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阅读此文之前,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与分享,又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前言

山西省五台县永安村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小山村,但在1937年9月16日,这里却迎来一位不同寻常的“游子”。

那是一个平静的午后,两位年老的妇女在门口期盼了许久,终于迎来了她们要等的人,这个人是她们的侄儿,也是大名鼎鼎的徐向前。

妇女们早就听说自己的侄儿在八路军做了大官,以为这次他是衣锦还乡,会很有排场,却没想到来的人是一个穿着普普通通灰色军装的中年人,身边只带了一个警卫员。

等徐向前上前,两位姑姑紧紧拉住了他的手,唤着他的小名:“银存,你可回来了,我们有十几年没见过你了。”

徐向前回到久别的故乡,也十分激动:“我出去这么多年,只为搞革命,实在是抽不开身,等革命胜利了,我一定会多回家看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9月的五台山区已是深秋时节,天气早已开始转凉,两位姑姑看徐向前穿着的还是一身单衣军装,心疼地说道:

“你这当大官的,穿得还不如老百姓暖和啊!穿得这么少怎么过冬,我们给你做一套棉衣棉裤吧?”

见长辈对自己如此关心,徐向前不忍让她们过度操劳,说道:

“我是八路军的干部,八路军讲究上下一致,不搞特殊化,全军上下好几万人,只有我一个人穿得好怎么行呢?”

徐向前就是这样一位优秀的革命者,他为了中国革命事业抛家舍业,在外奔波,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可当时抗日战争激战正酣,按理来说他是没有时间回家探亲的,为何却有了这次的行程呢?

第一次回乡、前后只住了10天

徐氏在当地是大姓,可到了他祖父一代却家道中落,不过徐家家风良好,虽然家中条件艰苦,却坚持让子女读书,因此徐向前从小便受到了良好的教育。

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18岁的徐向前受到很大触动,从此开始接触进步思想。他在课余阅读大量书籍,了解到马克思主义,从此与革命事业结下了不解之缘。

毕业后,徐向前曾在阳曲县和五台县河边村担任小学教师,在校期间向学生宣传爱国主义、反封建思想。

由于徐向前经受过新民主主义思想的熏陶,和腐朽的旧政府理念相距甚远,逐渐对现状产生了不满。

为了探索救国之道,徐向前毅然辞去了工作,南下广州报考黄埔军校。

在这期间,徐向前为了表明自己的志向,还将自己的原名徐象谦改为“徐向前”,取永远向前之意,这也是他一生的写照。

作为黄埔一期学生,徐向前资历很高,又加入了孙中山先生的卫队,前途可谓是不可限量。

然而,在1927年国民党发动的四一二反革命政变,令徐向前大失所望,于是他来到武汉,通过当年在黄埔军校校友的介绍,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从此以后,这位伟大的革命家,便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终生。也是从那以后,徐向前为了革命工作夙兴夜寐,驰骋疆场,却超过十年没有回过家。

上一次徐向前返乡,还是在1926年“中山舰事件”发生时,距离他第二次返乡已经过去了整整11年。

那时,大失所望的徐向前毅然退出国民革命军,却遭到国民党反动派的打击,曾经回家避难10天后,便决心加入共产党,于是再次离家去寻求党组织了。

之后他来到鄂豫皖苏区,创建了中国工农红军第四方面军,随后长期和反动军队作战,再没有时间回乡探望了。

不过到了1937年,随着革命形势的变化,却意外地给了徐向前一个回家的机会...

十余年后再次踏上返乡之路

1936年“西安事变”爆发后,蒋介石被迫进行抗日,第二次国共合作展开。

1937年7月,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在工农红军被改编为八路军后,徐向前又被任命为八路军129师的副师长。大敌当前,军务繁忙,他更没时间回老家探亲了。

直到8月底,为了维护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中共中央决定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

哪怕是军阀,只要对方愿意抗日,就要积极争取到身边来,而距离陕北革命根据地最近的就是山西军阀阎锡山了。

山西省是抗日战争的主要战场,在这里打击日本帝国主义,需要阎锡山的配合。

因此周恩来和彭德怀奉命去和这位“山西王”进行谈判,而按照中央的决定,徐向前也在谈判的队伍中。

本来徐向前是一名武将,很少参与外交方面的事务,之所以会让他一同前往,则是因为他和阎锡山有着很深的渊源。

徐向前之前读的是山西国民师范,当时阎锡山为了兴办教育,也是为了搜罗人才,个人斥巨资创办了这所学校。

首批招收的是两年学制的短期速成学员,一共收了一千五百人,而徐向前就在此列。

果不其然,加入谈判队伍后,我党和阎锡山的沟通,因有了这个纽带关系后变得更加轻松了,会谈氛围也十分融洽。

在会谈结束后,周恩来突然想起一件事,对徐向前说道:

“我记得你的家乡就在五台山吧?离这里很近啊,听说你十多年没回去了,你应该回家看看。”

然而,徐向前却陷入了沉默,他何尝不想回家?可是这次自己出来是为了公干。

周恩来看徐向前不说话,稍一思考便明白了他心中的顾虑,于是劝道:

“回家其实也是工作的一种,我们开展抗日根据地要扎根于农村,你回家探访也可以扩大我们的影响力,这对以后开展游击战争是有好处的。”

一旁的彭德怀也说道:

“你和家人分别这么多年,这次近在眼前,于情于理都应该回去看看,我们虽然搞革命工作,但也得讲人情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经他们这一劝,深受感动的徐向前才踏上了回乡之路。

第二次回乡、与家人仅小聚3天

1937年9月16日,在距离中秋节还有3天的时候,徐向前便早早出发回家探亲了。

他的家乡永安村在山区,道路崎岖难行,汽车只能开到东冶镇,他就只能带着警卫员步行前进。

走在蜿蜒的山路上,徐向前触景生情,他回忆着自己年轻时候在家乡生活的一幕幕,对故乡的渴望更深了。

就这样走了半天时间,徐向前终于回到了阔别十一年的家乡。在家门口见到了两位姑姑后,徐向前便在她们的带领下进了院子。

一进院门,徐向前便看到一位步履蹒跚的老人,那个背影他再熟悉不过了,正是自己的父亲。

徐向前连忙走上前去搀扶着父亲,轻轻地用方言叫道:“大大(爸爸),我回来了。”

老人转回头来,用诧异的目光看着面前的两个军人,一时还没认出来。不过徐向前马上表明了自己的身份:“大大,我是象谦啊。”

听到这个熟悉的名字,老人顿时泪流满面,这十多年来他日思夜想,就盼着见儿子一面,没想到儿子离家太久变化过大,他都认不出来了。

看着父亲苍老的样子,两位姑姑两鬓斑白的碎发,徐向前一阵心酸。

为了革命,自己常年在外不能尽孝,却忘了岁月的侵蚀、家人的渐渐老去。

徐向前将父亲搀扶进屋里,问道:“我娘呢?”

一听儿子问起这事,老人的神色顿时变得落寞,他低声说道:

“你娘三年前就过世了,听说那时候你们队伍忙着转移,就没敢告诉你,怕耽误了你的大事。”

这个噩耗如同晴天霹雳一般,将徐向前回家的喜悦之情彻底冲散了。

他的眼眶顿时泛红,内心不断责问自己是何等不孝,竟连母亲的最后一面都没有见到。这也成为了他一生的遗憾。

之后,徐向前和父亲一起去给母亲扫了墓,这才稍稍缓解了他的悲痛之情。

等再次回到家里后,这里已经聚集了很多人,他们都是听说徐向前回来的消息后赶来的,院子里和屋里顿时变得热闹起来。

亲人和朋友们看到徐向前衣着朴素,都很惊讶,经他解释后,才知道共产党的干部都是这样,不讲吃穿不讲排场,一切只为人民服务,让大家倍感佩服。

徐向前一边和亲人朋友们叙旧,同时也没忘了自己此行的另一个目的,那就是推广共产主义思想以及进行抗日宣传。

当时日本帝国主义已经发动了全面侵华战争,华北和华东广大地区沦陷在日寇的铁蹄之下,消息传到山西后,乡亲们都担心日本鬼子会打过来,大家将成为亡国奴。

听到他们的疑虑,徐向前坚定地说道:

“中国决不会灭亡,毛主席说过,抗日战争一场持久战,日本帝国主义虽然貌似强大,但支撑不了长期战争,只要全国人民团结一致,齐心协力抵抗日本侵略者,最后的胜利就一定属于中国。”

听到徐向前慷慨激昂的陈词,乡亲们也颇受鼓舞,他的两个外甥郭富安和赵胜希当即表示,要跟着舅舅去参加八路军,上前线打日本鬼子。

看到孩子们这么有革命觉悟,徐向前虽然很高兴,但心中也有一丝担忧:

他们才十五六岁的年纪,这么小就上战场,如果有了什么意外,自己实在没法跟家人交代。

没想到,徐向前的两个姐姐却给他吃了一颗定心丸:

“象谦,你不用担心我们,我们不用照顾,让孩子们跟着你去抗日吧,为国家出力是好事。”

听了这话,徐向前大受感动,这不仅是亲人和朋友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同时也源自百姓们对八路军的信任。

第二天,也就是9月17日,徐向前和担任中共东冶中心区委负责人的朱效成商议,在东冶镇为当地各界人士做一场宣讲报告,以传播抗日救国思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场报告,最终在东冶镇沱阳学堂召开,社会各界人士闻讯踊跃参与,会场坐得满满当当。

报告开始了,徐向前大步走上讲台,慷慨激昂地说道:

“抗日救亡是整个中华民族的事,光靠一支军队或者一个党派是远远不够的,需要全国人民齐心协力。我们五台山区的人民一定要充分动员起来,投入到抗日救国的洪流中来。”

这场演讲整整持续了两个小时,演讲结束后,台下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

这次活动大大坚定了当地百姓们对抗日救国的信心和决心,演讲刚刚结束,就有几十名青年围过来要求加入革命队伍。

见此情景的徐向前倍感分欣慰,群众们如此踊跃报名,又哪愁抗战不胜呢?

可天下终究没有不散的筵席,此时的抗日战争进入到了紧要关头之际,徐向前需要尽快回到部队处理军务,没有太多时间与亲人们说说话。

所以只在家中住了3天后,便匆匆准备离乡了。

就在临行前一天晚上,徐向前和父亲进行了一次谈话。

其实,徐向前的父亲并不是一位普通的老农,他读过不少书,而且还考取过前清的秀才,是个很有文化的人。

徐父对新鲜事物的还是比较能接受的,听说儿子加入了共产党后,他也一直通过报纸关心国事政事。而经过父亲的一番介绍,徐向前才逐渐了解这些年来家里发生的事。

由于徐向前是共产党高级干部,这些年蒋介石曾经两次派人来徐向前家里,不过好在他们并未骚扰老人,只是询问徐向前的下落。

相比起来,阎锡山要好一些,虽然蒋介石为这件事特意嘱咐过他,但是阎锡山念着同乡情和师生情,从没有派人来过。

之后父子俩又聊到革命工作,徐父也对徐向前的工作表示万分的支持。

看到父亲这么理解自己,徐向前倍感欣慰,有了信任自己的组织和人民,又有着这样深明大义的家人,自己有什么理由不为革命事业奋斗终身呢?

第二天离别的时候,徐父把他一直送到了村口,看着已年过古稀的父亲,徐向前眼中含泪,他虽然不舍,但却必须要离开,他上前紧紧握住父亲的手说道:

“大大,您快回去吧,以后我一定还会回来的。”

十天后,徐向前又一次趁着战斗的间隙回了一趟家,那是他最后一次见到自己的父亲。

很快日寇占领了这片地区,作为八路军主要干部的父亲,徐父遭到日伪军的重点搜捕。

为了避难他躲到山上的一座小庙了,靠家人接济些吃食度日,最后就在那座小庙病逝了。

重新投入革命工作

离开家乡后,徐向前始终没有忘记父老乡亲们对自己的期待,为了回报他们,徐向前只有继续艰苦奋战,争取尽早解放山西,让乡亲们过上好日子。

他在三晋大地上屡立奇功,以这种方式报答了养育他的土地和人民。

抗日战争胜利结束后,国民党反动派阴谋挑起内战,而阎锡山也暴露了反动军阀的本性,准备对解放区发动进攻。

虽然阎锡山当年和徐向前有一段师生关系,但他和人民为敌,徐向前也没办法再念及旧情了。

经过一系列战斗,阎锡山的精锐部队十余万人被歼灭,这让他仰天长叹:

“我阎百川白活了六十多岁,到头来竟被这个邻村的晚辈后生徐向前,逼到这个地步!”

1949年初,龟缩到太原许久不敢露头的阎锡山,感到国民党大势已去,于是乘飞机出逃,徐向前终于胜利解放了山西省,完成了当初他对父老乡亲们的誓言。

而他的两个姐姐听说弟弟飞黄腾达了,就来太原看他,想让他补贴一下家里。

其实两个姐姐早就知道共产党是清廉的队伍,不可能以权谋私,她们也没指望要多少钱,只是想从收缴的敌人物资中拿些旧家具回去。

看着两个姐姐,徐向前心中生出一股愧疚,当年他们的儿子跟着自己参加了八路军,后来却战死沙场,自己确实对不住家人。

可是组织有规定,一切物资都是公家的,怎么可以私人进行分配呢?徐向前还是断然拒绝了她们。

他解释道:“你们别看我是司令,其实和普通战士没什么区别,都是穷光蛋,那些东西是公家的而不是我个人的,我不能随意分配啊。”

之后徐向前又邀请她们在司令部住两天,看看共产党的干部都是什么作风,那样就都明白了。

两个姐姐本以为徐向前六亲不认,还有些不满,结果却发现共产党的队伍真是不拿群众一针一线,这才心服口服地回去了。

建国以后,徐向前依然保持着这样大公无私的作风。

1978年到1980年,徐向前担任国务院副总理兼国防部长,他老家的人也多次写信求他办事,比如想买台拖拉机,或者帮着安排工作等等,可徐向前都予以拒绝。

后来,五台县政府提出要政府出资帮他修缮故居,徐向前同样没有答应。

他在接见来北京拜访他的家乡政府工作人员时表示:

“现在革命虽然胜利了,但是你们不能松懈,因为以后经济工作将是重中之重,五台山是一片好地方,你们要发展好优势农业,带领群众脱贫致富。”

徐向前始终关心着家乡人民的生活,但涉及到自己的家人朋友,他却从不为他们行一点方便,这让山西父老对徐向前元帅极为爱戴,热情地称他为“布衣元帅”。

结语

1990年9月21日,徐向前与世长辞,享年89岁。

在临终之际,他只有一个要求,就是将自己的部分骨灰撒在家乡,剩下的则撒在自己战斗过的大巴山、河西走廊以及大别山等地方。

徐向前元帅为祖国和人民奋斗一生,自己却非常节俭朴素,他不愿为自己的丧事大操大办,身后不搞遗体告别,不开追悼会,反而要和祖国的壮丽河山同在,与人民同在。

战争年代他自己缝补衣服,还会织毛衣。曾自己动手织了件毛背心,一穿就是30年,最后成了徐家压箱底的宝物,在他去世后,这件毛背心才捐给了博物馆。

他对自己和家人严格要求,家门家风也是清正廉洁。

正是有了他这样的好干部,中国共产党才能一步步壮大起来,成为解放人民的希望,也难怪家乡的人们会对他如此尊敬。

如今,徐向前元帅已经逝世32年了,但他的精神犹在,仍然在激励着一代又一代后辈继续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