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近日,多个媒体报道,国内最早的一批新造车企之一——奇点汽车拖欠员工、供应商工资多时,频遭起诉。智车优行北京分公司在近日被强制破产重整。

这一消息发出,引发了行业巨震,奇点汽车作为曾经的新能源“国产特斯拉”曾经备受关注,早在吉利、比亚迪都入局新能源时期,奇点汽车就着力开始布局新能源市场。

并曾经一度碾压小鹏、蔚来等汽车生产厂家。

但如今的奇点,则是在烧光了170亿人民币之后彻底倒下,十分可惜。那么,奇点汽车为什么会突然倒塌?

沈海寅:PPT造车第一人

沈海寅从小就是一个敢做敢想的人,学习成绩优异、人缘好,是老师同学们眼中的红人。1988年,他更是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了上海交大。

在学校期间,他创作了很多十分有创意的科学作品,深受学校里师生们的喜爱。毕业之后,他还曾到上海航天局任职,之后出来自己打拼。

在日本创立过三个公司,有着丰富的商业经验。最终,他选择回到了祖国入职360,那时候的360还很火。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沈海寅凭借着自己出色的能力和天马行空的想法,很快就干到了360执行副总裁的位置,创始人周鸿祎对他也十分认可。

不过,沈海寅的“野心”似乎不局限于此,他深入研究国家政策,敏锐地察觉到了新能源市场。

他做梦也想造一辆属于自己的新能源汽车。于是他把自己的想法和周鸿祎进行了汇报。

可是,在一番精彩的演讲过后,周鸿祎先是称赞了他的想法,但随后却拒绝了他想要造车的想法,理由是360公司的主营业务和汽车实在是差的太多了。

被拒绝之后,沈海寅并没有放弃。他干脆放弃了360副总裁的高薪,出来创业自己干。

周鸿祎也劝过他很多次,不过,沈海寅还是坚持自己的想法。

于是,周鸿祎只得放手这名爱将出去单打独斗。从360离开之后,沈海寅迅速创立了“奇点汽车”。

公司创立初期,他经常寻找各种机会到全国各地进行巡回演讲,在他的演讲中,经常会出现这样一句话“造一辆好车,是一个男人的终极梦想,现在是付诸行动的时刻了。”

不过,那个时候正是新能源汽车刚刚兴起的时候,中国消费者对于新能源汽车的认知还不是很强,甚至有些抵触。

而此时吉利和比亚迪两大厂商也纷纷入局新能源,奇点汽车在流量圈中更加不占优势。

沈海寅苦思冥想,他决定要参照成功的新能源汽车案例。于是他来到了美国特斯拉的工厂,在他尝试了特斯拉的性能之后,让他为之震撼。

他不禁感叹:“竟然会有性能这么棒的电力汽车!”于是,他回国之后就对公司内部的人员召开大会,表示要以特斯拉为模板,打造出一款“中国特斯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但是,新能源汽车的生产设计,远比他想象的要“烧钱”得多。

于是他想到了吸引投资的办法,他不断学习取经,学习了当时知名的贾跃亭,并创造除了“PPT造车”的全新概念。

在各种演讲和发布会中,用独特新颖的PPT为消费者和投资人不断创造梦想,由于那个时候不少人对新能源的概念很浅,导致他们看完沈海寅的PPT之后都为之一振。

而曾经在360当中,沈海寅也算是一个元老,在业界有着很高的名气,凭借着自己深厚的底子和不断创新的PPT,让他赢得了不少投资人的青睐。

在成功获得了两轮融资之后,他宣布正式开展奇点汽车的研发工作,同时他在演讲中还为奇点汽车植入了很多互联网+的概念,让投资者浮想翩翩。

投资人在听完他的演讲之后,认为这是一款次世代的产品,十分值得关注。

不过,当时蔚来、小鹏等品牌也开始逐渐崛起,奇点所面临的竞争对手也很强大,中国的新能源汽车正呈现“群雄割据”之势,奇点要想突围必须要花费一点功夫。

于是,沈海寅拿出了杀手锏,他在产品创立的发布会上大声宣布,要用互联网思维,创立中国特斯拉。

这一举动惊动了在场所有人,在当时,特斯拉已经是世界顶级的新能源品牌,如果真的创造出对标特斯拉的产品,那必定不会差。

在当时,宣扬梦想成为了沈海寅的绝技。他还提出了“下放豪车配置”的概念,吸引了一大批消费者的关注。

什么是“下放豪车配置”?简单来说就是用低价买到拥有豪华配置的汽车。

沈海寅还在演讲中表示,这样的高配汽车,价格绝不会超过30万。

沈海寅在制造奇点汽车的时候,十分信仰小米总裁雷军提出的那套“用增值服务来赚钱”的模式。

一般来讲,汽车都有车贷,车贷还清之后便一拍两散。但奇点汽车则应用了低价购车,后续增值服务的模式,也就是说通过汽车的后续增值服务。

让消费者不断买单,这也是一种变相的营销手段,而这种营销手段在当时也十分被追捧。

在沈海寅的不断演讲和制造梦想中,2014-2019年,奇点公司总共融资规模超过了170亿元。

新能源烧钱的问题已经不再是问题,沈海寅承诺,在年内要量产一部分奇点汽车并交付给消费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实力打脸:量产计划宣告“流产”

2017年,以IS6为代号的第一款奇点汽车终于被官宣,沈海寅在汽车尾部增加了一个十分有质感的LED屏幕,因为这样会显得和其它车相比更加有个性,但实则没什么用。

无论是公司创立时间节点,还是发布时间节点,IS6都比未来的ES8上市时间预计要早8个月,是非常有优势的。

但IS6并没有如期发售,给消费者和投资人泼了一头冷水。

时间来到了2018年,沈海寅一直在给大家持续承诺IS6会按期上市,最终确定的时间来到了2019年春节。

不过,现实再一次让大家失望,由于沈海寅的奇点汽车有设计能力却没有生产能力,于是公司把大部分的时间用在了招标找代工的环节。

2019年春节期间,其它厂家的第二代新能源车宣布发布,而IS6依旧没有动静,让大家失望至极。

早在2016年,奇点就和安徽铜陵政府达成了合作,那一年,奇点获得了6亿美元的融资,并和铜陵政府达成约定,在当地投资80亿元建设工厂,产能达到年产20万辆汽车。

除此之外,苏州和湖南政府也宣布和奇点进行合作。在这三个地方,奇点都官宣要建设工厂或者是研究中心。

但是,最后非常离谱的是,这三个国内工厂压根没有建成,要么中途夭折,要么就是区域更换领导,项目停滞。沈海寅十分无奈,只能跟用户继续“画饼”。

不过,一次又一次地失望之后,投资者和消费者似乎也反应过来,觉得这个项目是不是不是那么靠谱?

甚至有人爆料称是因为资金不到位所以项目一直做不起来,就连沈海寅自己到最后站在台上持续演讲的时候都在冒冷汗。

2019年下半年,奇点再也没有获得过新的融资,此前的170亿也基本烧光。

濒临破产、员工讨薪、登上网络热搜

2020年之后,大家似乎都翻过这个闷儿,造车非常烧钱。当年,小鹏、蔚来、理想三大新能源品牌已经全面脱颖而出。

而奇点却连一辆车都没生产出来,而手里的资金也逐渐亏空,已经接近破产,甚至员工的工资也拖欠了很久没有发。

但是和奇点一样,大多数公司只有设计能力没有生产能力,于是只能把生产理念停留在“PPT”阶段。

此时的沈海寅依旧在全国各地进行着巡回演讲,期待能够再吸引一次融资,但此时的投资者和消费者们也已经认清了形式,不少人看不懂沈海寅的行为。

明明已经这样了,为什么还要坚持?

沈海寅表示,这是自己的梦想,同时新能源行业也是目前国家重点扶植的行业,近年来总的扶植金额超过了3000亿元。

这直接导致了一些投机倒把的概念股十分猖獗,吉利汽车集团董事长李书福曾经说道:“互联网公司造车就是忽悠老百姓!”

而奇点汽车的营销方式仅仅停留在概念,改用户和投资者不断画饼,甚至是同行的理想、蔚来等老总们都看不下去了。

理想汽车的总经理李想就曾经表示,沈海寅的演讲完全是骗钱的手段,逻辑也十分不正确。

他说道:“一台车的成本相当于数百台小米手机,但最终只赚取一台手机的钱,纯属是有病。”

小鹏汽车的创始人何小鹏也表示,造车比互联网难太多,不是仅仅靠概念,而是要真正做出惠民的东西,让消费者感受到福利。

但是,新能源汽车确实是太烧钱了,这一点不得不承认。

公开信息显示,从去年开始,奇点汽车就已经开始拖欠员工工资高达一年半之久,有一部分老员工的工资甚至累计拖欠超过了15万元,不少人要养家糊口,无奈选择了劳动仲裁。

不少媒体对此进行了采访,内部的员工表示:“现在已经不是曾经的奇点了,之前沈海寅把理想刻画得很好,我还是很看好奇点,甚至我还会邀请身边的朋友来一起上班,但如今我再也不会推荐人来上班了,我觉得这也是误人子弟。”

奇点汽车的母公司智车优行无奈申请了破产重组,在今年被北京市朝阳区人民法院正式受理。

目前的奇点汽车缺乏新的融资,老的资金链宣告断裂,再经营下去已经很困难了,沈海寅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他何曾不想给员工发工资?

但他没想到的是,互联网和造车这样的实业差距太大。互联网是吃到了时代的红利,但造车业却早就存在。

虽然新能源是新兴行业,但实业就是要实干才能出成效,不能仅仅停留在概念上。当然,国内的华为目前也受到这样“有设计能力没生产能力”的困境。

但毕竟,华为是龙头企业,家底也厚,奇点则不是。作为一个刚刚出生的“婴儿”品牌,必须实打实做产品,赢得消费者认可,方能持续生存。

奇点汽车,我们不得不承认这曾经是沈海寅一副好牌,可却被他自己亲手打烂,如今濒临破产,十分可惜。

参考资料:

[1]《澎湃新闻》,《欠薪、欠款、被申请破产,奇点汽车这8年》

[2]《正官新闻》,《360投资的奇点汽车被申请破产 长期拖欠员工工资》

[3]《界面新闻》,《奇点汽车拖欠中汽研64.9万测试费一审被判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