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是农民眼中的玉米“毒瘤”病害,在吃货看来,却是难得一见的人间美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玉米身上的黑色“毒瘤”到底是什么,看着恶心,为何还能价值堪比黑松露呢?

北方的朋友都知道,每到玉米的秋收季节,农民伯伯会在玉米地里专心巡视,找出那些长满“毒瘤”的玉米,并将他们掰下来扔掉。

这种“毒瘤”玉米,长满一些黑乎乎的大包,摸起来还有些粘稠,十分恶心。“毒瘤”的存在,不仅会影响玉米的产量,还会“传染”,让其它玉米也中招,发现就要尽快清除。

让人没想到的是,这种“毒瘤”也没逃过吃货们的嘴,在墨西哥、美洲等地,竟然成为一道可遇不可求的极品美食。

据说这种美食还有一个好听的名字,叫“乌米”,价格更是不菲,每斤差不多5美元,是玉米的二三十倍。

其实,玉米身上的黑瘤子,名为黑粉菌,是一种真菌,类似于蘑菇,并不是什么“毒瘤”。玉米为何会长出黑粉菌,究竟能不能吃呢?

看着恶心的玉米“毒瘤”,吃起来既有菌类的爽滑,又有玉米的甘甜,据说味道还不错。

黑粉菌感染玉米后,长出的毒瘤,其本质和常见的其他菌类,并没什么太大区别。在墨西哥等地,当地人也用实际行动,证明它确实可以吃。

黑霉菌的传播和生长,与其他菌类大体相同,而玉米则是他们喜欢的宿主。

由于被黑霉菌感染后,会导致玉米产量减少,还会传播给玉米地里的其他玉米,农民伯伯对黑霉菌自然没什么好脸色。

虽然在国外某些地方,黑霉菌人见人爱,但在国内真正敢吃的人,并不算多。由于是黑霉菌的外表,看着就让人食欲大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据说黑霉菌含有多种氨基酸,蛋白质含量也很丰富,营养确实不错,价格更是高达60元/斤。

黑霉菌并不可怕,只要处理得当,是可以食用的。

既然黑霉菌价值不菲,玉米地里就能长出来,为何不人工种植,扩大黑霉菌的产量,以此致富呢?

玉米2元/斤,玉米长出的黑霉菌却高达60元/斤,人工种植能不能行得通?

玉米感染黑霉菌的几率,其实很低,一亩玉米地估计也就两三颗。但黑霉菌在国外价值堪比黑松露,每斤卖到60元,既然野生不行,能不能人工培育黑霉菌呢?

理论上可行,但是会得不偿失。

其一,黑霉菌的生长对环境要求很高,雨水、阳光、温度,一样都不能少,人工培育也有难度。

其二,即便培育成功,市场也是问题。国内吃的人少,由于是真菌,运输到国外也不太可能,风险较大。

其三,黑霉菌的传播,具有随机性,万一传播到其他玉米种植区,玉米染病,导致粮食减产,损失不可估量。

黑霉菌看着恶心,吃起来很香,但作为一种真菌,也有很多替代品,没必要非吃黑霉菌不可。

人工培育玉米黑霉菌,从技术上看,并不困难,但实属没有必要。为了一时嘴馋,却要冒着影响粮食产量的风险,这样的代价也有点高。

你见过黑霉菌吗?如果让你吃,你敢吃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