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抢人大战”中,学历向来是引才的“隐形门槛”。日前,上海、浙江相继更新落户政策。上海放出大招,该市高校应届硕士毕业生无须评分,可直接落户;杭州则宣布,本科、研究生毕业两年内,可先落户后就业。

这并不意外。每个城市都希望能尽可能多地吸引优秀人才,而学历是最直接的一种。不过很快,这种落户方式或将成为历史。

上月发布的《“十四五”新型城镇化实施方案》明确,放开放宽除个别超大城市外的落户限制,试行以经常居住地登记户口制度。

“全国户籍制度的统一已在眼前。”人口经济学家、中国人民大学应用经济学院区域与城市经济研究所教授张耀军表示,上述方案进一步缩小了地方政府的自主空间,可以预见的是,“学历落户”一定会被淡化甚至停止。

不仅如此。在张耀军看来,户籍不应成为一道人口分配的数学题。他强调,未来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不应该再有学历限制等的存在,“社会公平指向一体化,城乡、城市,甚至是区域、城市群之间的边界,将会逐渐消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张耀军

“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

一定会淡化“学历落户”

红星新闻:户籍制度改革并不是新鲜词汇。这一次有何不同?结合当下实际,它有何新内涵?

张耀军:事实上,我国的户籍制度一直在慢慢放开。2014年,《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提出的口径是“严格控制城区人口500万以上的特大城市人口规模”。但到了2018年,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城区常住人口100万以下)就开始全面放开落户限制,2019年又扩大至Ⅱ型大城市,即城区常住人口100万至300万的城市。

这一次,看似“300万”的尺度不变,但制度的统一性有了明显提升,一些细节越来越不含糊。比如过去最常见的“学历落户”,是典型的城市自主性政策,引发了很多关注和争议。但今年的方案提出,超大特大城市要精简积分项目,并确保社会保险缴纳年限和居住年限分数占主要比例——注意,这一定程度缩减了政府自主的政策空间,反过来,推动了全国户籍制度的统一。

当然,任何改变都不会一蹴而就。必须承认,城市规模越大,分工越细,服务更完善,创新能力、医疗教育等资源水平更高,对人的吸引力也更强。所以这一次,户籍政策仍然为500万以上的超大城市“留白”。这种宽泛的条件可以给地方探索改革留下空间。

但这种空间一定是有限度的。因为城市发展的历程与经验告诉我们,没有人口更新的城市缺乏活力,一定会衰落。比如近年来北上广深也有“学历落户”,但常住人口增量并未有明显提升,甚至已经出现负增长。

所以说,未来“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一定会淡化当前户籍制度的最大门槛——学历限制。这意味着,当前城乡、城市,甚至是区域、城市群之间的边界会逐渐消失。当然,这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资料图片 图据图虫创意

红星新闻:为什么会从“学历落户”开始?

张耀军:“学历落户”在业界一直存在争议。有人认为,学历是人的属性之一,居民受教育程度可以直接提升城市素质。当然,必须承认学历存在一定重要性,具体到个人,高学历可以带来就业优势,甚至还会影响工作、生活的质量。

但归根结底,学历始终是隐形门槛,会存在机会的不均等。所以,从另一个角度看,“学历落户”是不符合新型城市化“以人为核心”的原则。

如果不弱化学历门槛,低学历的人口依然无法进入城市,享受城镇化的红利。也就是说,学历是人的属性,但户籍制度不能限制某一属性。

这也是“长痛”与“短痛”的博弈。我国户籍制度是从1958年开始实施,当时百废待兴,需要设置政策门槛。但发展至今,我们追求的城乡一体和整体最优,此时城市有义务反哺乡村,大城市有责任帮扶小城市,不能再“掐尖”去尾,而要共同协调发展。

所以短期内,城市或许会面临学历“陷阱”的短痛,但长期来看,消除户籍制度改革,也可以在刺激人口流动和工作机会的同时,倒逼城市居民不断提升学历素质。

城市群发展与城镇体系合理化

双向互动、相互促进

红星新闻:为什么户籍制度要走向统一?

张耀军:户籍制度的统一,就是要形成合理化的城镇体系。

为什么?当年,户籍制度的形成,是担心过多的农村人口流入城市,不能保证全国农产品尤其是粮食的供应。更直白地说,户籍制度就是为了解决粮食安全问题,所以当年城镇化的特点,是通过户籍制度限制人口流动,即限制了城市发展。

后来,我们发现城市逐渐成为了经济发展的发动机,所以城市化越发受到重视。当然,此时的城市发展依然是受限制的,由于担心大城市的出现会带来管理成本增加等风险因素,在上世纪80~90年代实行“小城市大战略”,以发展中小城市为主。

当城市发展至今,尤其是“十三五”开始,可以看到大城市发展加速,大中小城市的城镇体系正在走向合理化,资源配置越来越走向优化。所以,这一次政策中,户籍制度的统一也围绕大中小城市协调发展,且城市群是发展重点,以城市群的形成促进城镇体系合理化,以城镇体系合理化支撑城市群发展,城市群发展与城镇体系合理化双向互动,相互促进。

红星新闻:为什么是城市群?

张耀军:户籍制度改革的思路,从过去以城市为主体,开始逐渐转变为以城市群为主体。城市群发展强调相邻城市间的内在联系,并通过这种联系合理分工,达到整体最优。

中国提出打造19大城市群,目前这19个城市群拥有全国75%的人口、88%的GDP,但国土面积只占总面积的25%,说明城市群发展的集约性,因此发展城市群是我国后城市化时代的关键和重点。在这一时间节点上,通过城镇化实施方案提出“一盘棋”的人口户籍制度是一种信号。

事实上,人口与GDP间存在超过10%的差距,正是城市群可以继续吸纳人口的证据。可以预测,城市群未来的人口一定是增长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成都金融城夜景 红星新闻资料图片

比如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除了成都、重庆,近几年来周边城市户籍人口数量也出现增长。这背后,是联系越来越紧密的城市形成的城市群,可以弥补单个城市的不足,提升相邻城市共同的承载能力,优化地区整体资源。

一体化,就是紧密联系、合理分工,打造城市群内部各个城市的资源配置的最大化。当前市场还没有完全、充分地成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力量,一些地方还存在着对市场分割的行政干预,城市间的体系对接的一体化程度还不高。通过改善市场配置资源的能力来破除行政力量的阻碍作用,反而能够促进一体化。

同时,积分落户制度伴随着政府配额数量,随着改革的深化,名额可以放得再宽一些,这也是此次户籍改革的重点方向。

比如一个人在城市群内的二线城市或准一线城市住了两年,到一线城市去工作,前面的两年是否可以累积到一线城市的积分。通过渐进式的改革,在城市群内部的不同城市间可以加强积分落户的一体化进程。

值得注意的是,上世纪90年代之前,户籍制度限制了农村人口的流动。到了新世纪,户与人分离的现象越来越严重,导致了今天常住人口与户籍人口共存的格局。

这一次新出台的实施方案提到,到2025年,户籍人口城镇化率与常住人口城镇化率差距明显缩小。而缩小两者差距的关键,正是城市群的形成和发展。

户籍改革的最终目标:

从户籍登记转变为户口登记

红星新闻:有人担心城市化的发展,更多农村人口迁移到城市去,长期在城市工作生活,农村是否会形成空心化?

张耀军:必须承认,一部分农村未来会形成空心化。这是乡村面临的挑战,同样也带来了机遇。

空心化是正常现象,全球各国城市化的发展历程,一定伴随着城市人口增加、农村人口减少,但这不一定直接导致乡村衰败。换句话说,乡村也即将面临大洗牌——

一类会逐渐减少人口密度,恢复其生态功能,原住民则迁往附近更宜居的县城等居民点生活。这未必是坏事。

城市的主要功能是发展社会经济,但其生态资源需求,比如煤矿、天然气、建筑材料等,仍将大部分来自乡村地带。不适合生活的乡村,可以还原其生态功能,对城乡平衡发展也是作出贡献。

成都崇州道明镇竹艺村 红星新闻记者 陶轲 摄

另一类乡村主要是指大城市周边的农村,它们往往具有高度的垄断资源,包括自然资源、文化资源,比如成都周边有名的竹艺村就是典型的案例。这类乡村有着城市不可替代的功能,包括教育、假期休闲等资源,可以吸纳一部分人继续留在乡村,使这些乡村得到可持续发展。

红星新闻:如何预测户籍制度下半场改革?

张耀军:其实这一次的实施方案中已有方向。里面提到,放开放宽除个别超大城市外的落户限制,试行以经常居住地登记户口制度。此前,“七普”数据中常住人口,就是以居住半年以上为衡量标准。

不要小看“经常居住地”,背后显现了户籍改革的最终目标:从户籍登记转变为户口登记,也就是说,最终将取消户籍,以及附着在户籍背后的医疗、教育等资源。

当然,目前超大城市还没有完全放开户籍制度。这一次在实施方案中再次明确提出来,是一个很大的进步。中央层面需要有相应的政策出台,推进地方政府进行像户籍制度改革、土地资源的配置和土地制度相应的改革,还有制定统一的标准,产业准入的负面清单等都需要中央协调地方。

户籍制度改革的最终目标就是把户籍变成一个在常住地的登记制度,通过这个登记,地方政府可以准确掌握常住人口的规模,为高效管理与高质量服务提供准确信息。

一些特大城市和超大城市长期积累的大量外来人口,由于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的供给短缺,无法实现在一夜之间就立即给所有人户籍身份,所以需要往常住地登记制度的政策方向去演变。

眼下,最容易实现的是,城市尽快根据常住人口的规模对公共服务、教育、医疗等资源来进行再配置。这也是户籍制度改革的下一个目标。

红星新闻记者 邹悦

编辑 张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