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长三角G60科创走廊策源地松江以工业互联网协同创新为出发点,通过不断的模式创新,向外延伸服务,引领长三角工业互联网发展。目前,松江工业互联网生态服务辐射沪苏浙皖等12个省市,赋能企业超过30万家,连接设备超过380万台,带动企业降本8.6%、提质7.2%、增效10.5%,为长三角乃至全国的工业互联网产业创新发展起到了示范作用。

产业创新集群集聚

松江工业互联网有着良好的发展基础,是全国工业互联网领域的首个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同时首个市级工业互联网标杆园区也在临港松江科技城落户。近年来,松江聚焦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积极探索以“平台+生态”为核心、“基地+基金”为着力点、“供给+需求”为切入点的创新模式,逐步形成平台相对高端、应用较为丰富、产业相对集聚、生态较为完整的新型工业互联网产业体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目前,松江已集聚工业互联网上下游产业链相关企业254家,其中卡奥斯、用友精智、徐工汉云、紫光等工业互联网平台企业8家,库卡、甲佳、伟本、柯马等工业互联网专业服务商33家,电信、联通、移动、东方有线网络供应商4家,慧镕、智巡、格尔安信等网络安全供应商20家,覆盖机器人、智能仪表、智能传感器、智能控制、智能检测等10大类的智能硬件企业189家,已建成面向工业互联网的联合实验室、专业研究机构20余个,面向工业互联网的创新中心14个。同时,围绕产业链延伸和生态建设,松江引进腾讯长三角人工智能先进计算中心、齐网大数据中心、沪力云、中电科金融信创云等4家数据中心,加快布局卫星互联网产业,赋能工业互联网高质量发展。

眼下,在G60科创走廊数字经济创新型产业集群创新资源不断集聚的背景下,松江正抢抓工业互联网发展重要风口,以工业互联网搭建人、机、物无形桥梁为纽带,完善区内工业互联网产业“拼图”,不断推动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打造“数字经济”发展新范式。

数字赋能各类场景

近年来,松江工业互联网典型场景发展迅速。围绕网络化协同、服务化延伸、智能化制造、个性化定制、数字化管理和平台化设计,松江已形成工业互联网创新应用项目72个,工业互联网创新应用试点示范项目20个。依托这些优秀场景,松江工业互联网支撑实体经济降本、提质增效、绿色发展的重要作用不断显现。

云汉芯城建设电子产业互联网智能制造云平台链接了40万家电子产业用户、20万名PCB电路板设计者、6万家电子元器件制造企业,实现了电子产业云设计、云制造和云服务,构建了“云、端、智、造”融合的新制造体系。龙工公司建设产业链云平台基于工程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算法,接入超过1.5万台工程机械,通过实时设备位置信息、工况数据,为就近协调服务资源、远程故障诊断、预防性维护提供有力数据支持,为工程机械后市场服务生态圈带来巨大经济收益。上海航天精密机械研究所建立航天离散协同制造工业互联网平台和基于AI的焊缝智能云检测平台,结合工业互联网、人工智能、增强现实等技术,推动“工艺定制化—过程自动化—结果数字化—结果智能化”转型升级,全方位提升了无损检测系统的数字化、智能化水平,填补领域空白。

此外,在疫情期间,工业互联网平台企业发挥强链护链作用,在供需对接、物资统计、产能提升等方面积极提供解决方案,实现了产能共享和跨区物资生产和调配,为不少企业生产线不停、供应链不断提供保障。

发展格局持续扩大

今年6月,上海市发布的数字经济“十四五”规划明确指出,到“十四五”末,80%工业规上产值企业要实现数字化转型。根据这个目标,松江自我加压提出目标:到2025年,全区1440家企业实现数字化转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工业互联网作为经济领域数字化转型的重要抓手,已成为先进制造业各类生产要素实现互联、共享的重要载体。记者从区科委获悉,松江积极组织开展线上线下30余场工业互联网政策宣讲、供需对接、平台推广、人才培训等活动,企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服务化能力逐步延伸,带动区内8000余家中小企业登陆云上平台,1438家企业开展两化融合(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发展)自评估,数量位居上海市前列。

下一步,松江将建设“G60枢纽云”,打造平台的平台,整合现有从事工业互联网业务的大平台和中小企业,培养各行业的链主企业,凝聚一批上下游配套企业,不断推动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而根据相关规划部署,目标到2025年,松江将形成平台应用更加广泛、特色产业突出、创新要素活跃、应用场景丰富、产业赋能高效、生态环境优质的工业互联网产业发展格局,进一步扩大以长三角G60科创走廊为中心轴、辐射长三角、服务全国的工业互联网产业示范基地影响力。

同时,松江将以上海打造具有世界影响力的国际数字之都为契机,充分发挥国家级创新型产业集群“松江G60科创走廊数字经济创新型产业集群”和市级数字化转型示范区“松江新城G60数字经济创新产业示范区”的示范引领作用,重点打造工业互联网产业引领工程、人工智能产业壮大工程、卫星互联网产业培育工程、信创产业提升工程和新兴产业领域数字融合发展工程等五大工程,扎实推进数字经济领域新基建项目建设。

文字、图片:周丹丹

编辑:薛亮亮 秦天 韩佳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