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前天晚上,打车经过温州某医院门口,看见一群大妈疯狂地敲击排队车辆的玻璃,我挺好奇她们是干什么的,于是摇下车窗仔细听一听话术,原来这些大妈都是附近的居民,这是在疯狂推销自己找好的车位

大妈跟大妈果然是不能共情的,有些大妈不分昼夜在广场跳舞扰民,有些大妈大晚上还坚持奋战在马路一线,方便过往居民,发挥自己的余热

1

要说温州人的赚钱经商头脑真不是盖的,最擅长的事情就是见缝插针

听闻过去第一代温商起家就是靠着胆子大,在大环境还不明朗的情况下,政策只是稍微放松一点

温州人嗅觉敏锐,敢想敢干,一下子就生出了八大王,这几个人在八十年代就差不多月入数万,要知道那时候的万元户,比现在百万可强多了

改开之后的三十年,温州一直是全国通往富裕的榜样城市,但是物极必反,终究在2012年停下了脚步

我来温州特意去看了这段发展史,这里跟大家聊聊温州人的智慧

2

温州的地理环境看来,自然禀赋比较一般,山多、水多、平原少,这些都是阻碍经济发展因素,优势的是沿海、人口基数庞大

又因为靠近台海、地形复杂等问题使得温州成为一座并不适合投资的城市

但是温州靠着唯一的两个优势,愣是发展了起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改开以后,我们的轻工业相对落后,国内的商品市场还在战战兢兢之中

温州人迈着自己的两条腿,走出了群山,去往上海、北京、广州,足迹遍及全国,用脚步探索出了温州人的全国市场

3

那时候的商业模式主要是实物商品市场,工厂生产、中间销售、再到终端消费者

但是因为过去的体制,生产什么都是厂长说了算,使得工厂和消费端脱节,很多厂子的效益非常差

而温州人最擅长的就是前面说的黄牛,由他们去起这个连接作用

发展路径一般是先帮工厂销售产品,再到帮助这些厂设计产品,最后自己出来单干

温州模式实际上就是我国改开以来的发展缩影,只不过他们是从中间商销售开始干起

当有了资本之后,温州迅速走上了轻工业生产的道路,向全国乃至海外输送物美价廉的商品

温州就这样一步一步走在了全国发展前列

4

二十一世纪的前十年,温州人做生意的心思一如既往的活跃,但是温州模式已经开始走下坡路

因为工业社会的发展规律,必然要向上发展,没有哪个轻工业模式可以一劳永逸

因为如果你不能向上发展,竞争对手、产业运营成本,也会逼着你发展

对于温州来说,自己在轻工业上竞争不过江苏省的城市,他们是平原大省,又北靠劳动力大省,南接上海资金和技术

甚至自己的拳头产业鞋业,也让福建压了一头,毕竟人家也是著名的台商投资大省,所以摆在温州面前的必然是产业升级

5

但是这次转型没能完成,可能跟温州的发展模式有关

温州实际上是靠民间小农自发形成的小商品、小作坊的轻工业模式,资金非常分散,难以转入规模化

再加上温州模式其实是一种走出去模式,轻工业利润低就需要廉价劳动力,又因为建厂成本低,于是温州人很容易把厂搬走,都开到了消费市场和劳动力大省

我们都知道人是城市中最活跃的因素,城市发展的核心在人,温州人不断走出去,为全国建设做出了巨大贡献,这就注定了温州母体最终走向平庸

这种模式就像葵花宝典,初期很厉害,温州人都在外面赚钱,搬回温州,后面就成了外面赚钱,外面投资,因为外面的环境更好,温州也就年轻人越来越少,慢慢成了老龄化

6

有时候我在想如果温州不是因为全民炒房,把房价搞崩盘了,现在会不会依旧如日中天

斯以为,温州即使没有房价崩盘,依旧会走到今天这一步

城市的形态和发展是由经济基础所决定,依靠轻工业这样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只能富裕城市少数人

一座城市的力量离不开这座城市的中坚力量,也就是中产阶级,中产稳定,这座城市的消费力才有保障

而发展中产就需要企业摆脱血汗工厂,发展高附加值产业,打造高科技、奢侈品等产品

有了实力强大的基础产业,城市的整体消费和活力也会有质的跃升,也会让更多的人受益

温州的未来还是光明的,只是需要下一次弯道超车,这一次会是什么时候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