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9日,成都市成华区华月路,一栋面积达3.5万平米的建筑内,工业机器人挥舞着“手臂”,这是产品参数调试的一个环节,检测合格之后它们将被拆解打包销往海外。“随着产品高性价比逐渐凸显,上半年出口业务同比增长近40%,产品出口比重占公司整个销售份额的15%左右,随着产线扩能,海外销售份额未来有望持续扩大。”上半年忙于厂区搬迁,下半年忙于产线扩建,今年以来,成都卡诺普机器人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卡诺普”)副总经理邓世海就没有闲下来过。

同样来自制造业领域,成都市青白江区的四川展志智能金属制造有限公司(简称“四川展志智能”)副总经理倪智勇最近也非常忙碌。“新建的钢结构厂房已经竣工验收,新安装的产线正在进行技术调试,预计会在8月投产。”倪智勇说。

今年以来,制造业发展面临诸多挑战。拼经济,搞建设,正在成为不少地方的发展主题。攻坚三季度、冲刺下半年,成都制造业企业如何“出招”?

实现稳产保链

企业产品畅销海外

今年是卡诺普扎根成都的第十个年头,这家国内工业机器人行业的国家“专精特新”企业在5月份迎来了“新家”。对企业而言,产线布局不再受场地限制,企业产品研发和制造有了更大的施展空间。

由于在工业机器人控制器研发领域实现完全自主可控,加之产品价格在市场上具有比较优势,卡诺普的工业机器人产品供不应求。

“今年5月搬迁到新厂区后就很快布局产线,确保产品生产顺利推进。”卡诺普副总经理邓世海说,下半年会逐步启动实施一些自动化的方案和手段,提升产品生产效率,也会投资布局全新的产线。

卡诺普的新厂区被设置为测试、库房、组装等不同的功能区间。每一台下线的工业机器人在交付客户之前都会进行技术调试。每天,产品测试区总会呈现这样的场景:数十台工业机器人舞动“手臂”,这种状态会持续24小时,待相关参数测试完毕后便被打包,然后被运往客户手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卡诺普工厂场景(资料图片)

由于国内部分省市突发疫情,给制造业供应链带来影响,不过,卡诺普已经在本地拓展了一批供应商,稳住了供应链。

“上半年我们加速研发步伐,推出了多款新产品,下半年还会推出其他具有全新功能的产品,这样一方面能丰富产品矩阵,一方面也实现系统提升,让我们的产品应用场景和市场销路更广,争取缩小和国际先进同行的差距。”邓世海说。

制造业产品是否“过硬”,质量说了算。最近,一批来自东南亚的订单让卡诺普更加忙碌。“7月份拿到马来西亚和泰国的订单,部分产品已经发货,有的产品还在备货。”邓世海透露,在国内市场方面,企业在华东和华南地区均有客户,“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内涌现出很多制造业企业,也给我们带来很多订单,通过工业机器人供应链,我们正在参与成渝地区制造业建圈强链。”

来自成都市统计局数据显示,上半年成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5%,全市工业对经济增长贡献率为48.6%。数据背后,成都工业企业正在释放拼经济搞建设抓发展的动力。

有业内人士支招,成都企业自身要实现“稳产保链”,需要多重因素助力,“首先,建议企业家打开思路,通过行业协会、产业联盟和智库机构扩大自己的产业链朋友圈,尽量了解和享受到当地的产业政策,然后要有底线思维,尤其在疫情条件下做好防疫预案和现金流计划,将疫情带来的不确定性降到最低。”长城战略咨询成渝总监徐光宜说。

布局多条新产线

扩产能促进产品放量

看中交通、区位和产业配套,上海展志实业集团选择成都青白江区打造西南总部智造基地项目,建设2.5万平米的钢结构厂房和研发及办公大楼。

“厂房已完成竣工验收,当前已完成4条高强钢材精密剪切自动线机组的安装调试工作,其中两条冷系钢材高速高强剪切自动线已顺利投产。”四川展志智能副总经理倪智勇介绍,还有两条热系超高强钢材剪切自动线已完成带卷调试,将于8月底正式投产,此外,作为重要辅助设备的12台大吨位桥式起重机已投入使用。

上海展志实业集团在全国布局了6大生产基地,成都便是其中之一。倪智勇介绍,成都制造基地将开展金属材料精密加工和钣金智能制造等业务,“主要围绕汽车部件、家具家电制造、智能装备制造等生产金属部件产品”。

“目前成都客户池数量达到几千家,每月都有成交的客户近千家,随着产线投产,产品会加快提速放量。”倪智勇表示,后续希望借助中欧班列拓展海外业务。

在成都产业建圈强链行动中,制造业产业链占比最大。攻坚三季度、冲刺下半年,成都不少制造业企业正在布局新产线,实现产品放量,抢占更大的市场份额。

在成都温江区,罗欣安若维他药业(成都)有限公司(简称“罗欣安若维他”)扎根这里,打造罗欣药业的西南总部。

▲成都罗欣药业医药健康产业园一期项目(资料图片)

“多条产线均已建成并完成设备调试,已取得生产许可证,后续将按原定计划分期扩建若干产线以满足市场需求。”罗欣安若维他董事长孙博弘说,公司将专注于雾化吸入剂,小容量注射剂、滴眼剂、大健康品类等四大业务板块。“公司形成了供应国际国内市场的能力,不但能为生物医药等创新类研发企业服务,也能为市场容量巨大的各类仿制药企业提供生产服务。”

每天,位于成都高新西区的成都菲斯特科技有限公司(简称“菲斯特科技”)大门口不停有货车驶出,车上满载了打包好的激光电视显示屏。作为全国唯一掌握激光电视显示屏核心技术的“专精特新”企业,菲斯特科技生产的激光电视显示屏在全国销量占比30%左右,现有的厂区每天处于满负荷生产状态。

“上半年销量增长96%,新基地已取得两个地块,一个占地25亩,已拿到规划许可证,还有一个面积达200亩。”菲斯特科技联合创始人、副总裁吴庆富说。

布局新基地的制造业企业不在少数。“成都微芯药业创新药生产基地三期项目目前主体结构已完成,正在进行外墙施工与内装。”微芯生物副总经理李志斌博士说,未来会在本地构建优势互补的生物医药产业生态。

产业园区建设提速

招引新项目参与建圈强链

在成都,相关制造业主题的产业园区建设备受重视。在今年2月出炉的《成都市2022年重点项目计划》中,一批制造业领域产业园区项目涵盖其中。

据《成都市“十四五”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规划》,“十四五”时期,成都将加快产业园区高品质科创空间、产业社区和智慧园区建设,打造产业资源集聚平台与价值创造平台。

全新的产业园区“顶层设计”给本地产业园区运营方带来方向指引,由此带来的预期是,以产业载体吸引产业项目入驻,让更多“新面孔”企业参与成都产业建圈强链。

成都产业集团在成都温江区布局的成都医学城国际科创社区目前约14万平米已完成五方责任主体验收工作,正在加快办理并联验收备案工作,剩余部分已具备五方责任主体验收条件。与此同时,园区招商工作顺利推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成都医学城国际科创社区效果图(资料图片)

“目前,招商储备意向企业达16家,意向面积约10万平米。”成都医学城国际科创社区项目相关负责人介绍,已经引入中关村北京领创医疗为成都医学城国际科创社区AB区提供招商运营服务,目前,北京领创医疗团队正在组建产业金融服务平台,近期即将组建可服务于项目招商运营的产业基金,同时,园区运营团队正与中关村发展集团积极互动,计划将中关村园区运营服务体系移植到温江,构建与中关村相似的产业服务体系。

在成都东部新区的一处浅丘地带,成都未来科技城智创产业空间25栋建筑拔地而起,目前已经完工。“通过瞄准消费电子、人工智能机器人、精密(仪器)制造等细分产业领域链主及龙头企业、产业链关键核心企业,已整理目标企业100余家,对接链主企业、专精特新企业、关键节点企业40余家,储备拟入驻客户企业18家,意向招商入驻面积6万平方米,企业入驻达产后,年产值总规模预计超15亿元。”项目相关负责人说。

“成都市实施产业建圈强链行动,20余条重点产业链中就有14条是制造业产业链,充分证明了成都对制造业发展扶持力度之大,这意味着制造业企业又可以抓住新一轮政策红利转型升级、做大做强。”成都市经济发展研究院产业经济研究所研究员杨会改分析,目前成都制造业还存在规模能级总体偏小、产业链核心环节掌控力度不强、部分关键环节缺失、产业生态不完善等亟待破解的难题,这虽然是目前的短板,但凸显未来制造业做大做强的后劲。

在杨会改看来,成都以重大项目为重点,持续深入推进制造业建圈强链,能够带来两重利好。“一方面,能够充分激发企业主体活力,以链招链,集链成群,提升制造业规模与能级,另一方面,也能够瞄准核心与薄弱环节,精准补链强链,完善产业链生态圈,提升制造业核心竞争力,这些都将为成都制造业持续稳步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杨会改说。

红星新闻记者 叶燕 宋嘉问

编辑 柴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