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天垂象,现吉凶,圣人象之。”

在中国古代由于儒学的发展,天人感应的现象为世人所信奉。因此天文学就与帝王统治产生了相互印证的关系。尤其重视儒学的汉代更是其中的代表,在当时日食的出现被认作是天有异象,以此警戒世人的作用,因而得到汉代统治者广泛的关注,成为汉代帝王改身修政的警世钟。不仅如此,汉代社会中的各个阶层也都对日食等天象加以解释,所以日食现象成为汉代社会普遍关注的对象。

一、受“天人感应”思想影响,汉代帝王秉持“圣人象之”的施政观念,从日食这个特殊的天象,统治者更加重视“改身修政”

根据先前的史料记载,汉代儒家学派蓬勃发展,从而使得天人感应的现象深入人心。汉代帝王作为统治阶级,利用儒学巩固其帝位稳定,也是天人感应思想的亲身实践者和推行人。天人感应作为一种思想有着怎样具体的内容要求呢?

其实,天人感应现象出现的源头是对自然的崇拜,而这和当时生产力的水平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所谓天人感应,就是通过对天象的解读,经过人的加工之后被社会大众认知的一种现象。在汉代由于天象经常与帝王政治息息相关,所以成为了汉代帝王对政事安排的标准。

“日蚀,主行蔽明,雍塞。改身修政,乃黜不法。”

天作为自然界的一部分,自然没有人的思想特性。但在儒家思想的催化下,许多天象被赋予了不一样的文化韵味,具有了人的某种思想,如日食等庞大的异象就会造成人们内心的敬畏,从而反思自己的言行。

所以汉人认为,上天对帝王有着严格的要求,不仅要听其言,更要观其行。而对具有警示意义的天象,帝王就要反思己过,并修缮帝制,稳定朝纲。

而为了达到政通人和,百废俱兴的局面,帝王就要从自身出发,检讨自身的问题,之后便是实行新的吏治。所以汉代帝王严守“圣人象之”的施政观,“改身修政”也因此盛行,覆盖多个方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其一,修整吏治,去奸纳贤。永光四年六月,汉元帝下诏:“日有蚀之……公卿大夫其勉思天戒,慎身修永,以辅朕之不逮。”通过日食现象的出现,汉元帝警示百官,要思天之戒,慎独修身。河平元年,汉成帝:“百僚各修其职,悖任仁人,退远残贼。”

由此可见,汉代帝王通过日食现象推动了吏治的改革,明确了选人用人要以贤能作为考察要点,百官要做到各司其职,同时远离奸臣逆贼,保护朝纲之正义。

“日蚀,国君;月蚀,将相当之。”——《史记·天官书》

其二,罢免三公,以臣赎罪。汉代对天象的认识有着具体的划分形式,如根据发生时间的不同,产生了日食和月食两种不同的记载。而针对二者的不同,汉代帝王对此有着不同的解释。

如果发生了日食,则表明朝堂政事或许有所疲敝,需要修正完备。但月食的出现则表示朝堂的问题并不是帝王造成的,而是朝内的官员徇私舞弊,欺压百姓,所以上天才会降月食,以示警众人。

前元二年,汉文帝提出“天下治乱,在予一人”,意思就是天下的安定与乱象都是自己一人的功过。但他之后还提出了“唯二三执政犹吾股肱也”的作用。因为在施政后,文帝发现自己推行的政事并没有不足之处,而是在下层实行的时候出现了股肱之臣以权谋私的现象,偏离了政策的出发点。

所以,为解决此类现象的频繁出现,天象便有了阴阳之分。其后汉武帝也正是借用月食的现象来排除异己,稳固皇权地位。首当其冲的便是朝堂重臣“三公”的罢免,而多数都是将“三公”作为承受天谴的对象,简而言之就是替罪羊。

其三,帝施仁政,以惠万民。根据天象的阴阳学说,日食产生的主要原因是因为帝王暴虐无道,屠戮百姓。《后汉书》:“赋敛滋重,不顾黎民,百姓虚竭,则日蚀。”所以日食现象的出现后,汉代帝王都会广施仁政,体现其爱民如子的决心。

永始二年,汉成帝减免了因天灾而颗粒无收的农民的赋税和徭役之苦;建武二十九年,光武帝则广施恩泽,对监狱中的犯人减刑;汉明帝则命各地对鳏寡孤独者予以保护,供其体恤;汉武帝甚至亲巡各地,以察民心。

所以,汉代帝王借助对日食现象的解读,实现对仁政爱民现象的效仿,并以治国为目的,致使“改身修政”之风大盛。

二、汉代日食现象被赋予四种寓意:帝王崩殂、朝权失衡、外戚干政、自然灾害,且与政事紧密结合,与帝王统治直接挂钩

经过仔细的梳理后,不难发现汉代的史书对日食等天象的记载极为详细。《汉书》和《后汉书》中或许有所错漏,但两汉时期共出现了137次日食的现象。由此可见,汉代对日食现象是何等的重视。而这些日食现象出现的时间,恰好与汉代朝政的变化相近,所以汉代史书多借日食来反映政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诸象附从,则多为王者事。”

首先,日食是帝王崩殂的代表,寓意江山易主。在汉代,日即太阳是权力的象征,代表着帝王。而日食现象其表现形式是,太阳渐渐失去光泽,逐渐被阴影笼盖。尤其是日全食的时候更为凸显,普天之下晦暗无光。

所以汉人认为日食预示着帝王或将亡故,甚至于亡国。汉惠帝、汉桓帝便是因日食而亡,《汉书》和《后汉书》的“五行志”曾多有记载“日有蚀之……其明年,宫车晏驾。”

其次,日食的出现暗示了朝权失衡,犯上作乱的现象频发。其实早在春秋之时,人们就认为日食的出现是因为朝堂的不稳,帝王无德、朝政混乱。到了汉代,也就被世人所认可并接受了。

“君道有亏,为阴所乘,故蚀。”——《后汉书》

汉成帝曾知道百姓疾苦却无动于衷,只是通过诏令告慰,并无实际的救助措施;后来的汉和帝也在诏书中表示:“政失于民,谪见于天。”

除此之外,犯上作乱也与日食的产生有所关联。根据阴阳学说的观点,君为阳,臣为阴,日食即是阴侵阳,大有群臣以下犯上,威胁帝位。同时也暗指僭越之意,甚至是谋反篡权。汉灵帝时期,中常事曹节、王甫等专权现象横生。

再次,日食也暗指后宫掌权,外戚干政。这一指向也是阴阳学说的衍变,自古以来女为阴,男为阳,如果皇室内部皇后或太后干涉前朝政事,则坐实了后宫干政的事实。而此类现象是为世人所不耻的。建平四年,汉哀帝时期就是外戚掌权。当时汉室衰微,帝王年幼,所以出现了此种现象,而民间对此也无可奈何。

最后,便是将日食与自然灾害联系在一起。《五行志》:“丙寅时,久旱,多有征。”汉桓帝时期就有关于日食与水灾的记载,永康元年五月,发生了日食,同年八月六州之地皆发生了洪灾。

以上种种记载,其实都是汉代思想家为了警示帝王施仁政,而将日食和政事紧密结合,其发生的时间或许只是巧合,亦或是有人故意借日食的出现,达到某种不可告人的秘密。其中缘由也不得而知。

三、汉代帝王借“日食”以修身,实际上是巩固自身统治的集中体现,同时在很大程度上稳定了汉代政局

无独有偶,正是因为天人感应的观念深入人心,致使汉代帝王对日食现象抱有崇敬。从两汉帝王的政策中可以看出,通过日食现象,汉代帝王主要从身心两个层面出发,来补救自己的言行。

因为日食现象的出现,被当时的汉人看成是“天谴”,是极凶之兆。不仅会诱发灾难的产生,同样也会对朝堂政治产生极大地影响。也正是因为其独特的政治意味,所以两汉的帝王均对日食抱有敬畏之心。而这也促使汉代帝王针对日食现象,专门制定治国安邦之策。

元始二年,东莱有日蚀,汉成帝在诏书中说:“朕甚惧焉”。随即便下令制定罪己诏,在他看来,东莱日蚀就是上天对自己政事不通的责罚。罪己诏的颁布,即向天下百姓责难自己的帝王之失。而这也成为汉代帝王在发生日食后,首选的赎罪方式。

虽然罪己以修身,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安抚百姓对朝堂的不满情绪。同时也能够减轻汉代帝王自身的心灵负罪感,对维系汉代统治有着一定的作用。可是这终将是无用之举,其中的道理和亡羊补牢相类似。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汉代帝王在日食发生后,纷纷采取“改身修政”的举措,实际上为了巩固汉代朝纲。但要真正的解决百姓的疾苦,帝王要做的应该是“济天下”,而不是一味的“责己身”。对症下药,才可能解决实际的问题。所以对日食现象的解读与汉代帝王统治方式的变化,的确能够为后世所鉴。

参考文献:

《史记》

《汉书》

《后汉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