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护钱袋子建功新时代”全媒体创作大赛·参赛作品

化州市官桥中学 高一14班 邹玉萍

手机,已经成为了我们生活的必需品,在生活中扮演了不可或缺的重要角色。它丰富了人们的生活,也给人们带来了许多便捷。但同时也给一些不法分子带来了可乘之机。各种诈骗手段层次不穷,打破了人们安宁的生活,破坏网络社会的秩序。

近年来,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形势十分严峻,已成为发案最多,造成损失最大,涉及面最广,人民群众反应最强烈的犯罪类型。每年全国各地都会发生大量的电信诈骗案件,作案手段具有高度的隐蔽性和欺诈性,诈骗金额巨大,社会危害性极深,给广大人们群众造成了巨大的财产损失。

其实骗子的诈骗手段往往并不高明,但是为什么总会有些人民群众上当受骗呢?最重要的一点就是缺乏防范知识和防范意识性弱。由于对电信诈骗手段的不了解,导致人们群众在受到犯罪分子的电信诈骗时,往往是蒙在鼓里看不清庐山真面目。针对易受骗群体的主要电信网络诈骗类型如下:

一、代办信用卡、贷款类

这类诈骗受害人一般都是曾经在网上搜索货款或测算贷款额度,填写过个人信息或接听推销贷款的电话,将个人信息告知给骗子以申请货款。骗子在得知受害人的货款意向后,表示可以贷款已经获批,但是由于受害人填写信息错误需要交纳保险金、刷流水、验证还款能力等方式让受害人一步步的打款,从而获取大量的财产。

二、久未谋面“老友”行骗款类

很多人都会接到这种电话,对方称自己是“老朋友”后行骗。为了更逼真,一些诈骗分子还会采取别人QQ号、微信号、飞信号等,然后向其好友借钱。

去年,吴先生接到了一条飞信,“号码是我一个,她说自己的钱包被偷,让我先给她钱救急”,吴先生称,手机上显示就是她的名字,“我以为她不好意思打电话说,也就故意没过去确认。”吴先生回忆,看朋友说话的口气很急,再说要的钱不多,仅1500块钱,他就汇过去了。“过了几天,我问她还需要钱吗,这才知道被骗了。”吴先生称,经常会有被盗的QQ好友,向他人发信息借钱,“这种情况都知道骗子,但飞信和手机号绑定,很容易上当受骗。”除了盗取QQ、飞信骗取钱财,还会经常接到一些电话,对方称是自己老朋友,再以“出车祸”等方式骗钱。

三、冒充“公检法”等国家公务人员

电信诈骗中,犯罪分子常用的手法就是冒充公检法机关“怀疑你涉嫌洗黑钱",冒充社保局“通知你社保账号有问题”,冒充电信公司“提醒又欠费了,请及时查询并将账户绑定以方便缴费”,以各种手段先将被害者恐吓住,再通过成员间的分工、角色扮演,将被害者的电话层层转给一个“办案公司人员”,而办案人员会提供一个所谓安全账户,让被害人把钱打进去后以证清白。

为了吸引被害人上当,他们还掌握了一套“话术单”,并被培训在给被害人打电话时要强硬有杀气,如称“公安局是讲求证据的,并不是你说没有就要我们不对你调查。你老实交代,某某银行是不是你提供给法分子的,还是说受到不法分子的暴力胁迫所以提供的?”等等,遇到这些诈骗电话我们需警慎。

四、征婚交友

最早时期,诈骗分子利用网络和报纸等刊登其条件优越的征婚交友,或者重金求子,富婆求交友等信息,在电话沟通中,以甜言蜜语迷惑你,之后伺机骗财。

现在最新型的婚恋交诈骗,我们称之“杀猪盘",初期先和受害人谈恋爱,等到受害人认为和对方已经“情深义重"的时候,骗子再以“精神生活需要物质基础"等等为理由,让受害人参与一些虚假的博彩网站,大量投钱,等到受害人的投资到一定额度时,果断拉黑,受害人发觉时,早已人财两空。

打击电信网络诈骗,是保护群众财产的需要,也是数据发展经济的需要。我们要防范于未然,不要相信骗子的甜言蜜语,任他怎么花言巧语,不予理睬准没错。如果上了当,立即报警骗子无处可逃,别等到财两空时再追悔莫及。骗子狡猾至极,总有花样手段坑人,保护好自己的财产,不要随便去相信那些陌生的赚钱消息,别让血本无归的后果发生在自己身上。

我们要学会如何防范电信诈骗,就要了解一些防骗知识,需要谨记一下几点:

1、通过吴先生的事例,我们知道诈骗分子会通过网络查找信息,从而获取你的信息,然后冒充亲友发账号给你进行汇款,此时我们不能盲目的打钱过去,而是应该打电话过去确认是否真的是亲友才转钱过去。

2、不要轻信不明电信网络来电或短信,不轻信犯罪分子的花言巧语或危言耸听,要及时挂掉来者电话,以免窃取你的手机信息。

3、网络是把双刃剑,有利必有弊,我们应该擦亮眼睛,不要盲目听信陌生的人,网上交友需谨慎。要有防范意识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

为有效提升打击治理能力,国家印发了《关于加强打击治理电信网络诈骗违法犯罪工作的意见》,着重提出要做好依法严厉打击电信网络诈骗违法犯罪、构建严密防范体系。《意见》这关于打击治理电信网络诈骗违法犯罪工作的重要规范性文件,为做好今后一段时期打击治理工作提供了重要遵循。同时,全国人大正在推进防电信网络诈骗法的立法工作,意味着打击电信网络诈骗将有更坚实的制度保障。

电信网络诈骗是可防范性犯罪。我们作为新时代的青年,要增强电信网络诈骗意识,积极宣传电信网络诈骗知识,不轻信犯罪分子花言巧语,不透露个人信息以及家人的信息。我们要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不能贪图不劳而获的事情,我们要守护好自己的钱袋子,谨记天上不会掉馅饼,小恩小惠要不得,防范能力要提高,别踩雷!坚持打防并举,防范为先,努力为建设新时代的法治中国做贡献。

(作者:邹玉萍 编辑:李志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