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2014年,马斯克第一次来到中国,与他一起亮相的还有特斯拉精心打造的Model S。

彼时,一辆Model S的售价高达70万人民币,很多车评人表示,虽然Model S真的很酷,但它高昂的售价,让很多没接触过电动汽车的人望而却步,Model S将会是一辆“富人的玩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外界对特斯拉多不看好,其中也包括联想的CEO杨元庆。

在一档央视的《对话》节目中,马斯克和杨元庆展开了一场关于“创新”的辩论。马斯克认为,创新不必是颠覆性的,只要能改善人们的生活,即是一项合格的创新。

比如特斯拉创新了汽车生产的链路,Model S可以根据车主要求,个性化定制车身颜色和内饰设计。

在销售上,特斯拉舍弃了4S店的模式,采取直销,以便第一时间了解到车主的需求并降低销售成本。

杨元庆则持不同意见,他表示,个性化定制的初衷是好的,但联想不会采用,因为这会拉高生产成本。

用标准化生产的手机卖5000元,如果改用个性化定制价格会被拉倒10000元,绝大部分消费者不愿意多花5000元支付个性化的成本。

杨元庆还特意强调:2013年,联想一共售出了1.15亿台设备,包括5000万台电脑、5000万部手机、1000万台平板,销售规模稳居世界前三。

说完,他反问马斯克:“特斯拉一年生产多少辆汽车?”

马斯克脸上保持着礼貌性的微笑,稍微侧歪了一下头,似乎有点不好意思地说:“20000多辆。”特斯拉的产量连联想的零头都不到,看起来是联想赢了。

马斯克似有不甘地补充道:“但我们的产能在不断攀升,三年前(2011年)特斯拉每年只能生产600辆汽车。我想用不了多久,我们的产能就能突破百万辆。”

杨元庆开始给马斯克“上课”告诉他什么是真正的创新。

联想研发了一款“瑜伽”笔记本,笔记本的屏幕与键盘能360度旋转,正常使用时是电脑,折过来是平板。联想对创新的理解停留在产品设计上,而非对生产模式、销售模式的创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如今,8年时间过去了,特斯拉的年产能已达140万辆,联想手机业务则在华为、小米、苹果的夹击下溃败了,2021年仅出货2280万部,不及8年前的一半。

电脑和平板的销量小幅增长,稳住了大局。但与特斯拉跨越式发展相比,仍逊色很多。

2

联想前员工孙宏斌曾说,他出狱后有段时间一直在思考创业方向,有人叫他模仿联想卖电脑。孙宏斌觉得联想就是个组装工厂,没啥技术含量,干得没意思,转而做了房地产。

联想发展的停滞,与它沉迷组装和规模密不可分。

当马斯克在思考如何改变汽车生产模式时,杨元庆在想如何扩大生产规模,铺更多的门店,卖更多的电脑。所以,特斯拉的工厂叫“超级工厂”,联想的工厂叫“组装工厂”。

从表面上来看,特斯拉和联想都是进口零件来工厂组装。但特斯拉选择了“以销定产”,用户下单了,工厂才排单生产,特斯拉库房存放的零件不会超过1天,极大降低了生产成本。

联想生产靠预测,估算下本年度的销售情况,制定每天的生产计划,“以产定销”。

特斯拉的模式对供应链要求极高,一辆车几千个零件,必须保证同时进厂,才能造出一辆完整的车,少任何一个零件都会导致停产。

联想的模式更稳,零件有一定的库存,供应链有波动,短时间内影响不到生产。

长远来看,特斯拉的模式更具竞争力,极限压榨的供应链能最大程度节省资金且不会有产能过剩的危险。

联想搞了一堆库存,卖不掉就是负债。在马斯克之前,不是没人想做“超级工厂”,比如丰田不断优化供应链效率,以求节省资金,但没有特斯拉的极致。

马斯克是把创新变成了现实,即使这样做要承担巨大的风险。

再看双方对投资的思路。特斯拉的投资是技术性为主,多入股芯片、光伏、电池、自动驾驶技术相关的企业。而联想偏爱投资收购别的品牌,最有名的莫过于IBM和摩托罗拉。

当年,联想收购IBM时,柳传志说得很清楚,买的是IBM的销售网络和生产线,以增强联想电脑的销售渠道和生产规模。IBM真正拥有核心技术的商业服务器等业务,不在收购范围内。

同理,联想从谷歌手上买来的摩托罗拉也是个“空壳子”,摩托罗拉的专利技术,谷歌一项没有卖给联想,全部留在了谷歌,联想只得到了品牌和销售网络。

特斯拉与联想经营思路完全不一样,前者重技术,后者重规模。

3

有一次,联想创始人柳传志在接受采访时公开承认:有专家建议联想做核心技术研发,被他一口拒绝。

他自信满满地说:“我是坚决没让!”联想从一开始的定位就是走市场路线,做品牌、做零售,每年研发投入仅占收入的3%。

研发是一项风险很高的事情。当年,三星和松下竞争面板显示技术,三星走LED路线,松下走等离子路线。

很明显,等离子技术要好于LED技术,可等离子成本高,在市场上,松下投入巨资研发的等离子电视,竞争不过LED,害得松下所有投入打了水漂,三星一度垄断了LED面板的生产。松下十几年没缓过一口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联想不想承担高风险,最稳妥的办法是跟着市场走,市场认可什么自己生产什么,虽然挣得少点,但保证不会亏。

事实证明,利润再低,只要生产规模够大、市场份额高,都可赚大钱。作为一名企业经营者,柳传志、杨元庆这么选也无可厚非。

稳的代价就是长期处于利润链的最低端,给发达国家当组装工,赚取一点微薄的收入。

马斯克创立特斯拉十几年来,走的路很艰难,大家看到的都是他风光的一面。

实际上,特斯拉每年要被华尔街做空好几次,2009年、2017年,特斯拉险些倒闭,要不是马斯克个人能力非凡,特斯拉早已成商学院中的反面案例了。

高风险、高回报,特斯拉能有今天的市场地位,是九死一生拼来的。

我们要问的是,当今中国发展,需要的是特斯拉还是联想?个人觉得是特斯拉,中国已诞生了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品牌,如联想、小米、大疆、美的、格力、海尔、华为、中兴等,他们的起家过程,无一例外是依靠引进国外生产线,从组装干起来的。现在,组装之路已走到了头,放眼全球,没有一个国家的组装技术和成本可与中国竞争。

然后呢?好走的路,容易赚的钱都赚到了,以后要靠自己研发了。发达国家不会把自己最先进的技术转让给中国,联想必须从组装帝国的美梦中醒过来,真正进入核心技术领域,才有未来。

不信看看诺基亚 、摩托罗拉、柯达,哪一个不是响当当的品牌,市场占有率极高,结果在新技术冲击下灰飞烟灭。杨元庆是名合格的CEO,他能不能承担起一名变革者的责任?还有待观察。

作者:江左佑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