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寿亲养老新书》第一卷为北宋陈直撰,本名《养老奉亲书》,第二、三、四卷为元代邹铉续增,合为一篇,更为今名,我国最早的老年养生学专著,比西方同类著作早了几百年。作者陈直、邹铉均为宦官,非医林之人,能撰此书,为历代医家所重视,可证中国传统医学与儒家经世致用思想相融通。录卷一贫富祸福第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贫富祸福第六

《经》曰:“自天子至于庶人,孝无终始,而患不及者,未之有也。”

人子以纯孝之心,竭力事亲,无终始不及之理。惟供养之有厚薄,由贫富之有分限。

人居富贵,有奉于己而薄于亲者,人所不录,天所不容,虽处富贵,而即贫贱也。

人虽居贫贱,能约于己,而丰于亲者,人所推仰,天所助与,虽处贫贱,而即富贵也。

作善,降之百祥;作不善,降之百殃。

善莫大于孝,孝感于天,故天与之福,所以虽贫贱而即富贵也。罪莫大于不孝,不孝感于天,故天与之祸,所以虽富贵而即贫贱也。

善恶之报,其犹影响。为人子者,可不信乎?

奉亲之道,亦不在日用三牲,但能承顺父母颜色,尽其孝心,随其所有。此顺天之理也。

其温厚之家,不可慢于老者,尽依养老之方,励力行之。

其贫下阙乏之家,养老之法,虽有奉行之心,而无奉行之力者,但随家丰俭竭力于亲,约礼设具,使老者知其罄力事奉而止。

将见孝心感格,阴灵默佑。如姜诗之跃鲤,孟宗之泣笋,无非孝感所致。此行孝之明验也。

虑孝子顺孙,有窘乏不能依此法者,意有不足,故立此贫富祸福之说齐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注释

1、《经》即《孝经》,《孝经·庶人章第六》:用天之道,分地之利,谨身节用,以养父母,此庶人之孝也。故自天子至于庶人,孝无终始,而患不及者,未之有也。

2、姜诗之跃鲤,姜诗跃鱼典故,出自《东观汉记》卷十姜诗传:姜诗,字士游。广东洛人也。适值年荒,与妇佣作养母。贼经其里,束兵安步,云‘不可惊孝子’。母好饮江水,儿常取水,溺死。夫妇痛,恐母知,诈曰行学。岁岁作衣,投于江中。俄而涌泉出舍侧,味如江水,日生鲤一双。

3、孟宗之泣笋,哭竹生笋典故,出自《二十四孝》:孟宗,字恭武,少丧父。母老病笃,冬月思笋煮羹食。宗无计可得,乃往竹林,抱竹而哭。孝感天地,须臾地裂,出笋数茎,持归作羹奉母。食毕,病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读书笔记:土里巴吉牧猪人何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