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I

BAO

宝山区吴淞中心医院全科医学科副主任医师张玉兰获上海市先进老干部工作者荣誉称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张玉兰自1989年参加工作以来,一直在宝山区吴淞中心医院内科任职,她工作认真踏实、勤勤恳恳,深受患者及同事的好评。因此,在2009年,当医院干部保健科需要一位内科医生时,张玉兰同志作为第一人选,加入到了干部保健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视频
专心工作、用心服务、真心待人,宝山的她获上海市先进老干部工作者荣誉称号

张玉兰出身于军人家庭,在军营中长大,受家庭影响,自小便有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怀。她深知当今和平时代的来之不易,对于为中国解放事业抛头颅、洒热血,做出杰出贡献的老干部充满了崇高的敬意。

老干部是党和国家的宝贵财富,他们有着高度的党性和政治觉悟,不居功自傲,一言一行都体现着老干部的良好作风和优秀品质。他们顾全大局、通情达理,许多老干部虽然年龄大了,身体状况不如从前,但仍积极发挥余热,力所能及地继续为社会做着贡献。

这些都深深感动着张玉兰,张玉兰认为为老干部服务,不但能体现中华民族尊老敬老的传统美德,同时也能充分体现出党和政府对老干部的关心,在工作中对待老干部需要更加的热情、认真、仔细。

张玉兰是一名中国农工民主党党员。在工作中,张玉兰紧紧围绕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对党忠诚,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做到坚决维护习近平总书记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地位,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不折不扣地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老干部工作的重要指示,对于吴良镛、师绪昌两位院士谈到“安专迷”精神,张玉兰深深体会到,“安”是一种境界,安下心来方能做到心无旁骛;“专”是一种追求,专心致志方能成为行家里手;“迷”是一种状态,迷恋至深方能成就一番事业。“安专迷”是一种默默干事的工作态度,是一种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是一种顽强拼搏的坚韧意志,更是一种永不言弃的执着追求,这种精神值得永远铭记和弘扬。在这种精神的激励下,作为一名医务工作者的张玉兰在工作中爱岗敬业、忠于职守、勤勉尽责、任劳任怨,努力将“安专迷”发扬光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老干部们都年事已高,无论是记忆力还是理解能力都有所退步,加上疾病的折磨使他们对自己的身体状况感到深深担忧。在工作中,张玉兰总是不厌其烦地解答老干部的疑问,对他们提出的每一个问题都回答得明明白白,对治疗的细节更是交代了一遍又一遍。治疗中可能碰到的问题、药物的服用方法和注意事项,服药后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出现不适时简单的处理办法,张玉兰都一一详细地交代。

在和老同志们的对话中,张玉兰力争做到通俗易懂、言简意赅,不用深奥的医学用语,尽量通过和他们“拉家常”的方式让老先生们了解自己的身体状况。时间长了,张玉兰对老干部们的姓名、所患疾病和用药都记得清清楚楚,老干部来了就知道他今天要配什么药。老干部开玩笑说:“我吃的药,我不用记,因为张医生记得的。”老干部常说:“看见张医生,我的病就好了一半了。”

在一次日常工作中,一位老干部因胸闷、气短前来就诊。张玉兰像往常一样给他做了仔细的问诊和体格检查,并进一步查了心肌酶谱和心电图。虽然老人的心肌酶谱和心电图均无明显的异常,但患者的一句“以前的胸闷一会儿就好了,这次就是讲不出的难过”引起了张玉兰的警惕。有着多年工作经验的张玉兰认为这并不是简单的冠心病发作,很有可能是超急性期的心肌梗死。因此,她劝老先生住院治疗,但老先生觉得既然验血和心电图都没啥,那就开点药回家。张玉兰反复强调疾病的严重性,可老先生依然固执地要求回家,甚至生气地说:“你怎么这样烦人?我签字自己负责好了!”,张玉兰没有简单地让他签字了事,而是一边耐心地劝说老先生,一边从患者信息里找到他家人的联系方式,联合老先生的家人一起劝说老先生要住院。最后,老先生终于妥协了,不情不愿地住进了病房。张玉兰和病房医师沟通后,从急诊途径将老先生收治入病房。经过几个小时的观察,老先生果然确诊为急性心肌梗死,心内科医师及时为他安装了冠状动脉支架,挽回了老先生的生命。这位老先生之后每每提起这件事,都满怀感激地说:“是张医生救了我的命啊!”而张玉兰则表示:“这是作为医生应该做的,不用放在心上。”

还有一次,一位老干部因为咳嗽就诊,去拍CT后很久没回诊室。张玉兰去CT室寻找,得知老先生的CT结果为“肺炎”,但老先生不知去向,张玉兰急忙给他打电话,却联系不上。在查找到老先生单位同事的电话后,张玉兰通过同事找到老先生,等老先生回到医院并住进病房,已经是晚上六点多了。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而张玉兰觉得她所做的都是作为服务老干部的医务人员分内的事,职责所在,不足挂齿。

长期住院的老干部,都是多种疾病缠身,在诊治过程中更需要仔细。医生和患者相处了七八年的不在少数,有位患者中秋节回家团聚,晚上无论如何都要求回医院,要找张玉兰,因为他觉得医院才是他的“家”,看到张医生他才心安。家属笑着和张玉兰说:“你在我爸爸心里的地位,比我们高多了。”

现代社会快节奏的生活,让许多老干部不适应,虽然和儿女住在一起,但子女并没有多少时间能陪老人谈心聊天,甚至会因此和老人产生矛盾。来看病时,只要病人不多,老干部会和张玉兰聊聊天,说说心里话。尽管都是些家长里短,但张玉兰从来不会不耐烦,每次都是仔细聆听,耐心劝说。许多老干部都有张玉兰的手机号码,不管上班还是下班,只要接到老干部的电话,张玉兰都会接听,为老干部排忧解难。她觉得医生不仅要用药去治疗身病,更要用心去解决心病。

每次在为老干部健康体检后,张玉兰都会到干休所为老干部解读体检报告,这已经成为了她的习惯,也成了老干部们的习惯。每次健康体检后,老干部都会和张玉兰说,我们又要在家门口和你见面了。

来干部科就诊的老干部们,有时不限于内科疾病,这对于长期在内科工作的张玉兰是个新的挑战。在业余时间,张玉兰通过多种方式参加继续教育,学习各科的新进展、新动态、新技术,以便更好地为老干部服务。

在为老干部服务的工作中,张玉兰具有强烈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对老同志们的尊重和关心,对老同志们的全心全意,充分诠释了她作为医务工作者的医者仁心。

通讯员:向靓

编辑:宋鸽

*转载请注明来自上海宝山官方微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