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北京民生官方微博发布了一则老科学家蜗居13平米筒子楼的新闻,一时间冲上热搜,引发网友热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北京科源社区位于海淀区北四环西路和中关村北一街交叉口,建成于上世纪50年代,为中国科学院分配给职工的住房。这里曾“藏龙卧虎”,住着钱学森、钱三强等知名科学家。然而,时过境迁,现在这里破烂不堪,房屋墙皮脱落,电线老化,楼道狭窄,光线暗淡,肮脏拥挤……这些问题一直困扰着在此居住的居民。

记者走进房间发现,屋内采光不佳,只有一个灯泡勉强照明,由于空间有限,屋内堆满了杂物,只有角落可以勉强放下一张单人床,段老先生和爱人就睡在这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段元星老人是第五届全国政协委员,曾在中科院国家天文台工作。1975年段元星曾用肉眼观测的方式发现了一颗新星,被中国科学院破格录取为北京天文台研究生。

他的故事曾被写成报告文学《探索星空奥秘的年轻人》,入选初中语文课本。然而,这位退休的天文工作者,如今却和爱人住在中关村科源社区16号楼一间不到14平方米的小屋里。

据北京民声微博报道,这样的情况在科源社区并非个例,科源社区住户万女士说:“我是中国科学院的研究员,我从1978年毕业以后就在这块住,在这科学院干了一辈子活了,一辈子了,我没有自己的空间,和别人抢厕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科源社区大约有五千多户居民,涉及承租公房、房改房、商品房等多种产权形式。除了大产权单位中科院外,还存在公交集团、北京大学、卫星制造厂等十多家产权单位。2014年,海淀区就曾和中国科学院签订了战略合作框架协议,计划启动包括科源社区在内的中关村东区的整体改造。根据协议,海淀区和中国科学院将联手对辖区老旧楼房进行改造,但至今无人问津。 居民万女士说: “大家反映了若干次,科学院索性就理都不理你。 ”

中关村街道办城市管理办公室工作人员刘女士说:“已经多次向产权单位反映过科源社区居民的旧改需求,产权单位标识要上报国家机关事务管理局审批。”而产权单位中科院行政管理局工作人员表示,行管局专门成立了负责科源社区旧改的项目办公室跟进此事。随后记者多次拨打资产处工作人员提供的改造项目办公室的电话,却一直无人接听。

据记者了解,这片已有近70年历史的老楼,除了13到15号楼作为第一批北京历史建筑进行过翻修外,其他楼栋从来没有进行过改造,墙体破损发霉、卫生情况堪忧,楼内漏水时有发生。

多位居民都向记者表示,这些老楼早已达到使用上限,简单的修缮已经于事无补,大家都盼着生活环境能得到彻底改善。

一个简单的工作,多个部门毫不作为,互相推卸责任。结局就是,老科学家们逐渐被社会遗忘,在滥臭的房间里绝望的度过自己的余生。

对比之下,“彩虹夫妇”直播一场就卖2个亿,然后跟用户说收入太低只有400万;网红主播薇娅两年半赚57亿,逃税13亿;人气主播"惠子"一天收入22万元,这些依靠时代红利轻松赚到普通人几辈子都赚不到的钱。对于网红,人们趋之若鹜,众人追捧,而兢兢业业为国家真正做过贡献的科学家被遗忘在时代角落,住着破败不堪、脏乱拥挤的筒子楼里无人问津。

我们的经济高速发展,人民的收入显著提高,这一切都是站在老一辈科学家的科研成果上发展起来的。是他们的辛勤付出和艰苦奋斗,才为改革开放奠定了厚重的基础,才为富国强兵打好了地基。

不能把老一辈科学家遗弃在暗不见光的角落里,任他们自生自灭,更不能让他们住在13平米的老破小里,度完余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来源 |北京民声等综合

编辑 |尹莎

抖音号:meilihanzhong

新浪微博:美丽汉中网

广告投放:13991612309

声明:本号所刊文图仅供分享之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文图若侵权,请及时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