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8日,科技部、财政部等五部门发布《关于开展减轻青年科研人员负担专项行动的通知》。直面青年科研人员面临的崭露头角机会少、成长通道窄、评价考核频繁、事务性负担重等突出问题,文件亮出了行动内容的关键词——挑大梁、增机会、减考核、保时间、强身心。

创新驱动的本质是人才驱动,而不论在哪个国家,思维灵活、创造力旺盛的青年都是科学研究的中坚力量。科技史研究表明,科技工作者作出重大贡献的最佳年龄区是25-45岁,20世纪诺贝尔奖获得者从事获奖研究时的平均年龄为38.7岁,众多颠覆性理论突破与技术发明都产生在研究者的青年时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资料图

在我国,据中国科协创新院发布的《中国科技人力资源发展研究报告(2020)》,截至2019年底,我国39岁以下的科技人力资源占比达到78.39%。显而易见,青年科研人员已经成为我国科技人才队伍中的主力军。

人才的成长离不开良好的环境。这种环境既包括充足的资金支持、完善的研发设施,也对“软环境”有很高的要求。在这种“软环境”中,氛围宽松自由、鼓励创新,能够让人才不受掣肘、心无旁骛地专注于专业研究工作。

现实生活中,仍有阻碍青年科研人员大展身手的因素。

一份“青年科研人员生存发展状况调查”显示,在科研或实验工作之外,青年科研人员中,66.7%的人把科研或实验之外的时间花在了争取申报项目经费上;不少年轻科学家向媒体反映,他们处在黄金的科研年龄,却经常疲于参评或者受评;在一些地方和单位,一些不必要的事务性、应酬性工作也在挤占青年人才的宝贵时间,迎来送往等形式主义活动分散着他们的精力,消耗着他们的学术热情;更有不少青年科研人员坦言,35岁以下科研人员在机构内不但难以获得资助,也缺乏成长的通道。

为科研人员减负的行动早已开始。2018年,科技部等部门在全国范围开展减轻科研人员负担7项行动;2020年,持续组织开展减轻科研人员负担、激发创新活力专项行动。重点聚焦青年科研人员,回应他们最紧迫的诉求,则是新一次减负的最大特点。

审视减负行动的各项举措,不难发现,均是针对广大青年科研人员反映的不合理负担问题而提出。

为了让青年科研人员“挑大梁”,《通知》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40岁以下青年人才担任项目(课题)负责人和骨干的比例提高到了20%;给青年人“增机会”,要求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和中央部门直属高等学校基本科研业务费用于资助青年科研人员的比例一般不低于50%;“减考核”,《通知》提出推动科研单位对青年科研人员减少考核频次,实行聘期考核、项目周期考核等中长周期考核评价等;“保时间”,确保青年专职科研人员工作日用于科研的时间不少于4/5;“强身心”,定期组织青年科研人员开展心理健康咨询和心理疏导,关心、解决广大青年科研人员心理焦虑等。

媒体报道,青年科研人员看到这些新政的第一反应都是“激动且兴奋”,充分显示新政号准了“脉搏”也抓对了“药方”。与此同时,也不能低估新政贯彻落实中的难度。五部门提出的要求,很大一部分是量化指标,相信落实起来相对较易,而另外一些措施,如强调要保证青年科研人员把主要时间和精力用于科研工作,强调政府部门及所属事业单位非因专业性、政策性业务必需,原则上不借调在一线从事科研工作的青年科研人员等,则不易量化。

把减负新政不折不扣地落实下去,既离不开各个层面的监督,更需要从学术科研机构到社会广泛培育关心、爱护青年人才的氛围。在各方都迫切希望关键核心技术实现重大突破的今天,给青年人才减负越多,国家就能前进得越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