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曾国藩是中式领导力的典型,其经历和信奉思想的转变尤其能体现中式领导力的核心,揭示中西方领导力的区别:反求诸己和带领他人。

真理无问东西,领导力究竟如何提升,答案也是如此。中西方领导力思想在对成事、成就反思的下一站相遇,不约而同地把领导者自身的提升视作领导力发展的核心。

伟事达如何用中国的故事和思想、西方的系统和方法帮助领导者自我提升?来听伟事达持牌人吴强、伟事达教练刘宏宇的分享。

本文整理自老椅子夜话《曾国藩与中式领导力》。

作者| oldchairs

来源| 老椅子教练

提到对中国人影响深远的历史人物,一定绕不开曾国藩。人们通过传记、家书甚至蟒蛇化身之类的传说,了解他们眼中了不起的曾国藩。他的魅力何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曾国藩(1811-1872),晚清时期政治家、战略家、理学家、文学家、书法家,创立湘军,平定太平天国,洋务运动的发起者之一(图源网络)

曾国藩“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念,兼得蒋介石和毛泽东两人的高度评价。蒋介石效仿其为人处世,而毛泽东则对他的能力高度赞许:“曾国藩与一般的知识分子不同,是能兼顾‘办事’与‘传教’之人,既能建功立业,又能传播思想。”

曾国藩也一直是中国为官经商者学习效仿的对象。中式领导力往往没有西方领导力那样的标准模型,也缺乏系统化、理论化的架构和提炼,更多是从经历、想法中践行和表达。曾国藩领导力的螺旋式成长以及他信念的“一生三变,读起来耐人寻味。

抱朴守拙是家训

有些人说曾国藩天性愚笨。传说他曾经用了一晚上背《岳阳楼记》,结果连夜访他家的梁上君子都倒背如流,他却没背下来。但愚笨的曾国藩也把自己练成了学霸,22岁中秀才,23岁中举人,26岁殿试位列三甲第四十二名,紧接着进入翰林院。这一路升迁,直到37岁升任内阁学士加礼部侍郎衔。十年升迁7次,在清朝算是创记录了。

说曾国藩愚笨的人,并非是说他真的笨,而是说他藏巧于拙、大智若愚。他带领湘军时“结硬寨,打呆仗”,从未用奇谋,以及他父亲屡试不第的经历,也强化了世人对曾国藩天生愚笨的印象。

曾国藩的父亲曾麟书读书一世,直到43岁才考上秀才,似乎只是个书呆子,但曾麟书并非一无是处。后来曾国藩当上两江总督、大学士,仍旧坚持在田间躬耕不辍,在病榻前无微不至地服侍父亲,开办私塾教育子孙,这一定离不开他父亲的影响。他在家书中曾自称“守吾之拙”,即对自己聪不聪明要有数,并把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做好,这在今天看来是十分难能可贵的品质。

曾家家教中的“抱朴守拙”,也常为世人称道。曾家有家训八字诀:“早、扫、考、宝、书、蔬、鱼、猪”,即早起、清扫、孝顺、睦邻、读书和保持农耕生活方式。

◎图源网络

曾国藩对自己子孙后代的教育也提倡简朴,不提倡为他们提供奢侈的环境。他在家书中说:“断不蓄积银钱为儿子衣食之需,盖儿子若贤,则不靠宦囊,亦能自觅衣饭;儿子若不肖,则多积一钱,渠将多造一孽,后来淫佚作恶,必且大玷家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乡土宗族观念下的德行与成就

家族的成就如同树上漂亮的果实,人们只会看果实,而忽略地下的树根。然而想要连绵不绝地做出成就,重点在于树根扎实。曾氏家族荣耀的官位、财富、名声,都来源于每代人不断积攒的德行。

在曾国藩所生活的年代,国人的价值信念扎根于本乡本土的家族和邻里,考取功名是全乡的荣耀,每个人都背负整个家族的名声,影响和教育子孙的责任。如果一个人行为失德,败坏的是所有乡亲的名声,会因此而背后受人指点。因此中式领导力的背后更强调“德为先”,人们更追求道德上的成功,而非财富。

一生“信念三变”

儒家:曾国藩早期以儒家思想来要求自己,他有强烈的自省精神。年轻时他也曾经抽烟土、好色、贪婪,但他后来却凭借自己的毅力戒掉了烟土,并认为参加各种饭局是浪费时间。

法家:太平军入长沙后,左宗棠推荐曾国藩做团练带当地民兵打仗。由于太平军与各路土匪闹得湖南民怨沸反,曾国藩为彰显军法严明,实行的是法家思想。曾国藩对部下及违背法令的人极其严苛。有一次百姓哄抢米行,他下令杀了13个人,百姓都怨怼地叫他“曾剃头”。

道家:曾国藩的铁面无私也引起了官场上的不满。应对太平天国,法家也没有奏效,曾国藩屡屡吃了败仗,被解了兵权。此时又遇上父亲去世,47岁的曾国藩回家丁忧 (指官员居丧) ,内心十分苦闷。在他乡居的一年半中,太平军反倒捷报频传,更加重了他的心病。

这时曾国藩的老友为他开解,指出他的心病只有黄老之道能医。曾国藩听到,开始了真正的反思。他思考,怎样能够在适应这个社会的同时实现自己的抱负。他日夜苦读,期望从《左传》、《史记》等儒家典籍上找到诀窍,但没有新的发现,依然局限在自己过去的所思所想。直到他重读了《道德经》,顿时感觉到出奇的通透。

等再次出山时,曾国藩的为人处世判若两人。曾经他对官场的欺诈虚伪和腐败作风十分反感,所以对人总是毫不留情,语带讥讽,处处与人产生矛盾。他认为只有自己最刚正不阿,结果却处处碰壁。

同样是处世之道,孔孟主张直率、真实,申韩主张以硬碰硬,而老庄则主张以柔克刚,以弱胜强。“江海之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为百谷王。” (江海所以能够成为百川河流所汇往的地方,乃是由于它善于处在低下的地方,所以能够成为百川之王。)

曾国藩从《道德经》中得到的智慧,让他一下从黑暗走到了光明,豁然开朗。他50岁时在日记中说:“昔年自负本领甚大,可屈可伸,可行可藏,又每见人家不是。自从丁巳、戊午大悔大悟之后,乃知自己全无本领,凡事都见得人家几分是处,故自戊午至今九年,与四十岁前迥不相同。”

这就是我们在私董会里常说的,没有参加私董会之前,总觉得自己特别牛,进了私董会,通过慢慢打磨,会发现原来自己身上并无多少本事,看别人却发现了许多长处。曾国藩这个转变,让他走过了愚昧之巅,走出了绝望之谷,并最终走上了希望之坡。

曾国藩“一生三变”的成长轨迹也是他中式领导力螺旋上升的核心。

做文官时他奉行儒家思想,以德为核心,相信道德的力量,带有强烈的理想主义色彩,他声称“不为圣贤,便为禽兽”,他非此即彼,圣贤和禽兽两个极端之间的选择他完全忽略。他想事情过于广阔,不够落地。初领兵时他依法家思想行事,以利为核心,信奉实力,讲求严格而霸道的约束,用竞争和对抗来解决问题。中年之后他选择从道家之柔,遵从自然规律,时机到了变化自然发生,从纠结中走了出来。“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中西领导力“求同存异”

西方的领越领导力流派提倡向外求,以身作则、共启愿景、挑战现状、使众人行和激励人心。 (《卓越领导力》,库泽斯、波斯纳) 强调如何影响他人、激励团队、达成目标。而以曾国藩为典型的中式领导力模式则是向内求,不断反求诸己,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一层层向前推进。

伟事达强调的领导力虽然源自美国,但也非常重视自我的力量。一切问题先从自身找。自己要成为一个更好的领导者,才能去领导别人。如何成为更好的自己,获得更好的领导力?没有经历被命运按在地上摩擦的阶段,很难实现真正的转变,就像曾国藩这样。要不辜负所经历的苦难,则需要问自己两个问题:

第一,我一定错了,错在哪里?

第二,我应该如何转变?

认真回答这两个问题,人生自然就会越走越深,越走越顺。就像曾国藩,走过一波三折的人生,最后立功、立言、立德。

回看曾国藩三次转变的历程,每一步都不是简单地从头再来,而是博取众长,融会贯通。他始终坚持卫道,也是源自于儒家的底色。例如最后他平定太平天国,大权在握时,幕僚曾暗示他取江山,而他最终还是选择了削兵权;他复出后“打呆仗”耗尽敌人精力,调配将领时让自己人居后;与皇家和官场的圆融交际,都是儒、法、道三家思想的融合。

尽管曾国藩个人确实具有非凡的领导力,为军事、政治、思想等方面留下了巨大的遗产,影响了许多的中国人,但他的成败起伏也脱离不了历史背景和慈禧太后重用汉臣的背景。

如果没有太平天国,也成就不了曾国藩;没有两次一败涂地的鸦片战争,也没有他兴办洋务的政绩。外部的政治经济和社会变革大环境,当下的技术条件,与个人努力的错综结合,成就了他在历史中的高光时刻。

当一个人顺应天理大道去做事情,即便不断地经历失败,最终都会走向成功;违背天理的人,即便一时成了风光无两的首富,也未必有好的终局。

如果环境、条件、个人天赋不尽如人意,我们也该努力做好自己,未必马上得到回报,但就像曾国藩的父亲或许多以利他为本的人一样,回报总会在某个时点惠及自己、家族,甚至更多的人。

我们不必做曾国藩。在伟事达小组,你可以借别人的火眼金睛看清自己,他们犀利的观点和挑战会把你拉下愚昧之巅,他们也会陪伴你克服挑战,走出绝望之谷,迎来蜕变。

曾国藩一个人完成了自己的朝圣之旅,加入伟事达小组则是一群人的攀登,携手同伴,登上高峰,各自成为更好的自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