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乌克兰来说,所有的话题都能围绕着“反俄”进行,在炮制俄军袭击平民系列视频的同时,乌克兰还联合美国炒作了俄罗斯“输出饥饿”的粮食危机话题。然而,也正是因为乌克兰这种“习惯性演戏”,直接导致了乌克兰首艘运粮船的“出师不利”,抵达目的地又被拒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观察者网9日报道称,在土耳其的调停下,俄乌两国在上个月底,终于就粮食运输问题达成了一致。也正是因为这样的成功协商,乌克兰政府才开始正式出口粮食。本月1日,首艘运粮船离开了港口,历经8天终于抵达了黎巴嫩。然而,就在运粮船抵达后不久,乌克兰方面给出了最新消息--这艘船上的粮食交易没有成功,因为买家不要了。

至于理由,就是买家认为“时间超限”。按照乌克兰与买家签订的协议,这些粮食必须在5个月内运输到黎巴嫩,然而乌克兰运输船却足足耽误了近两个月时间。没有办法,乌克兰运粮船只能离开黎巴嫩,在土耳其的港口临时停靠,同时选择联系其他的买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不得不说,这样的事情对于乌克兰来说,就是“出师不利”。事实上,这样的“出师不利”也怪不得其他人,只能怪乌克兰政府的“入戏太深”。俄乌冲突后,乌克兰就彻底走上了“反俄”宣传道路,什么俄军进行“生物武器袭击”,什么俄空军“轰炸平民区”,在乌克兰政府和西方国家媒体的报道中都成了“真实存在”的。

不仅于此,冲突爆发后,乌克兰第一时间就指控俄罗斯封锁了乌克兰港口,不允许乌克兰任何船只离开,也包括大量的运粮船,这让乌克兰的粮食无法出口。与此同时,美国、欧盟国家同时报道非洲国家的粮食危机,指控俄罗斯试图用“输出饥饿”的方式控制非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事实上,所谓的“输出饥饿”和“粮食危机”,都是乌克兰和西方国家一手捏造的。俄乌冲突后,俄罗斯虽然封锁了乌克兰港口,但是一直为粮食出口保留了海上通道,同时还联系了白俄罗斯,同意乌克兰的粮食通过该国陆地运输出口至其他国家。

然而,乌克兰政府没有允许运粮船出口,同时也没有采取陆地运输方式出口粮食,反而一直强调俄罗斯的“海上通道”就是为了劫掠乌克兰运粮船。在乌克兰政府的计划中,禁止粮食出口就是一种攻击俄罗斯的方式,让俄罗斯在国际社会上背负“输出饥饿”的骂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直到在土耳其的说和下,俄罗斯和乌克兰签署了运粮协议,乌克兰才演不下去了,正式宣布运粮船再次出发。然而,运粮还是被乌克兰当作了躲避俄军打击的“合法外衣”。就在签订协议的次日,乌克兰军方向港口仓库运输了大量武器,试图袭击俄罗斯的黑海舰队。

这一计划被俄军识破,随即远程打击了乌克兰的港口军火库。被袭击之后,乌克兰政府直接大骂俄罗斯“违背运粮协议”,为了阻止乌克兰出口粮食轰炸乌克兰港口。然而,俄罗斯随后就公布了打击目标的视频,指出俄军的袭击对象不是运粮船,而是乌军军火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由此可见,粮食问题压根就不是俄罗斯造成的,而是乌克兰推出的一个“反俄话题”。也正是因为乌克兰推出的这个“反俄话题”,也正是乌克兰在粮食问题上的演戏,乌克兰首艘运粮船才会出师不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