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先秀一下我的成绩)

亚里士多德提出分类学,人类才有了真正意义上的知识体系,通过分类我们可以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

申论题型万千,经过总结归纳无非以下几类题型:

归纳概括题:

是不是以为我要说什么申论需要处理杂乱的信息,要学会整理收集神马的?不!!!那些都是空话,左耳朵听右耳朵就忘记了,浪费口舌。

归纳概括题很简单,题干里面只要有什么“概括主要问题”“指出隐患、困境”“简述”“概述”“概要”这些统统是归纳概括题。

难点在哪里?

1. 又散又乱,到底哪个是题干要求的,不清楚;一大堆的信息,有原因有现象。菜市场很乱、买菜的大妈很苦恼,摊主很烦,管理人员也为难……各种信息全部砸向你。

看到每个句子都是可以的,但是又感觉都不行,要点不全是常事儿。

2. 不仅信息乱,关键我特么还得来个小总结,摊主说又脏又乱,你就写菜市场很乱吗?当然不行,你还得结合买菜的大妈、菜市场管理人员(一般材料里不会只出现一个人物的观点),然后总结一下下。

3. 总结还可以,还要逻辑清晰。要你分类合理,大妈是买菜的,那是消费者;摊主是卖菜的,他俩能一样?你要用不同角度去思考,你要有全局观……

提出对策题:

简单粗暴:提出解决措施

难点在哪里:

1. 我不光让你解决,你还得概括。对策题有单一题,也就是只回答对策就OK了,但是还有复合题,你要概括原因,然后提出对策。这是是什么?这特么是概括题+单一对策题。你的每一个对策都要有出处的,必须有针对性。

2. 你成为了一个有身份的人。一般对策题呢,会标明如果你是……应该怎么做?如果你是政府部门以外的身份还好,就小白自抒己见呗。

但关键你TM是:观察员、人大代表、顾问……,这就要求针对问题,多方面思考,遗忘一个方面都不行!就好比你是政府职能部门外的人,比如交通部门的,就需要你了解各个部门的工作范围,然后统筹安排他么的工作。em……可考试之前你就是个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平头老百姓,上哪去知道政府部门每天的工作呢?

3. 要有高度和全局性,提出的对策不仅要有操作性,还得纵览全局,各方都得照顾到。防范疫情提一个勤洗手多通风……这个干部干不长。

应用文写作:

应用文也可以成为贯彻执行题,简单说就是有格式的小作文。

难点在哪里?

1. 格式有好多好多……你以为只是一个文体吗?不,它可以分为四大类(外宣类、调研、通讯类、建议类)下面还有小分类,比如外宣类:宣传稿、演讲稿、发言稿、讲话稿、倡议书、公开信、感谢信……错一点儿,你就得丢分……

2. 最看重能力的一个类别。如果说公考哪个内容最接近以后的工作,绝对是应用文。比如过年啦,因为疫情,要发一个致全村建议书,谁写?当然是新来的小伙子。和实际工作联系太紧密

3. 身份不同,语气就不一样。代表领导意见的文稿和给乡亲们发的建议,这玩意儿语气肯定是不一样的。很容易理解,对一个3岁小姑娘说句宝贝,人家觉得你有爱心,对一个20多岁的……你就是骚扰。

综合分析题:

简单理解就是分析一个问题

难点在哪里?

题干陷阱大。别的类型,一眼就能知道答题方向,让概括现象,就概括现象;让写措施就写措施。但是综合分析题不一样。

题干的问法就很多样,比如:谈谈你对“想象力经济”的理解(词句理解类的);就……进行分析一下下(评论型分析);从……吸取哪些教训(启示型)……

以为结束了?不,人家的题干要求还有区别。有的要求你“观点明确”有的要求“观点准确”有区别吗?当然了。

准确是啥意思,这个是强调没有误差,你要完美的概括材料的意思。但是明确就比较暧昧了,你是可以表明自己的态度的。简单理解两个的区别就是态度俩字儿,我们常说态度明确,但是没人说态度准确吧?

但是但是,这是一个矛盾,你是可以表达态度,但是还可以不表达态度……到底哪些需要表达态度,哪些又不能表达呢?傻傻分不清。

大作文

没啥可说的,傻子才浪费时间在这上面。

如何训练五大模块?

有因必有果,咱们说出问题就要解决问题。接下来,全面的学习方案送给你,助你一臂之力。

准备:

教材:申论的规矩+决战100题

教材是必要的准备,我是比较推荐粉笔的教材。最大的特点就是精细、严谨,教材几乎看不到错误。答案解析也比较细节,看到答案之后,哪怕是刚刚上手也能看的懂。而且观感很好,教材的材质也比另外两个好很多。(逻辑也比其他两个机构的容易理解)

老师:黄高山

之前我也听过李梦圆老师,给我的感觉就是课上都能理解个大概,课下做题也是能写出来的,但对答案的时候就是很懵逼,同一道题目看粉笔的答案能得13分,看别的机构的就是5、6分,就是没有一个可以参考的标准答案,这样学着就都不知道到底哪里有问题,更别说提升了。
黄高山就不一样了,在听完他讲的高山踩分法之后,练习阶段会带着一对一批改,先给你具体的分数,再一点点告诉你怎么修改,怎么往标准答案靠拢。修改的过程就是输入结合输出的过程,跟着老师批改个两三次,自然而然就知道应该怎么往高分靠拢了。

具体学习方案:

先来一些比较有针对性的方法,每个模块到底应该怎么做。

针对归纳概括题:

有全局观。简单来说,就是要外延思维:比如雾霾问题的外延是什么?环境问题。环境问题的外延是什么?社会治理问题。

再比如:你家门前路上的路灯坏了,你单位的下水道常年漏水,这些事例的外延是什么?公共设施的维修问题。公共设施维修问题的外延是什么?城市治理问题,城市治理问题外延是民生问题。提升你的高度。

我是在跟着老师上课的时候,最基本的就是跟着老师的思路,看问题,然后看老师是怎么把观点分类的,按照什么维度,把这些维度记下来。

课下的时候,就是跟着一些时政文章、一些申论材料,把里面的内容自己做个分类:比如经济领域、社会领域、政府、人大这种大维度的,还有那种基建、环境、生化这种,另外时间、空间这种。

多积累一些答题的维度,做题的时候,不知道那就硬套,总有一款适合自己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针对对策题:

最简单的方法,借助政府的工作报告和会议学习。里面有各个领域的问题、现象什么的。比如“加强……”这是啥,以后的方向啊,能不能当成答题的对策,当然可以咯。

比如现阶段我国有哪些问题?这是啥?以后要改进的啊,要不然说出来干嘛。反推一下,这就是变相的对策,我国环境问题比较严重,变成对策就是加强环境建设嘛。(当然政府会议里面的东西不会那么空哈,只是一个栗子)

对策要具体:材料里面有网络、交通、执法……各个方面,那么你的对策就不能混为一谈,得考虑一个可操作性。

另外就是注意身份,就像上面提到的,身份不同,对策也是不一样的。我自己在这方面其实是慢慢领悟出来的,前期接触的少,可能执法和司法都会混在一起。

后来就是把政府所有的职能部门的职责全部弄到一块儿,自己整理的,加上老师平时补充的,多去读一读。最好划分的细致一点儿:水利、交通……

针对应用文:

这部分对我来说比较简单,就是跟着老师学习每个文体的格式,把格式背下来,这是最重要的一步。然后学人家的语气和风格。看一些领导的讲话,市长、财政局局长……

另外就是找各种范文,所有的范文按照类别分好类。每天读几篇,里面一些比较符合他们身份的句子或者词语就抄下来,等到自己写的时候就整进去。

针对综合分析:

其实综合分析题,对我来说最大的问题就是要不要表明自己的态度。我是按照参考答案做了一个分类,表明态度的一类,没有态度的另外一类。

材料观点明确的就不需要表态,就充当一个搬运工就可以了。如果你觉得材料说的不对,不好意思他就是对的,请不要质疑申论里面的价值观。还有那些虽然没有说明的,但是符合国家发展、社会价值的这些,不要犹豫,抄就完了。你的态度和作者的态度是一样的,表啥态,不用。

对于比较暧昧的观点,不说好不说坏,但是你得表明态度。因为这是对你的考验,人家问的就是你的态度。这个就要从各个角度分析一下下

首先从公职人员的角度分析一下,到底哪个更加适合发展,确定观点之后。再辩证分析一下子,最后给出建议就OK了。

针对大作文:

前期学习的话,我依旧没啥方法,因为我没看。

你以为结束了?当然没有!!今天咱们整透透的。五个模块虽然有区别,但是还有好多学习方法是一样的,对于相通的应该怎么办呢?开始!!!

1. 抄抄抄

两个方面,一个是小题,一个是大作文。

针对小题的话,材料里面的一些词组或者观点是可以直接抄的。具体是哪些呢?就一个原则:高度概括的那种。刘大爷今年收了六亩地,这玩意肯定不是答案。

一般的高度概括的词组呢就在自然段的句首句尾的地方、还有那些关联词的附近,后面一般会引出原因、对策、影响这些东西。

大作文就是抄、等到考试的前几天,找一些标题、开头、结尾的万能金句,等到考试的时候,跟着自己观点适当的改一改,这就是原创文章。

(我是没怎么管大作文,这玩意儿也拉不开分数。)

2. 做题做题

我的做题顺序就很简单了,跟着老师学习的时候做课后作业,老师的课程学完之后就要开始模块刷题,跟着老师的批改做题,最后就是真题。

跟课的时候,最关键的还是学习老师的方法,老师的方法肯定是针对不同的材料的。那就是跟着方法把材料分好类,看一看这些材料有啥相同的地方,等到下次遇见的时候,可以马上知道应该用哪种方法就可以。

课程结束之后,开始全身心的投入到黄高山老师的批改,老师在批注里面说的一些问题就一遍遍的磨,表达不规范那就把之前积累的规范词找到,然后一点点的去改,总能找到合适的词组。

要点不全的话,那就是回顾材料,把材料从头到尾分析一遍,每一个段落都分析一下,一些关键词标记出来,所有的表明现象、原因、措施的句子也标记出来。

再总结自己的答案,对比参考答案,那时候我一道题基本要改上五六遍,呈现出最后的答案之后,跟据批改的题目类型在申论100题里面找相同的再去练一遍,防止自己那五六遍是背的答案。

最后真题就没啥可说的了,就是练速度练手感。(如果是省考,最好就找本地的历年真题,不要找外地的。考试方向可能不太一样。)

3. 积累

规范词、好词好句、维度积累、政府工作会议和报告、政府职能部门的职责。这些都是必须要积累的,尤其是规范词,申论答题不管是哪个类型的题目,表达规范是最低的要求,一定要多看多背,积累的多了,才能避免话到嘴边说不出来的情况。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另外有一个就是基层纪录片,最好是基层记录篇,去了解一下基层的工作状态,一些小细节很可能就是你答题的方向。

申论的学习,关键还是要根据题型的特点去整理,跟着老师学习的时候,自己也要多思考、多总结,学和练结合起来才可以,大概就是这些了,拜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