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 C D

答案: D

题型二:定义判断

每道题先给出定义(这个定义被假设是正确的, 不容置疑的),然后列出四种情况,要求应试人员严格依据定义,从中选出一个最符合或最不符合该定义的答案。

例题:

学习有两种形式:同化是指个体在与外界互动中以已有的知识体系和技能经验为基础, 形成对当前信息的认识; 顺应是指个体在与外界互动中,对自己原有体系和经验进行调整, 以适应当前信息, 从而不断完善。

根据上述定义, 以下哪一项最能体现同化这种学习形式?

A.循序渐进

C.集思广益

B.触类旁通

D.与时俱进

答案: B

题型三:类比推理

每道题给出一组相关的词,要求应试人员通过观察分析,在备选答案中找出一组与之在逻辑关系上最为贴近或相似

的词。

例题:

老年证 ︰ 年龄

A.资格证 ︰ 工作

C.伤残证 ︰ 医疗

B.毕业证 ︰ 学位

D.学生证 ︰ 身份

答案: D

题型四:逻辑判断

每道题给出一段陈述, 这段陈述被假设是正确的, 不容置疑的。要求应试人员根据这段陈述,运用一定的逻辑推论, 选择一个最恰当的答案。

例题:

多年以来, 教育界所流行的理论是提高学生的自尊心、自信心能给人带来成功。这个理论使老师们倾向于在学生所取得的任何成功上都给予表扬和肯定,以此来建立学生的自信心。然而现在, 越来越多的老师认识到, 一些过多的、含糊的“空表扬”并不能给学生带来长远的好处。

以下哪项如果为真,最能支持上述结论?

A.历时研究表明,相比外向的学生,内向的学生更容易从教师真实的表扬中获得动力, 从而建立自信

B.研究发现,对于教师们模糊的表扬,许多孩子们并不真正 在意,他们更愿意获得同伴的肯定

C.相比含糊的 “空表扬”,真实的赞扬更能激发孩子们的进取心,让他们感到自己的聪慧并不是与生俱来的

D.调查发现,类似“你真聪明”的表扬具有负面影响,那些经常因聪明而被称赞的学生更容易逃避复杂而困难的任务

答案: D

题型五:综合判断推理

每道题给出若干材料, 要求应试人员综合运用各种推理能力,选择一个最恰当的答案。

例题1:

“佛系”是近年来出现的一个网络流行语, 主要是指一种无欲无求、不争不抢、随遇而安的生活态度。“佛系”一词流行后,也显示出超强的构词能力,一时间“佛系青年”“佛系生活”“佛系父母”等等, 层出不穷。对于这种生活态度, 不少人展开了讨论,纷纷表达了自己的观点。

甲: 我认为“佛系”是一种并不可取的、消极的生活态度, 而且我身边倡导“佛系”生活态度的主要是 90 后的年轻人, 可见我们的青年一代垮掉了。

乙:“佛系”和“不佛系”是非此即彼的生活态度,“佛系”的生活态度会使人丧失拼搏奋斗的意志, 因此, 应当采取“不佛系”的生活态度。

丙:“佛系”实际上代表了人对环境的一种主动适应,因为无法改变环境就要改变心态。

丁: 我不同意丙的观点, 因为环境不是一成不变的, 我认为环境恰恰是要靠“不佛系”的态度去改变。

1.对于甲的言论, 评价正确的是:

①使用带有偏见的证据以支持自己的观点

②前提和结论之间不具有必然的推出关系

③通过贬损表达某一观点的主体来否定这种观点

④把某些个体所具有的属性当作整个群体所具有的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答案: D

2.回答下列哪项问题,对乙的论证最重要?

A.“佛系”的生活态度是否还有其他不利的影响?

B. 关于生活态度,“不佛系”与“佛系”哪个会导致更不利的结果?

C. “不佛系”的生活态度是否会使人极大地提高拼搏奋斗的意志?

D. 是否有人时而抱着“佛系”的生活态度, 时而抱着“不佛系”的生活态度?

答案: B

3.对丁的言论评价正确的是:

A.直接反驳了丙论证的理由

B.直接反驳了丙论证的结论

C. 直接阐明了自己论证的理由

D. 直接阐明了自己论证的结论 答案: A

例题2:

安乐死是指对无法救治的病人停止治疗或使用药物,让病人无痛苦地死去。一直以来对于安乐死都存在诸多争议, 其中最大的争议便是安乐死是否应该合法化。一日, 某论坛上一些网友对于安乐死是否应该合法化的问题,展开了如下讨论:

甲: 那些身患绝症、死亡随时可能到来、身心处于极度痛苦状态中的人, 有权选择结束生命的方式,以求解脱病痛对身心的折磨。这一行为, 对自己、对家属、对社会都有益, 而且世界上有些国家已经通过立法允许实施安乐死,因此我认为我国应当允许安乐死合法化。

乙:我不同意甲的观点。从世界上其他国家的做法看,安乐死通常由医院来实施。但是医院很难判断安乐死是否是患者本人的真实意愿, 而且医院作为救死扶伤的机构, 这与其本身的宗旨和职业伦理相背离。

丙:法律并不禁止对动物实施安乐死,并且在实验室中对实验动物安乐死有明确的指南和流程, 那么对人实施安乐死也是可行的。那些反对安乐死合法化的人大可不必对此操心了。

丁: 根据我国目前的法律, 安乐死是违法行为,但这样的行为有现实需求,总会有人这样去做,因此应当修改法律。

1.以上讨论中,论证错误最为相似的是:

A.甲和丙

C. 乙和丁

B. 乙和丙

D. 丙和丁

答案: A2.下列哪项作为前提,最能支持相应网友的观点?A.“我国的国情与其他国家并不相同”—— 甲B.“医院减轻病人痛苦也是一种救死扶伤”—— 乙C.“被实施安乐死的动物无法表达自己真实的意愿”—— 丙D.“现实需求应该得到法律的关注”—— 丁

答案: 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