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新民晚报记者 陶磊/摄

宋宁华/文

这几天,海南的疫情激发了不少“段子手”的创作热情。“很多上海人被困海南,两个月上海的封控经验让他们成了核酸检测志愿者,全套流程熟门熟路。”据说还有上海人当起了“团长”,在当地人眼中成为“高维度生物”。这样的说法是否真实有待考证,但可以肯定的是,正如上海发生疫情时,一方有难八方支援;海南疫情后,包括上海在内的全国医疗队等火线驰援海南,共同筑起防疫的人民力量。

昨天,中共上海市委举行“中国这十年”主题新闻发布会,在谈到大上海保卫战时,市委副书记、市长龚正说,“这场大战,最应当感谢的是2500万上海市民。”这样的感谢并不陌生。6月25日,市委书记李强在上海市第十二次党代会上,“向识大体顾大局、高度自律、坚韧不拔的全市广大人民群众,致以诚挚的敬意!”他还动情地表示,“历史会记住为这座城市坚守和付出的所有人”,会场上响起了经久不息的掌声。

相隔1个多月,上海市领导再次衷心感谢大上海保卫战的坚守者和付出者,形势和心绪已经有大不同。此前,大上海保卫战虽然取得了阶段性胜利,但零星的疫情不时发生,许多餐饮还未恢复堂食,复商复市的“烟火气”仍有待归来。7月31日至今,上海实现了社会面清零。8月7日,高、中、低风险区域实现清零,上海进入常态化防控阶段。

艰难困苦,玉汝于成。防控成果来之不易,更显弥足珍贵,尤其是在战疫中每一位自带“精神流量”的市民,他们组成了风雨来袭时同舟共济、共克时艰的群像图。这几天,笔者所在的小区正在开展新一届业委会的选举。过去小区邻居常常相见不相识,这次居民们的选举热情空前高涨。大家互相打听着一批“后浪”的名字,他们都是在疫情里表现突出的志愿者。有的是身穿防护服做核酸的志愿者,即使在常态化防控的情况下仍在坚持;有的是封控期间解决买菜难的良心“团长”,商品价廉物美如今仍受居民欢迎;还有的开私家车送独居老人就医,正筹划着成立小区敬老护老队……

后疫情时代,当初这些疫情中主动站起来的志愿者,不少人成为社区治理的“新鲜血液”。浦东新区志愿者协会的相关数字显示,浦东全区有近17万志愿者参与疫情防控,随着生产生活恢复常态化,每天仍有超3万人次参与各种形式的志愿服务。

对于在疫情中挺身而出的普通人,不但需要感谢,更要将他们的精神财富固化下来,熔铸进上海独特的城市精神和文化品格。2010年,中国上海世博会精彩落幕后,“小白菜”的志愿服务仍在上海街头巷尾、以不同形式存在并传承,成为上海的一张“城市名片”。这场艰苦卓绝的“战疫”过后,一批各施其长、有智慧有担当、热忱参与公共事务的市民以及公益组织纷纷涌现。浦东新区还成立了全市首个社会组织应急物资储备库和资源调度中心,便于社会力量在重大公共突发事件发生时,危难之处显身手。可以想见,未来这批家国的“守望者”,无论是面临风险挑战,还是遭遇突发危机,能随时响应号召、倾情奉献。

无惧风雨,不畏未来。放眼历史,大上海之“大”,从来靠的不是先天资源优势;上海市民文明自律、友爱友善、奋发进取的精气神,早已融汇成强大的城市“基因”。历经疫情磨砺,这座英雄的城市还将演绎更多温暖动人的故事、创造更加生机勃发的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