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稻苗作伴,田泥为家。炎炎夏日,在广西崇左市扶绥县中东镇三哨村稻鳖共生的稻田里,连片的水稻长势喜人,身形“矫健”的甲鱼藏身于稻田泥里品尝天然“饵料”……这是近年来扶绥县探索的稻鳖同住一田,一水两用、一田多收的生态种养新模式。

农户展示养在稻田里的龟鳖。卢文斐 摄

中东镇素有养殖龟鳖和种植水稻的传统,但如何让有限的土地实现最大限度“生金长银”?这是近年来萦绕在中东镇干部和农户心头的一大问题。“我们经过探索,决定实施稻渔综合种养殖,在稻田原有的自然环境中进行田间改造,让稻与鳖‘住’到同一片田里。”中东镇副镇长韩明威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生态稻鳖综合种养基地。卢文斐 摄

稻与鳖同“住”一片田能带来什么好处?“在‘稻鳖共生’模式下,稻田为龟鳖提供良好的摄食、晒背场所;而龟鳖的爬行有效疏松了农田土壤,干扰了害虫的繁殖,其代谢物也可为水稻生长提供养料。”广西承峰生态农业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李烽华告诉记者。

产量和收入的变化,让农民实实在在感受到“稻鳖共生”模式带来的红利。“之前单纯种水稻的时候,每亩田能产稻谷约1000斤,产值约3000元。”回忆起从前的日子,三哨村的农户黄大哥说。“如今,通过实施稻渔综合种养殖,我们家的田能够亩产稻谷约1600斤,而且还有约260斤的黄沙鳖,每亩地产值可达2万元以上。”

生态稻鳖综合种养带动农户增收致富。卢文斐 摄

从亩产值3000元到亩产值20000元,通过稻与鳖同“住”一片田,黄大哥的农田成为了“万元田”,这也是中东镇探索稻渔综合种养殖,助农增收致富的一个缩影。

“接下来,中东镇将继续通过推广‘稻+渔’综合种养殖模式,升级改造第一产业,加快从传统农业向绿色生态高效农业的转变,集中解决粮食稳产、农民增收和生态环保等问题,实现‘一水多用,一田多产,一季多收’。”韩明威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