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话题我想写一篇文章已经很久了,文中的观点理论都有严肃的出处。写得尽兴了,一不小心就写了太多的字。所以把全篇分成三部分依次发出,每次少一些字数,阅读轻松一点。如果能引起一点点思考,我的目的就算达到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人到中年以后,和亲朋好友吃饭聊天,基本会聊到孩子的教育。

听到最多的是:叛逆期的孩子,难教啊!

原本我也是这样看法,因为在我刚成为父母的时候,社会上就已经流行叛逆期的说法,而且毫无反驳的被绝大多数人认同,情况还愈演愈烈,似乎青春期严重叛逆是一种正常的成长的正义。

但是,当我也涉及到这个问题的时候,我极度恐惧于孩子可能的教育失败,选择不轻易接受流行的概念,带着教育青春期孩子的郁闷,去学习和阅读相关的理论和书籍,希望能找到更有效的教育规律和原则。

结果,完全不是那回事啊。青春期确实是个重要的成长阶段,但叛逆期,从中国人的历史经验来看,似乎并不是古已有之的概念。它更多只是改革开放之后的一种文化教育概念引进,而且被过度地强调了。

首先,作为一个七零后的人,我的个人经验告诉我,我的青春期叛逆的程度和感受远远低于我的儿女的表现。

在我那个年代,小时候犯了错被家长毫不含糊的暴揍一顿是家常便饭,至少我的同龄人几乎没有因为家长的斥骂和胖揍而跳楼的事情。

我们更喜欢的是第二天给自己的小伙伴展示昨天被父母(通常是父亲)暴揍的痕迹:看,昨天我老何儿(四川方言老爸的意思)打的……大腿上的一条条的痕迹。如果这个时候一起调皮的小伙伴也被自家老爸暴揍了,他会马上展示出他的光荣痕迹。于是一群少年开始攀比谁被打得更惨。

说实话,根本没有人会说父母不爱我,我要去死!然后互不服气地再次开始调皮,很快接受父亲再次的怒火,打得那叫一个痛并快乐着。等我们长大了,也没见几个因为这种事心理抑郁,了无生趣的同伴。

然后,同父母爷爷辈聊天的时候,发现这就是中国传统小孩的成长常态。甚至有一个现在很少人提的俗语:不打不成人,打了成官人。

这对吗?用现在的教育理论和人权观念来看,肯定不对啊。但为什么在那个时代的小孩看来,这并不是一件大不了的事情?因为观念变了,真的只是观念变了而已。

但变了的观念就对吗?比如当下的不敢见义勇为。

其次,青春期的孩子从生理上由于脑区部位的发育先后次序,表现出更强的行为冒险性和自我意识强调性,这个是客观规律。但是如今流行的叛逆期概念,其实真是矫枉过正的结果,至少我认为当下中国家长认同的叛逆期概念是过度强调的结果。

从人的成长过程和常理经验来看,年轻人总是更加冲动更加大胆,是一个既可以被赞赏也必须被控制的事。

老话说:初生牛犊不怕虎。我们通常赞赏初生牛犊的勇猛精神,但是却奇怪的忘记了,如果没有足够的条件,初生牛犊只能给老虎送菜,被老虎美美的享用一顿大餐。

初生的牛犊不懂这些,难道作为孺子牛的家长也不懂吗?

我们都记得至少听过的父母当年狠铁不成钢的说过:你这样将来要后悔的!我们通常会非常自豪的回答:后悔?我不会后悔!

但是,等你到了中年之后,很多当初父母给你说的事情,你其实真的后悔了。然而,老话又在这里等着你:这世上没有后悔药!

(未完,待续……)

青春期过度叛逆不正常也不正义(二)

青春期过度叛逆不正常也不正义(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