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年以来,新能源车和油车的更迭速度之快,让人瞠目结舌,尤其是在网约车领域。

大街上呼啸而过的高德打车、阳光出行、一喂顺风车等牌子,后面大多都戴着一个小绿牌,久而久之,在人们的心目中,新能源车就成了网约车的首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不得不说,新能源车发展到现在,技术已经很成熟了,续航能力、充电桩等,活跃在一二线的网约车司机们从不担心没电的情况。

然而,就算是这么成熟的行业,也有部分司机不幸踏进了公司和平台联手挖就的坑里。

一、虚假续航

但凡是选择购买或者是租赁新能源车的人,最注重的就是续航的问题。网约车司机更是如此,因此,很多租赁公司和平台,针对网约车司机的这一心理特点,钻了不少空子。

个月7月1日,长沙的李师傅和某租车公司签订了租车合同,以3850元的价格租下了一辆欧拉跑网约车。

李师傅想的很美好,现在行情不好,每个月只要把自己的租金和电费赚出来了,就算是成功了。

但是天不遂人愿,在实际使用的过程中,李师傅发现每天用车12小时,有6小时都是在充电,这跟工作人员说的1小时就能充电80%的情况,完全不相符。

二、成本高昂

虚假续航带来的是成本的飙升,还有利润空间的无限压缩。

充电桩的充电计费是按时间来的,不是按里程和续航来的,每天跑车也就五六个小时,赚的一百多块钱,基本都要给交电费了。利润丁点没有,还得自己倒贴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租车公司给出的答复是因为夏天天气热,对车辆进行了充电限流处理,等天气凉快了就好了。

虽然这个说法不无道理,但是对网约车司机来说,时间就是钱,这一个月的损失可能都上万了。

三、源源不断的韭菜

今年人人都在唱衰网约车司机,但是人人又都想成为网约车司机。滴滴、滴答出行、一喂顺风车等平台深谙司机的心理,因此他们从来没有担心过自己会有运力问题。

前几天曝出的广州市上半年3000网约车司机退行的消息,让很多同行“振奋”了一把,竞争者少了,他们到手的单子就多了。

但是,老的一茬韭菜退场了,新的一波就来了,李师傅就是个例子。这源源不断的“韭菜”,你能扛得住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