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不完全统计,六七十年代去云南西双版纳兵团或下乡插队落户的上海知青,到了1979年年末基本都返回了上海或去其他城市工作了,真正留在西双版纳的却微乎其微。上海知青李卫红就是这微乎其微中的一员,她顶着风言风语做了傣家人的堂客(媳妇),至今还生活在云南。
今天,咱就听李卫红讲述她在西双版纳下乡插队的那段往事和她的婚姻生活经历吧。
时隔半个世纪,李卫红还清楚地记得,她是1968年11月份和几名要好的初中同学一起坐上了南下的火车,几经辗转,一路风尘仆仆,来到了四季如春的七彩云南,来到了美丽的西双版纳,她们被分派在勐腊县勐捧公社曼壑村寨(大队)插队落户,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片来源网络
曼壑大队是一个傣族村寨,李卫红她们三名女知青临时住在了学校后边的一所破房子里。吃住的问题都顺利解决了,她们所面临的困难就是语言交流上的障碍,岁数大的社员不会说汉语,李卫红她们又听不懂傣语,好在村寨里多数人会说汉语,有人主动做翻译,语言交流的障碍也就就不是障碍了。有了那么多热心的年轻傣族朋友做翻译,李卫红她们学习傣语也方便多了。
看三名女知青都是十六七岁的女孩,队长不忍心让他们去干重活,就安排她仨去村外山坡上管理那片菜地。说是管理菜地,实际就是去种菜,包括耕地、播种、施肥、浇水和卖菜,还要烧荒扩大菜地面积。种菜虽然也很辛苦,但比上山干其他农活要好很多。
一同管理菜地的还有两位眯淘(大婶),那两位大婶不太会说汉语,李卫红她们和她俩交流只能是连说带比划,那两位大婶也是傣语夹杂着汉语,连说带比划,她们彼此基本能明白对方的意思。经过一段时间的朝夕相处和交流,李卫红她们也能听懂一些简单的傣语了,只是她们不好意思说,也说不标准。
在曼壑大队插队生活了近两年,李卫红她们三人基本学会了用傣语和傣族人对话,也能认识一些傣族文字了。除了语言上的突破,她们也学会了种菜干农活,体质也有了很大的变化,她们都觉得自己身上有劲了,能挑担能抬筐也习惯用背篓背东西了。
1970年秋后,李卫红被抽调到小学校当了一名民办代课老师,菜地就剩下吴爱娣、张玉梅和那两位大婶了。虽然菜地少了一个人,可她们也能忙过来,一是因为吴爱娣和张玉梅都很能干也有力气,也熟练掌握了种菜的方法。二是她们不用去卖菜了,当时水利兵团的战士就在离她们菜地不远的地方施工,常有兵团的人来买菜,她们种的菜不愁卖。
李卫红代课的小学校是几个村寨合办的一所小学,一共就几十名学生,三名老师(包括李卫红在内),一位老教师是小学文化程度,他始终教一二年级学生的课程。一位叫岩罕的傣族男老师只读完了初二的课程,所以没拿到初中毕业证,他教三四年级的学生。李卫红是初中毕业生又是上海知青,五年级的学生理应由她负责。
按理说,一个初中毕业生教小学课程应该没啥问题,可事情没这么简单,李卫红上课的第一天就遇到了难题,一是她没有教书经验,不知怎样讲课。二是五年级的学生都大了,特别是男孩子,天生调皮,不好管教。还有一个问题,语言理解上也存在差异。
看新来的老师没有教学经验,岩罕老师就主动帮助李卫红,还帮她管教那些不听话的学生。对于岩罕老师的帮助,李卫红从心里感到和感激。在岩罕老师的帮助下,李卫红渐渐适应了教书这个职业,也慢慢喜欢上了教师这个角色。
岩罕老师是个瘦高个,长得很文静,浓眉大眼高鼻梁,也很帅气,他比李卫红大一岁,差一年初中没毕业,家里有父母和一个弟弟,生活条件在寨子里数中等水平。
老话说日久生情,在那个信息闭塞的地方,在那样艰苦的条件下,在那样孤独的日子里,李卫红不知不觉对岩罕产生了好感,说得更清楚一些,是李卫红爱上了岩罕老师。对于一个大都市女知青的暗示和追求,岩罕老师很激动很高兴,说句实话,从第一次见到李卫红,岩罕就喜欢上了白净漂亮的李卫红,只是他没有勇气说出口。那个时候,寨子里的几位妙龄女子都对岩罕暗送秋波,岩罕却视而不见,因为他心里有了自己喜欢的人。
很快,上海女知青和岩罕老师恋爱的消息就在寨子里传开了。听到这个消息,吴爱娣和张玉梅都不赞同,她们觉得年龄还不大,不应该这么早就谈恋爱。就算谈恋爱,也应该找一个上海来的知青,不应该找一个傣族人,毕竟生活习惯和风俗不一样,她们担心结婚后会闹矛盾。对此,李卫红并不介意,她说只要两个人真心相爱,其他都不是问题。岩罕的父母好像也不太同意这门亲事,具体因为什么,李卫红也没讲清楚。但寨子里的人都觉得上海知青留不住,早晚会离开的。

图片来源网络
1973年1月上旬,李卫红回上海探亲过春节,回到家她把和岩罕老师恋爱的情况如实告诉了父母,没想到她母亲一巴掌打在了她的脸上,坚决不同意她在云南找对象,更不准她找一个傣族小伙子。李卫红的妈妈理由讲出了一大堆,可李卫红一句也没听进去。那次离开上海,李卫红是哭着走出家门的,她母亲追到门外说:“要是敢和那个傣族人恋爱,一辈子就不要回上海来了。”
回到西双版纳,李卫红病了,病得很严重,一连两三天都吃不下饭,岩罕老师和吴爱娣把她送到了县医院,在县医院挂了三天吊瓶,李卫红的病情才有所好转。因为那次生病得到了岩罕老师无微不至的照顾和陪伴,李卫红更坚定了和岩罕老师结婚的信念,她暗暗发誓,这辈子除了岩罕老师,谁也不嫁。
1973年秋天,吴爱娣被推荐上大学离开了西双版纳,去了昆明。也是那年秋天,李卫红被招工到公社邮电所工作,转成了非农业户口吃上国库粮,再也不用挣工分换口粮了,她一个月能挣将近三十块钱的工资。
李卫红离开了那所小学,别人都以为她不会再爱一个农村民办教师了,岩罕的父母也劝他找一个好姑娘赶快成婚吧,毕竟早就到了成婚的年龄。可岩罕心里装着李卫红,再漂亮的姑娘向他抛媚眼,他也不动心,更别说让他主动去找姑娘谈情说爱了。
转眼到了1975年秋后,二十三周岁的李卫红嫁给了比她大一岁的岩罕老师。婚礼虽然简单了一点,可乡亲们都到场了,该有的环节基本都没有少,他俩不光拜佛祈求了幸福,岩罕老师也给李卫红系上了银腰带,举办了隆重的拴线仪式,上海知青张玉梅还有其他寨子里的几位知青充当了李卫红的娘家人。婚礼很圆满,唯一的缺憾就是李卫红没能得到父母的祝福。
婚后的生活幸福又甜蜜,岩罕老师兑现了他婚前的承诺,他让李卫红真正成了他的孔雀公主。李卫红也没想到,岩罕会这么体贴这么会关心人,她说她成了世上最幸福的女人,她也成了西双版纳第一个嫁给傣族小伙子的上海女知青。李卫红结婚的第二年,有一位北京知青娶了傣家姑娘,听说也遭到了他父母的强烈反对。
两年后,李卫红生下了一对龙凤胎,儿子像妈,女儿像爸,看着可爱的两个孩子,李卫红哭了,她想念自己的父母了。自从73年回上海探亲以后,她已经五年没回上海看望父母了,这五年中,她也很少给父母写信,结婚前她给父母写了信,可一直也没收到父母的回信。
1982年秋天,岩罕老师参加了县里举办的民办老师培训班,毕业后转成了公办教师,第三年调到了乡里的中心小学任教,李卫红和岩罕老师在梦捧有了属于自己的家,他们一家四口人生活在了一起。那年年末,李卫红和岩罕带着两个孩子回到了上海,到了李卫红父母的门口,岩罕领着两个孩子躲在一边,先让李卫红一个人进了家门。母女相见,抱头痛哭,哭够了,李卫红的母亲问李卫红:“你咋一个人回来了?”“他们都来了,都没敢进来,”李卫红哽咽着说。
听了李卫红的话,她父母哭着跑出家门,看到女婿和两个可爱的孩子,李卫红的父母揽着两个孩子失声痛哭。就这样,李卫红的父母总算承认了这个傣家女婿。
目前,李卫红、岩罕夫妻俩都在昆明和儿子女儿一起生活,孙子和外孙女都大了,都不用他们照顾了,他们老两口过上了悠闲快乐的幸福生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片来源网络
每当说起自己的下乡经历和婚姻生活,李卫红就洋溢着一脸的幸福和快乐,她说自己虽然没能回到上海工作,可她对自己当年的选择一点都不后悔,她说人这一辈子最大的幸福就是有一个好丈夫,有一个温暖的家。
作者:草根作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