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秋过后,8月12日我们将迎来一年一度的“中元节”,民间有在这一天祭奠已故亲人的习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其实,中元节可不止烧纸这么简单,这是一个有着丰富文化内涵的节日,那么今天就要和大家一起聊聊中元节的由来和一些习俗。

中元节的由来

中元节,即七月半祭祖节,又称施孤、鬼节、斋孤、地官节,是我国主祭祀的传统节日。与除夕、清明节、重阳节并称中国传统四大祭祖节日。

据说,中元节这一天,在阴间的孤魂野鬼会被放出来,为了缅怀先祖,祭拜地官,在阳间的人们会准备丰富的祭品,烧香焚纸,祭拜这些来自阴间的祖先。

中元节由上古时代“七月半”农作丰收秋尝祭祖演变而来。七月半是民间初秋庆贺丰收、酬谢大地的节日,有若干农作物成熟,民间按例要祀祖,用新米等祭供,向祖先报告秋成。是追怀先人的一种文化传统节日,其文化核心是敬祖尽孝。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中元节·习俗

1、祭祖

祭祖节在阴历七月十五日,所以简称为“七月半”祭祖。民间相信祖先也会在此时返家探望子孙,故需祭祖。祭拜的仪式一般在七月底之前傍晚时分举行,并不局限于特定的一天。

2、放河灯

《燕京岁时记》里就记载了古人在这天放河灯的习俗,“至中元日晚间,沿河燃灯,谓之放河灯。”

上元节和中元节都有放灯习俗,只不过上元节是在陆地上放灯,寓意给自己带来福气,而中元节是在水中放灯,意在为生灵照亮前方的路。

3、烧街衣

这一踏入农历七月,人们都会于入黑后,带备香烛、金银衣纸和一些祭品如豆腐、白饭在路边拜祭一番。人们“烧街衣”的目的是让那些无依的孤魂有衣物御寒,有食物裹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4、烧袱纸

四川省俗以中元祭祖烧袱纸。即将纸钱一叠、封成小封,上面写着收受人的称呼和姓名,收受的封数,化帛者的姓名及时间。俗传七月十五鬼门关闭,各家都要“施孤送孩”。

5、祈丰收

中元节是在立秋不久之后,秋季是个丰收的季节,人们为了祈求秋季五谷丰登,就会在中元节这一天的晚上,在自家门口焚香祷告。

在燃香之时,人们会将线香都插在地上,看起来就好像是许许多多的稻谷一样。

6、祭祀土地和庄稼

七月十五,民间还盛行祭祀土地和庄稼。将供品撒进田地,烧纸以后,再用剪成碎条的五色纸,缠绕在农作物的穗子上。传说可以避免冰雹袭击,获得大秋丰收。

一些地方同时还要到后土庙进行祭祀。定襄县民俗将麻、谷悬挂门首。

7、入庙祈福

准备素斋果品去寺庙,施佛及僧,诵读地藏王经卷和咒语,报答父母恩情,为去世的先人祈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8、放天灯

鬼节这天放天灯也有两个说法,其一是把自己家霉运带走,带得越远越好。这时候就很忌讳别人家的天灯落在属于自己家的地方,如果落下来,就要重新放飞出去。

其二是说,家家都希望自己逝去的先人都能进入极乐世界,鬼节这天放天灯,是为飞升极乐世界的先人们照亮升天的路。

9、做茄饼

民间认为,茄饼可以成为已故祖先前往盂兰盆会的干粮。每到中元节这天,老南京人家家户户做茄饼,把新鲜茄子切成丝,和上面粉,用油煎炸。

10、吃濑粉

在中元节那天,东莞有吃濑粉的习俗,而且几乎在整个东莞都通用。

当然,不同片区,吃濑粉的方法还是有所不同的。

11、吃鸭

农历七月十五中元节这天,全国很多地方都会选择吃鸭子。为什么呢?原来“鸭”就是“压”,取其谐音,吃鸭子是为了压住鬼魂。

在山东的独陵县,中元节被当地人称为“掐嘴节”,家家都有吃粗茶淡饭的习俗。

在江苏省的东县乡,很多乡民在中元节当天都会吃扁食(一种以面粉和糖作成畚箕形的食品)。在浙江省台州市的天台,中元节他们会吃“饺饼”,一种类似于春卷的食物。

12、面塑

七月十五节前,民间妇女盛行面塑活动,一家蒸花馍,四邻来帮忙。首先根据家庭实有人数,给每个人先捏一个大花馍。送给小辈的花馍要捏成平型,称为面羊,取意羊羔吃奶双膝下跪,希望小辈不要忘记父母的养育之恩;送给老辈的花馍要捏型,称为面人,意喻儿孙满堂,福寿双全;送给平辈的花馍,要捏成鱼型,称为面鱼,意喻连年有余。

按照传统习俗,中元节都是烧纸祭拜的日子,火患隐患也尤为突出,在祭祀活动中焚烧纸钱、放孔明灯等传统习俗却也容易造成消防安全隐患。

在此向大家发出中元节安全提示:在祭奠先祖、缅怀先人的同时也要注意安全,文明祭祀。

文章内容、图片均来源于网络,侵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