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神州5号载人飞船成功升空以来,我国航天领域事业的发展便已经驶入加速赛道,在外太空的探索方面取得了许多瞩目的成就。

神州13号飞船宇宙探索之旅的顺利完成,更是中国航天事业发展的重要里程碑,而作为首位进入太空漫步的中国宇航员,翟志刚感慨良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翟志刚的太空漫步之旅

如果是对于国家航空航天事业比较关注的人就会知道,神州13号的出舱任务并非是翟志刚第一次出舱体验,其实在神州7号的时候他就很好地完成过这项任务,并且在太空中挥动过鲜艳的国旗。

自翟志刚顺利出舱之后,有很多记者争先向他提出询问采访,其中有一名记者问道:太空漫步是什么样的感觉?

而翟志刚给出的回答令不少人感到震撼,他道,刚刚打开舱门迈向宇宙时,明显地会感觉到地球就像在头顶上方悬浮着的球体,自己与飞船也同样漂浮在太空中,一眼望上去甚至有些害怕,担心地球会飘走。

不过地球当然是不会飘走的,因为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和载人飞船其实很相似,只不过地球是球形形态,能够围绕着太阳沿着固定的轨道进行公转,所以对此完全不用担心。

而翟志刚所描述的地球悬浮状态则是一种真实表现,不只是地球,宇宙中的所有行星都是如此。

对此有不少人感到有些疑惑,地球的重量在至少60万亿亿吨以上,并不像轻飘飘的羽毛,以地球这样的重量为何还可以在太空中保持悬浮状态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托起地球的神秘力量

关于这个问题,物理学家们可以给出解释,答案就是引力。最早意识到这一点的人当属英国著名科学家牛顿,并且他也是整个物理学界的重要奠基人,无论是三大定律,抑或是万有引力,都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当代航空航天事业与科技的进一步发展。

万有引力主要针对于物体之间产生的相互作用,在16世纪末期由牛顿发现,他指出任何物体间都存在相互吸引力,并且引力的大小和物体质量与距离相关,同时对宇宙行星的运行规律作出了说明。

在航空航天事业正式兴起之前,该定律就已经开始被应用在天体研究当中,甚至现如今许多机械产品和航天设备都是基于牛顿发明的万有引力所设计而成。

但是牛顿的理论还不够完美,因为他没有弄清楚将地球拖起来的力量究竟是什么,关于引力方面的探索,主要是从质量着手进行的。

不过另一名科学家的出现解开了这一疑惑,他就是爱因斯坦,爱因斯坦以光速恒定为基础,提出了狭义相对论,并且将引力的理念运用在相对论的整体框架之中,由此推导出了广义相对论。

广义相对论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也可以理解为全新的万有引力,该理论并没有否定万有引力,只是从另外的角度证明万有引力的确存在,不过它们的适用范围并不相同。

所谓广义相对论指的是在存在于宇宙中的所有天体所进行的活动,比如中子星与黑洞引力;而万有引力指的是将地球作为基础,在低光速与低引力情况下不同物体的活动,因此在日常生活中万有引力比较常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地球悬浮的主要原因

如果仔细研究广义相对论就不难发现,整个宇宙被爱因斯坦比喻成巨型的蹦蹦床,各种天体由于质量的差异,在其中会带来不同程度的压力,所形成的凹痕其实就相当于引力。

因而地球虽重,但也只是时空结构本身进行的扭曲承受,而造成时空扭曲的主要原因就是引力。

就像果子会落向地面,地球围绕太阳公转的过程也是向着它坠落的过程,唯一的区别是地球公转速度引发的离心力能够将太阳对地球的吸引力进行抵消,在运行的过程中能够避免被太阳吞噬。

,人类也才会安稳的站在地面上不至于飞到天上。

但是如果个别天体的质量过大且超出了宇宙极限的时候,带来的凹陷就会逐渐变成窟窿,届时周边所有天体都将受到影响,引发吞噬现象,而这样的窟窿也被叫作黑洞。

行星本身都有着强大的引力,而宇宙就像是一片广袤的大海,虽然用肉眼来看只能看到一些天体,但是其他空间并非虚空。

这些看似空档的地方也充斥着大量物质,这一点与海洋用浮力托起生物很相似,看不见生物地方的海水是不可或缺的,有了海水才能保证生物进行的各种活动,维持基本生存。

对于宇宙而言也是同样的道理,在科学界中有一个叫作“暗物质”的概念,指的是一些无法运用现代科技观测到的东西,但是它们客观存在且发挥着重要作用,或许天体能够长期保持悬浮状态也与它们息息相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结语

由此可见,虽然地球的悬浮状态看上去是一种简单的表象,但是在这一现象背后蕴含着十分复杂的科学原理,不单单是万有引力,宇宙带有的特殊结构与基本组成也在其中扮演中重要角色。

如今国家的航空航天探索之旅正不断前进,未来形势一片大好,相信在不久的以后,很多宇宙之谜将一一被解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