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初中文化,嫁给德国教授,生俩混血儿子,如今却想回国生活

讲述:葛娟

整理:肖寒先生

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我叫葛娟,四川人,今年32岁。十年前,在成都打工时爱上了一位德国教授,我们交往了四十多天,然后就结婚了。婚后一直生活在德国,生活过得相对比较幸福,但是我只有初中文化,和丈夫之间在思想上的差距很明显。

刚开始,觉得自己会说英语,再加上丈夫对我很包容,所以那个时候并没有感觉到我们之间的差距。随着婚后的日子一天天进行,尤其是孩子出生后,我和丈夫之间对于教育孩子这块存在很大的分歧。

中德文化本身差异很大,在教育这方面我只有初中文化,即使到了德国学会说德语,可我们之间在这块的沟通很难进行下去。如今,我已经三十多岁,对德国的生活越来越不适应,每天都想着回国。

1990年,我出生在四川省绵阳市的一个小乡村,爸妈都是农民,家里四个孩子都是女孩,所以爸妈自我感觉压力不大,我们四个姐妹也都没读多少书就外出打工了。

其实在我读书的时候,学习成绩还是很不错的,即使不能考上名校,考个好一点的二本院校还是很有自信的。可那个时候爸爸并不愿意供我读书,毕竟家里读书的孩子多,而且我们姐妹之间最大的相差不过两岁。

读完初中后,因为爸爸不让我继续读书,哭着闹着,但无济于事。

16岁的年纪,到了县城的饭馆打工,每个月850块钱的工资,吃剩饭,住简陋的宿舍,生活得很苦,而挣到的每一分钱,除了自己日常生活所需的费用,全部如数交给爸爸。在爸爸眼里,我长大了,懂得挣钱给他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可爸爸永远不会明白女儿的内心是多么的渴望在校园里享受知识带来的熏陶过程。

18岁一过,我来到成都打工,因为距离大学近,那个时候经常去跑去旁听学习英语,坚持了两年时间,我的英语水平也提高了不少,最起码基本的交流不成问题。

因为会说英语,在后来跳槽的时候,进入到一家星级酒店,没想到工作了一年不到的时间,彻底地改变了我的命运。

2011年,酒店迎来了一位特殊的客人,他是德国的一位教授,到成都交流学习,由我负责接待。他叫德里克,很善于交谈,一来二去,慢慢地在接下来的一个周就彼此熟悉了。而他渊博的知识和独特的见解,更是深深地吸引着我。

一周后,德里克要回德国,那个时候,我们已经爱上了彼此,他说想多住几天,让我带着他去成都的大街小巷转一转。其实在那个时候,我对成都也不是很熟悉,平时除了上班就是在宿舍,很少出去。即使是出去,也是到大学旁听。

但还是硬着头皮带着德里克到处瞎溜达,他很开心,我们之间相差二十多岁,但是相聊甚欢,并没有代沟。我和德里克的爱情,始于成都的街头巷尾,延续至今。

2012年,我和德里克在德国举行了婚礼,同年生下了儿子诺维斯基,那个时候的我还是很自信的,觉得自己虽然文化不高,但是最起码能和德里克相谈甚欢,没有太多的差距。

2016年的时候,我和德里克的第二个孩子出生,那个时候,我们的感情也发生了微妙的变化。我在德国没有工作,相夫教子,可毕竟知识浅薄,时间会一点点的把我仅有的学识榨干,然后所剩无几的呈现在德里克面前。

随着孩子长大,渐渐地感到力不从心,不管是和德里克交流,还是孩子们之间的相处。德国人身上的特点就是固执,而我又不喜欢这种固执,有时候所有的容忍,都是为了短暂的平息事态,可这样做的结果就是积蓄矛盾,迟早有一天会爆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说实话,当年就是家境不好,再者太累,每天面对的是不同的客人,陪着笑脸,但也赚不到笑脸。

和德里克在一起,一是爱情,二是可以过上坦然的生活,可事实证明,不同文化、不同背景下成长起来的人,是很难有太多交叉点的。

很多时候,想念爸妈,想念姐姐,可谁又能改变现实呢?

即使在梦里都想回国,但事实就是无法割舍两个孩子,更无法面对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