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张汝伦,1953年出生于上海。复旦大学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哲学史学会理事,《国外社会科学》杂志特约编委,《当代中国哲学丛书》主编。曾任东南大学中西文化研究交流中心客座教授、北京大学客座教授、台湾辅仁大学客座教授、德国特利尔大学客座教授、黑龙江大学兼职教授。

我们真的文明吗?

今天,我们大都认为现代社会是一个文明社会,我们享有前人难以置信的文明,但我们真的文明吗?

现代社会的生活让我们看上去文明无比。比如,我们现在享有祖先不曾想象到的物质便利,在今年上海书展上,我曾这样举例:“原来《封神演义》《西游记》里神仙才具有的能力,像顺风耳、千里眼,现在我们人类也具有这些本领,可能还做得更好。”

但另一方面我们对地球做出的破坏也无以复加,所以人类面临的风险也比以往任何时代都要大。以往任何时代的人都不具有将人类和地球完全毁灭的能力,但今天不是这样的,信息传播得如此快速,全人类一起做同一件事变得如此容易。

虽说高科技给我们的生活提供了极大的便利,但另一方面我们也付出了很多。比如现在经常用电脑的我们总会提笔忘字,包括我也是,给同学们上课的时候拿起粉笔想写板书,有些常用字也要想一想才能写出来。

再举个例子,现在的特种部队、海军陆战队要经过严格的训练才能有野外生存的能力,但这对于几千年前的古人来说根本不是问题,所以一方面我们得到了很多,但同时我们也付出了很多,我们在很大程度上丧失了很多人类几千、几万年来养成的能力,得失之间,文明在这之中的账要怎么算?

原来,我和很多人一样,觉得文明这个词是正面的、代表着进步、代表着光明。但从目前看来,文明自身就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简单。

我想,我们在用这个词之前应该先从这个概念的提出、产生、运用以及实际运用效果等各个方面去考察它,我们才能对它有一个批判的反省。

我在《我们需要什么样的文明》中这样说,“文明”这个词可以继续用,但要重新定义它,或者说清楚我们要什么样的“文明”,因为原来的文明太简单了,所以我们要给它注入新的因素。

章太炎曾说,文明和野蛮这两个词本身就有问题,他发现过去西方人是用“文明”与“野蛮”这两个概念为自己做出伤天害理的事情辩护,贩卖黑人、残杀印第安人,却口口声声说是为他们带去了文明,实际上却是十分野蛮的行为。

文明和野蛮这两个词中实际上包含了太多帝国主义和殖民主义的偏见在里面,而我们却接受了。

其实,你文明了,你强大了,就要比别人更讲道理,而不是以暴力的姿态去让别人俯首称臣。孟子提出“以理服人”和“以力服人”,虽然霸者必有大国,霸者必然疆土万里,王者最多百里,但是人心却是在王者这里,所以儒家说宁可不要疆土,但要人心。

老子《道德经》中反对战争的言论就更多了。我们需要什么样的文明?我们只有表现得比别人更文明,才有说服别人、批评别人、控诉别人的资格。

中西“文明”之不同

我为何会对“文明”产生一种深入的思考,那要从我的哲学理念谈起。

学习哲学这么多年,我始终认为,哲学是始于怀疑和批判的。近代以来我们引进了很多西方的思想和词汇,我们可能只看到了它们好的一面,而其他方面都被忽略了。我就是想通过这本书告诉大家,其实很多问题是需要我们去深挖、去思考的。

我所说的“怀疑精神”和“批判精神”不仅适用于治学,在我们日常生活工作中也是同样适用的。如今,西方一流的大学都倡导培养学生的批判精神,即对所有的东西都抱有一定怀疑的态度,用中国的古话说就是:不可不信,不可尽信。

不可不信,即我们是站在巨人肩膀上的一代人,前人留下的经验教训我们是需要认真学习的;而不可全信,是指任何的知识都有其改进的余地,也可能有纠正的余地。清华大学副校长施一公曾举过这样一个例子:以色列的家长每天都会问放学回家的孩子:你今天问了几个问题?由此看来,以色列能作为世界创新国度之一,不无道理。

哲学告诉人们要有问题意识,我就是抱着这样的心态来研究文明的。

人的德性是性与天道的展开,哲学就是对性与天道的追寻。我认为,在中国,天下文明的意义是天下人受教化而万事开化。文明在中国是指一种精神、文化、道德上高度合情合理的状态,它的中心在精神教化和开化,而不在物质的开发;在文化自觉的纯粹与精致,不在对心与物的技术操控;

在于人的完美与完善,不在人欲的无限满足和放纵。与之相比,西方的“civilization”即文明一词偏重社会发展和物质与精神资源的开发。这就使得它无法完全覆盖精神层面的东西,如人类生存各种要素的平衡协调、普遍的教化与道德以及社会与人际关系的公正与和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从现代人的困境出发

有读者问我,为何《我们需要什么样的文明》这本书的前半部分如此生涩难懂。在此,作为作者,我也想解释一下我在此书排篇布局上的所思所想。

《我们需要什么样的文明》分为三编,上编“把握在思想中的时代”谈论的是中西之间的时代精神,中编“现代性语境下的中国思想”回顾的是时代精神的中国道路,下编“我们需要什么样的文明”呼唤的是中国文明的重新崛起。

全书以论黑格尔的自由始,以中国精神的重建终,哲学的批判贯穿始终。我们需要什么样的文明?我给出的答案是:文明的命运只有与人的德性联结在一起,才会有未来。

我建议读者可以选择从第三部分读到第一部分的次序来进行阅读。因为下编中探讨的是我对现代人和事的思考,比如对宗教的理解、对中国教育的看法、对政治教育的理解,还有我对文明的思考。

这些都相关于我们这个时代中出现的问题,读者可能对这些话题更有共鸣。

在这部分中,你会发现,不管我们对眼下的问题是满意还是不满意,我们现在对很多问题的想法是有传承的,另外我们今天的怀疑也是前人有过的,所以就要阅读中编来了解近现代思想史。

我觉得我们民族最优秀的头脑并不和我们普通人一样,在我国进入到现代的时候,他们虽然处于当时一个比较传统的社会,但他们已经看到了今后发展的方向,有时候真觉得他们能预料到一百年后发生的事情,虽然不是细枝末节的,但能把握大的发展方向。

这样一想,如果我们人类要对文明的进步有所反思的话,那的确要回到我们的历史当中去,不仅仅回到我们中国的历史,还要回到人类的历史中。

也曾有读者问我,我们生活在现代社会的人再去认识柏拉图、孔夫子,有必要吗?人类是历史的动物,我们和动物最大的区别就是动物只有一种遗传基因——生物的遗传基因,而人类有两种遗传基因,除了生物方面的,还有文化的遗传基因或者说传统的基因。

现如今我们站在这个时代中,往往看不到问题所在,所以要拉开距离。我始终认为古人看问题的格局比我们大得多,你看今天的人想的最重要的问题是什么?是填饱肚子,但孔子想的是人类如何长治久安,人心如何向善,这样的话人类才不会颠覆自己,我们可以用四个字概括他们:悲天悯人。

他们不像我们一样看似要解决一大堆现实问题:人口问题、污染问题、战争问题等,但他们却掌握着解决这些问题的根本思路。比方说恐袭,你不能说恐袭就是一帮疯子他们不想活也不让人活,想和你同归于尽,这样的事件愈演愈烈,至少眼前看不到合适的解决方法。

恐袭的事件绝不是偶然的,有非常深刻的根源在里面,要解决的话也不能用简单粗暴的方式去解决。如果你用“疯子”的理论来解释,那就太肤浅了。

我是一名老师,我的职业决定了我每年要教很多中西方经典哲学家的理论,书中的上编就像是和大师们的对话。虽然看上去像是纯粹学术的文章,因为其中涉及康德、海德格尔、贾谊等哲学大家,文字会有些晦涩,但事实上这背后都蕴含着这些大家们的关怀。

可能又会有人问,有这么多的哲学大师、这么多的哲学理论,这“弱水三千”我为什么只取这一瓢?那是因为我是从现代人的困境出发去选择这些哲学家的。

作为一名作者,我有必要将自己的视野朝上推,因为今天的问题也不是今天才有的,有很多问题是人类根本的问题,我们如今遇到的很多问题都是我们自己造成的。问题由来已久,我们不能再浅显地去看待它们,而是应该从一个更深层的角度切入。

我们离真正的文明还很远

很多人觉得文明是个很“高大上”的词,但其实文明离我们很近。就拿时下流行的共享单车为例吧,很多人说共享单车折射出我们离真正的“文明”还很遥远。其实并非如此,如今确实存在很多破坏共享单车的例子,这虽是陋习但也并非无法改变,一切都只是时间问题。

《文明的进程》一书中是这样写道的,我们现在看到的西方人的彬彬有礼,也是通过很长的一段时间来养成的。事实上,就吃饭不出声音这个习惯,西方人花了三百年才养成。到现如今,很多西方人无法接受吃饭时发出声音,在漫长的时间旅程中,这已然成为了西方人的“第二天性”,我们中国人在这方面做得还不够好。

还记得20年前我和一位学者见面,他开口就是:张先生,幸会。他的很多用词我只在小说里才看到过。但是现在的我们越来越不拘小节,抛弃了很多应该保留的礼仪。

其实古人也知道繁文缛节很麻烦,但是他们知道人是要训练的,通过这个“麻烦”人们就会注意起“小节”,放到今天,那就是人们会知道把我们用完的单车摆放整齐。

弗洛伊德说得很对,文明,是披在人的欲望外边的一层很薄的理性外衣,一抖就容易抖掉。因为它很脆弱,破坏是轻而易举的,养成却很难。

我觉得离文明最近的人,是有教养的人。我们可以通过成为一个有教养的人来向文明迈进。那如何成为一个有教养的人呢?

其实并不难,因为在社会的各个角落都能看到值得我们学习的榜样,虽然他们大多数同我们一样是普通人,但在无形中给我们上了一课。

我身边的一个朋友就是个很好的例子,他一个小小的行为给我留下很深刻的印象。那时候我们一同在外地求学,第一年我们乘着火车返乡的时候正值春节,车厢里坐满了人,连一个能落脚的地方都没有。他在穿过一个走廊的时候,腿不小心碰到了一个坐在地上的农妇。

或许在那么拥挤的情况下,那位农妇根本没有注意到这小小的触碰,但我的那个朋友,一米八的大高个,还是“文革”以后的第一批研究生,拼命地鞠躬,向那位农妇不停地道歉,“对不起!对不起!”现在我还是会和我的学生说起这件陈年往事,什么是教养?这就是教养!

一个是受人尊敬、万里挑一的高级知识分子;一个是普普通通,甚至是满身泥泞的农村村妇,在这拥挤的空间里,他们之间即使是发生如此细小的碰擦,我的那位朋友还是不忘他的教养,向别人真诚地道歉,不是每个人都能做到的。

这样的人在我们身边还有很多,我们要用心去向他们学习。有时虽然只是一件偶然发生的小事,但是这些细小的行为,对我们却也是一种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