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古今中外,品人生百态。
大家好,我是向小生。

大部分人写文章的初衷,是要表达自己对社会现象、某件事、某些景物的看法和感悟,他们的作品、言论散发着睿智、启迪、激励、指引的光芒,即使自己不以思想启蒙者自居,大众也会高度认同、甚至尊为导师,最具代表的莫过于春秋时期老子所著的哲学作品被誉为万经之王《道德经》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些文人大咖,在写文章的过程中,不全是才思涌进,下笔如神的。大部分都会在写完一篇文章之后,都离不开认真地修改,经过修改之后的文章,质量会更上一个台阶。

比如,鲁迅先生的文章修改法:

第一,文章要“顺口”

鲁迅先生说他在写完一篇文章之后都要看两遍,如果觉得拗口就动笔修改,改到文章读顺口为止。

第二,文章要“冷却”

鲁迅先生强调写作和修改要分开来做。

通常文章写完之后,不要急于拿出来发表,而是把文章”冷“上几天。

然后再拿出来,反复看,不妥的地方再修改。

第三,文章要“狠改”

鲁迅先生在《二心集.答北斗杂志社问》里说:”写完后至少看两遍,竭力把可有可无的字、句段删去,毫不可惜。“

他强调文章要简洁和准确,要精益求精。比如文章中大部分“的”字,都可以删除。

他在生命的最后一刻,都还在改文章,一篇2600多字的文章,修改的痕迹达到53处。

由此可见,鲁迅先生对文章都是狠改的态度,才能写出篇篇经典的文章。

修改文章不是现代特有的,在古代也有文人通过修改,让文章更加的丰富多彩了。

南齐张融字思光,吴郡吴县人,(今江苏苏州)。著名书法家、文学家,在宋国、齐国二朝做过官。张氏为吴地朱张陆顾“四姓”之一,是江苏重要的文化世族。是为文人,张融的行止风姿,处处体现出魏晋名士般的风度做派,齐高帝爱之曰:“此人不可无一,不可有二。”

在清谈、佛学、书法等方面都有很深的造诣的张融。其谈话富于风趣,引人发笑;尤其是他特立独行的个性、机敏善辩 的口才及风姿飘逸的名士风范让当时的齐高帝萧道成备受喜爱。

正是这样一位江苏名士,在其他人写哀文,或多布施钱财之时,他却“只布施了百文钱”,只是象征性地敷衍了事,显然是借此发泄其心中的不满或不屑。如此纵情败礼,又要掩人耳目,自然而然地就引发江苏土著世族们的某些抗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对于张融有意无意地“不识做”,遭到宋孝武帝刘骏的反感,要以牙还牙,就“出为封溪令”。封溪,即今越南永福省东英县境。说不定,刘骏就是从谢超宗身上得到的启示,故将张融贬往岭南更远的交州封溪地区。对此,张融自然也是心知肚明,做好了思想准备。所以叔父张永为他饯行时宽慰说,不久即当还,张融则坦然以对,不担心没有回来的时候,只担心回来后又被贬去。他清醒自己性格的命运。

带着一身的才华,以及其名士风度,张融于大明七年(463年)浮海到达交州为封溪令。确然是应了那句话,生活关上了一扇门,又打开了另一扇窗。就在其“浮海至交州”途中,张融“于海中作《海赋》”。

有一次渡海去交州,看到大海和海边的景象,颇有感触,大发诗兴,写了《海赋》,别具特色。后来回到京师,张融将此赋献给当时的镇军将军顾凯之。顾凯之看了《海赋》,对张融说:“你写的《海赋》超过了玄虚的水平,但不足的是赋中没有触及到盐,而制盐是与大海紧紧相联的。

写海而不写盐,不能不是此赋的缺陷!”张融经顾凯之一指点,立即认识到自己写《海赋》没有很好地提炼题材,疏忽了对盐与制盐的描写,于是求笔补充了关于盐的题材:“漉沙构白,熬波出素。积雪中春,飞霜暑路。”描写了如何利用海水生产食盐,海滩上堆积的食盐白如霜雪的情景。题材补充后,赋的主题更有深度和广度了。

原文参考:

《二心集.答北斗杂志社问》

梁·萧子显《南齐书·列传第二十二张融》:张融字思光,吴郡吴人也。……浮海至交州,于海中作《海赋》。……融文辞诡激,独与众异。后还京师,以示镇军将军顾凯之,凯之曰:“卿此赋实超玄虚,但恨不道盐耳!”融即求笔注之曰:“漉沙构白,熬波出素。积雪中春,飞霜暑路。”此四句,后所足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