焕成)

1985 年11 月,东京女排世界杯,中国女排姑娘们战胜古巴队实现“四连冠”,举国欢呼,年轻人到天安门广场高呼“振兴中华”。(图 翁乃强)

1988 年,崔健与ADO 乐队在天安门前的合影。这张照片后来经剪辑用作《新长征路上的摇滚》专辑的封面而广为流传。(图 曾年)

1988 年6 月,在深圳蛇口外资企业上班的女工。她们来自广东、湖南、广西、贵州等地。(图 蒋铎)

1990 年代,大学里很多男生都弹得一手好吉他。(图 赵钢)

1990 年代初期,文化衫在青年当中风行一时。圆领白色T 恤上写着当时流行的各种反叛、调侃的口号。这些口号受“王朔式”语言和流行歌曲的影响很大。(图 李晓斌)

1997 年,黑龙江漠河北极村,某部边防四连战士。( 图 线云强)

1998 年7 月30 日,九江市永修县郭东大堤上,武警战士与洪水搏斗两小时之后。(图 于文国)

2001 年7 月13 日,莫斯科,当北京获得2008 年奥运会举办权的消息宣布后,一名中国年轻人身披五星红旗四处狂奔传捷报。(图 贾国荣 CNSPHOTO)

2007 年8 月21 日,青岛第一海水浴场的“帆船”姑娘。(图 吴正中)

2009 年10 月1 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 周年盛大阅兵庆典在首都北京天安门广场举行,图为女民兵方队。(图 乔天富 CNSPHOTO)

2011 年1 月5 日,广东省东莞市。电子厂的打工者在更衣室进行工间休息,每次10 分钟,上午和下午各一次。工厂生产机械硬盘,车间是无尘洁净室,只能站着工作。(图 占有兵)

2015 年6 月11 日,中国民航大学“90 后”飞行员毕业生,身着统一制服,在校园内拍摄个性毕业照,为青春留下最美的记忆。(图 佟郁 CNSPHOTO)

2018 年,广西上林县,在快手平台上拥有500 多万粉丝的乡村网红三炮和他的小伙伴,靠着拍各种短视频火爆网络。在此之前,他们只是工厂流水线上的机器冲压工人。(图 陈劲)

当时间进入2020年,防疫抗疫成为社会的主题之一,而精彩的生活也在继续,动漫文化节、舞蹈培训、话剧表演……时代让生活更美好。一张拍摄于瑞安中学体育场的中学成年礼,让我们仿佛看到逐渐从校园走向社会的自己。

100年,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我们正年轻》通过一张张图片、一张张鲜活的面孔,让我们更直观感受到了时代的变迁。2022年1月28日的北京奥林匹克公园上,志愿者们在广场上欢呼雀跃的刹那掠影,成为整本书的压轴篇,让人合上书后,仍有余韵回味,开始等待下一本的到来。

2020 年3 月7 日,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象湖院区,刚刚结束4个小时工作的女护士们摘下口罩,脸上留下了深深的印痕。(图 刘占昆 CNSPHOTO)

2022 年 1 月28 日,北京奥林匹克公园,即将走上各自服务岗位的北京2022 年冬奥会志愿者们在国家体育馆前的广场上欢呼雀跃,庆祝冬奥会的到来。(图 张正晔)

2022 年2 月4 日,第二十四届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开幕式在北京国家体育场举行。其中《致敬人民》环节,不同肤色的年轻人以身为轴,在《让世界充满爱》的歌声中走过舞台,向人民致敬。(图 崔楠 CNSPHOTO)

内容介绍

《我们正年轻,百年青春影像志》,选取1920年代-2020年代,一百年间中国青年的影像,用一幅幅珍贵的图片,呈现出不同年代下中国青年的不同风貌。 300余张图片道尽社会变迁,书写出一部百年青春史诗,再现一代代中国人的青春记忆。 透过这些影像,我们得以回望百年间青年们浪漫、炽热、激情燃烧的岁月,亦能管窥一代代青年们的独特风采,以及中国历史进程的缩影。 通过这本书,每一代中国人都能寻找到属于自己青春模样。

作者介绍

李 健 , 中国新闻社资深图片编辑,策划编辑《中国世界遗产影像志》《国家记忆: 共和国难忘瞬间》《北京城市影像志》等十几本影像图书。 其中《北京城市影像志》入选华文好书榜2020年三月份十大好书,2020年百道好书榜年榜。 《中国世界遗产影像志》入选由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组织评选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普及图书”。 策划出版《29位外国摄影师的视觉中国》《什么写在中国的脸上——肖像里的中国表情》等5本杂志影像专辑。

文 | 孙建坤

图 | 李健

编辑 | 杨丽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