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对于1978年以前的栗乡人来说,家乡的天地是黑白的颜色,强壮的腿脚却无法摆脱这大山的束缚,人们窘困在青山绿水之间,破篓子、锈镰刀孤零零地倒在旁边,任凭那山风猛烈地吹过,辛勤劳动的一年,如那灰色的阴云,遥远而空无,少了更多生机,少了更多寄托,奔跑中,却找不到属于自己的方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978年的一声春雷,揭开了栗乡蜕变的序幕。林果生产责任制开始实行,大山开始掀开新的篇章,打开栗乡历史进程的扉页,人们用久久压抑后迸发出的火热,将生命活力苏醒的印记烙刻在责任制的篇章上。大队分林地,分果树,人们吵得不可开交,甚至仅仅是为了一棵小树、为了一分耕田,在人们的眼里,那都是收成,都是安稳,是金钱不可替代的生命财富。

1980年,省政府批准迁西县为"板栗生产基地县",更是激发了醒悟过来的栗乡人。俗话说:“靠山吃山、靠海吃海”,人们守着崇山峻岭,丰富的林果资源,而今有了政策的支持,看到了希望,触摸到了梦想,就像有了“定海神针”,终于敢大胆放开手脚,向大山进军了。

1995年,迁西县被命名为"中国板栗之乡"。随着迁西召开第一届栗花节,吸引了四方宾客赏栗花,观美景,以栗花为媒介,栗蘑节、手机摄影大赛、“千车万乘 闻香之旅”万人自驾、生态休闲旅游开发、花香果巷小镇建设等一系列活动相继展开。栗乡的风韵如窖藏千年的板栗酒,一点点的散发出小小山城独有的芳香。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2022年,板栗栽植面积75万亩、5000万株,年产值23亿元。栗花的芳香漫山遍野,如出浴的美人,洁白淳朴,“迁西板栗”也随着花香果甜而驰名中外。好多国外客商专门在板栗丰收的时候,来到千百年盛开结果的栗树下欣喜等候,等候那富含各类矿物质的板栗瓜熟蒂落。栗乡人用大山人特有的执着、朴实、坚韧,将荒山秃岭,耕耘成“金山银山”,盛装素裹的层峦叠嶂,让人们置身于“诗意山水,画境栗乡”之中,恍若世外桃源,吸引着八方来客。

潘家口、大黑汀水库,如两条绿色丝带,穿山绕岭,顺流而下,水势时而轻缓、时而湍急,鱼虾水里畅游,河水清澈甘冽,从北到南,浸润了两岸的高山、土地,滋养了两岸的人民,成为这块土地文明发展的源头活水。

绿色的巨龙、丰富的河水,也激发了“钢铁巨龙”的腾飞,津西钢铁趁势而为,充分利用栗乡蕴藏着的“黑色资源”,采用高新科技,创新炼钢技术,成为中国钢铁民营企业的典型代表,成功上市,带动了栗乡钢铁产业的腾飞,提供了上万个就业岗位,支撑起了栗乡工业发展的筋骨。

36.7亿年的麻粒古岩从山城的岩石深处生长出来,厚重了栗乡文明的历史积淀。早已铆足劲头的栗乡人,用双手耕耘出中国第一家生态农业发展模式“围山转”,并推广到全国。从此,山不再凝固,树不再凋零,水不再冰冻,果树绿植披满崇山峻岭,久违的大山焕发出了新的生机与活力,栗乡人背靠大山,找到坚实的归属感和成就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时光荏苒,岁月如梭。四十多年的变迁,栗乡早已不是过去的栗乡,栗乡却永远都是栗乡人的栗乡。他们肩负着使命和责任,踏过沟沟坎坎,闯过艰难险阻,拥有了从未有过的自信与气度。如今,在晨曦或落日的映照下,踱步滦河岸边,迎着鹅黄的细柳,于风的摇摆中沉醉,朴实而深刻,温馨而热烈。

THE END

(本文由迁西二中供稿)

文字:高永刚

图片:李少华

编辑:纪 业

编审:贠开芳

新闻热线:0315-5611257

诗意山水

画境栗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