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7年,毛泽东来到武汉,见到了时任武汉军区司令员的曾思玉,当即笑着说:“我很早就听说你家里有个‘穆桂英’啊!”

曾思玉一愣,谦虚道:“主席过奖了,我家那位,只不过是个普通妇女干部。”

谁料毛主席听了忙摆手势:“妇女能顶半边天呀!她当穆桂英,你当杨宗保,打起仗来,夫妻同上阵!”

曾思玉一听这话,才知道原来主席竟然知道自家那位和自己一起参加抗美援朝的事情了,而且还记了这么多年!他深受感动之余也不由得想起妻子年轻时的飒爽英姿,说起来,那也是曾经的鲁西“一枝花”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曾思玉和洪林的姻缘线能结成,还要靠肖华这个月老的牵线搭桥。

曾思玉出生于中国最黑暗的年代,他年幼丧父,目睹了母亲拉扯儿女的辛酸,小小年纪就去做学徒,给人打工,受到老板的剥削和毒打,甚至房子都被恶霸烧掉过……在这样环境下成长起来的曾思玉,为了吃口饱饭,毅然参加了革命。

从为自己吃饱饭到立志让天下的穷人吃饱饭,曾思玉的思想境界在不断发生着变化。童年的经历让他早早接触到人间的不易,也养成了他厚实、稳重的性格。

长征期间,他曾接过为毛泽东给徐向前送信的任务,他跋山涉水历尽艰险完成了任务,粉碎了张国焘对中央红军的分裂企图;解放战争中,他与傅作义王牌军交战,奋勇杀敌,丝毫不惧……数十年戎马生涯,他从一个小红军升为将军,凭借着的是刚强的意志和勇猛的精神。

而这也让他和肖华成为了好朋友。肖华敬佩曾思玉的为人,也喜欢他踏实的性格,见他年过三十还未婚配,便动起了心思,暗暗记在了心里。

有一天,时任鲁西军区政委的肖华一脸神秘地问曾思玉:“老曾,你都 30 岁了还没有目标吗?”

曾思玉不解地问:“什么目标?”

肖华见状凑近道:“你对鲁西‘一枝花’印象如何?”

话说到这份上,曾思玉反应再迟钝也明白了,连连摆手道:“不成,不成,你可别去招惹她,搞不好连同志关系都不好处了。”

原来,这鲁西“一枝花”正是洪林。她可是出了名的带刺的玫瑰,好看不好摘。

洪林原名沙春喜,她自1937年加入共产党,一直巾帼不让须眉,她组织的妇救会,壮大了抗日队伍,她本人也被称为“沙司令”。

一个女人被称作“司令”,光听这名字就知道非一般人惹不起,如今的洪林正在是中共鲁西区任区委妇女委员会副书记兼鲁西妇救会副会长,年仅19岁的她已经出落得风华正茂,追求者甚多,但她却直接宣布:“本人是独身主义者!”

面对这样的洪林,曾思玉可真是想也不敢想啊,赶忙掐灭好友肖华牵线搭桥的念头。

但肖华可不在乎这个,他已经从曾思玉的反应中感觉到对方是有这个意思的,只是苦于对方不好接触,于是拍拍胸脯道:“放心吧老曾,有我在,这事儿准给你办成!”

到了秋天,机会来了,鲁西一批干部恰巧要到山东去,肖华和洪林正好同行,这可是个好机会啊,肖华心中窃喜,一路上时不时地提起曾思玉来。到了最后,肖华干脆直接问:“你对曾思玉印象怎么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洪林这下终于明白肖华原来是在保媒呢,于是脸一冷:“肖政委,您知道我是不嫁人的,不要再和我说这种事!况且,就算嫁我也不嫁当兵的!”

“这是为何?”肖华赶紧追问。

“当兵的野蛮,对女人粗鲁!”洪林直言不讳。

洪林之所以有这样的观念,还是因为她的外祖父。原来她的外祖父当年就是当兵的,年轻时候没能好好善待她外祖母,年老后常常后悔自责,他疼爱自己的外孙女,于是在洪林小小年纪就常常跟她说:以后长大千万别嫁当兵的!

肖华讨了个没趣,倒也不生气,随口谈起别的话题来,结果绕了一圈,话题又回到曾思玉身上:“这个同志是参加过长征的长征干部,不仅有文化,性格还纯朴敦厚,一点也不大老粗!”

洪林被肖华的执着逗笑了,忍不住回忆了一下曾思玉这个人,突然又灵机一动,找到一个理由:“我记得他好像是江西人,口音有点怪,我听不太懂他讲话。”说罢遗憾地看了肖华一眼:“肖政委呀,你总不能让我和一个语言不通的人在一起吧,这以后可怎么过日子呀!”

“就是因为见得少才不通吗!咱们中国地大物博,各地都有方言,这算得了什么,等你们接触久了,自然语言就通了嘛!”

洪林实在说不过肖华,只好道:“那我考虑考虑。”

得了这句话,肖华喜不自胜,等见到曾思玉,立马就将好消息告诉了他。

然而,曾思玉等呀等,却一直没等到洪林的回音。

后来,在一次鲁西干部联席会议上,曾思玉和洪林刚好坐在一块儿,这自然是肖华的功劳。又恰巧洪林使用的那只钢笔没水了,肖华忙给曾思玉使眼色,曾思玉明白过来,立马把自己的派克钢笔递了过去。

“这是我打仗的时候缴获的,你拿去用吧。”

洪林看看自己已经用坏的自制钢笔,再看看曾思玉眼巴巴递过来的派克钢笔,只好接下了。

但没想到,会议结束后,曾思玉还没开口,洪林却把钢笔递给了他,客客气气地说了一声“谢谢”,不等曾思玉回应,便转身走了。

这时肖华走过来,拍拍曾思玉的肩膀笑着安慰:“别灰心老兄,你不是会刻字吗?你把钢笔刻上她的名字,看她收不收?”

后来,曾思玉花了好长时间,认认真真把“赠洪林同志”这几个字刻在了派克钢笔上,完了后怎么送出去呢?这让曾思玉又犹豫了,万一洪林不收,这可多尴尬呀!

后来还是肖华给他出了主意,把笔转交给洪林的老领导段君毅,让他帮忙给送了出去,段君毅看洪林就像看女儿一样,也不由操心她的婚事,于是欣然应下。

老领导出马,洪林不好不接,面对肖华的追问,洪林还是骄傲地一昂头:“我再考虑考虑。”

一转眼啊,又是一两个月过去了,肖华心急得不行,又请了段君毅出面,结果这次,洪林有些娇羞地道:“老领导,我听你的。”

原来,经过这么长时间的接触,洪林也被曾思玉老实厚道的性格所打动,觉得此人是个可以托付终身的人。

段君毅一听,大喜过望,当天就帮他们办了婚礼,只可惜媒人肖华还在外作战,没能参加这场婚礼。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曾思玉和洪林的结婚,正是在1941年元旦的前一天。战争年代,这对同为革命奋斗的夫妻俩,难免颠沛流离。

1942年的春天,日军突然向鲁西地区进发,曾思玉夫妻所在的部队驻扎在陈庄,正受到三千日军的袭击。

曾思玉在外迎敌,掩护部队转移,而此时的洪林,却正躺在医院里。

她快要临盆了。

但此时情况危急,随部队转移也无法保证洪林的安全,她随时都可能有生命危险,但如若不走,洪林一定会被抓成俘虏,结果就更不可知了。

最后,卫生科长决定带她转移,然而却连一副担架都没找到,只好由一个小护士搀着她走,结果战况危机,这一走就是40多里呀!哪个女人能受得住这苦,洪林大汗淋漓,血水顺着身体留下来,当场昏死过去。

或许是常年跟随行军的经历,让她的身体素质优于寻常女性,最终她成功生下了这个儿子,也保住了一条命。然而可惜这孩子后来还是生病夭折了,洪林悲痛欲绝。

洪林一共生了7个子女,其中有4个都是在战火中出生,对于妻子的辛苦,曾思玉都看在眼里。

说起来,他和妻子都是自幼丧父,小小年纪就不得不承担起家庭的重任,都是吃过苦的人,更能砥砺生活的磨难,也更珍惜来之不易的幸福。

曾思玉欣赏妻子的“巾帼不让须眉”,对她既有爱也有敬重。而刚结婚时曾思玉常常外出打仗,虽然两人聚少离多,但短暂的相聚时,洪林总是耐心对丈夫说着鼓励的话,从不抱怨自己在生活上的烦心事,堪称曾思玉的“解语花”。

洪林还把自己从小从外公那里听来的兵家典故讲给曾思玉听,期盼着他打胜仗,多杀些鬼子。曾思玉对此既惊喜又感激。

1941年3月,洪林正带着妇救会的妇女们在村里开会呢,突然接到消息,一对日伪军进到小葛村来了,洪林赶紧带着人转移。

撤退过程中,洪林从政委那里得知,原来是政治部有个干部叛变了,这次敌伪军来就是听说了她是曾思玉的夫人,专程来抓她的!

不过,好在有个机灵人,此人是曾思玉手下的战士,他找了人扮成农民,赶了一头小猪在路上走。

敌伪看到了,以为这农民必定是要回村的,便跟着他,结果敌人确实是被引开了,但是那原本准备会餐用的小猪却给吓跑了!

曾思玉知道了,正要怪罪,大家都求情说:“丢个小猪,保个夫人,值了!”

曾思玉想想,也确实是这么个理儿,当下哈哈一笑。一个小猪,哪比得上自己夫人的命,用一头小猪换回夫人的安全,这可不是天上掉馅饼一样的买卖!

经过了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又随之而来,曾思玉此时已经是司令,他踊跃投身于中国的独立事业中去,不管党派给他什么任务,他都坚决完成,因此上级领导对他总是十分放心。

而洪林从1941年底也参了军,她先后担任政治干事、组织干事、支部书记……不断成长着,一边是丈夫的贤内助,一边也不忘自己的事业。

1950年初,面对美国侵略朝鲜的企图和朝鲜急求中国伸出援手的局面,毛泽东考虑再三后做出决定,组织志愿军进行抗美援朝!

听闻消息,许多老兵都磨拳霍霍,自请上战场杀敌去。曾思玉也是心痒痒,见许多老战友都要去战场了,便想让自己的64军也去。

鉴于对自己妻子的了解,曾思玉料想她也必定有这个心思,毕竟这可是当年响当当的“沙司令”呀!

一天晚上,曾思玉突然问洪林:“抗美援朝你去不?”

不出丈夫所料,洪林果然斩钉截铁道:“我也是军人,当然要去,不去就是怕死鬼!”

曾思玉笑着看向妻子,他喜欢的就是妻子身上这一股劲儿。然而转头看到几个孩子,他又不忍心了:“要不咱们俩去一个就够了吧?咱俩要都去了,咱这4个孩子可怎么办呀!再说你还有工作在身……”

洪林这下不乐意了:“小的交给姥姥奶奶带,大的托学校照顾!”

见妻子态度坚决,曾思玉知道劝也没用了,只好照妻子说的办了,毕竟话头也是自己挑起来的,这会儿又能去哪里后悔呢!

不过,见她去做自己喜欢的事,曾思玉心里也感到满足。

既然决定要去,洪林第二天便接来母亲和婆母,把孩子托付给她们:“如果我和思玉没有回来,孩子就拜托你们老人家了!”

说完,她深深地鞠了一躬。两位老人忍不住落下泪来,相互对视一眼,道:“你们一定能回来!”

于是,军长曾思玉,带着夫人洪林,两人如同同林鸟,双双入朝作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抗美援朝战争中,曾思玉先后任中国人民志愿军第十九兵团第六十四军军长,志愿军第十九兵团副司令员兼参谋长,他率部参加了第五次战役,不管是寻找突破还是牵制敌军,几乎每次任务他都出色完成。

军长在前线杀敌,军长夫人则坐镇“家中”。 洪林在军部留守处担任政委,把后勤部署负责得井井有条。

结果,一次任务中,洪林负责一个1000多民工组成的担架队,担架队随军出发,到了封锁区,突然收到敌方飞机轰炸,民工自然下意识躲避逃散,而这时,队伍中唯二的军人——团长和政委没能阻挡住队伍的溃散,尤其是当队伍打散后,政委竟然只身一人逃回了营地。

洪林气得不行,当场下令把政委关禁闭。

没成想,这政委见洪林是个女子,仗着自己以前的老资格,根本没把洪林放在眼里:“老子挨过的枪子儿比你生过的孩子还多,你一个娘们儿敢关老子的禁闭?”

“管你是天王老子也没用!当了逃兵还敢振振有词,要是放旧社会,你脑袋早就掉了,就是现在,也该送你上军事法庭去!”

此话一出,那政委着实被镇住了,他万万没想到,眼前的女子竟然这么厉害,再一想自己确实理亏,只好灰溜溜地到禁闭室反省去了。

因为这件事,军长夫人的威名,一下子在部队中传开了,连中央后来也得知了这件小“闹剧”,大家都说曾思玉和洪林,一个在外作战,一个在营地“管家”做后勤,军长和夫人齐上阵,传为一对佳话。

这话传着传着,就传到了毛主席耳朵里,毛主席对洪林的气魄很是欣赏,觉得她就是当代的穆桂英。

60年代的时候,毛主席常到武汉去,住在东湖宾馆,经常找曾思玉谈话,见曾思玉一众人大部分时间都陪着自己,毛主席有一次专门说:“我来东湖主要是休息,看看书,不想打扰你们。你们白天工作,晚上回家,陪家里人而不是陪我。不然,她们会有意见的。”然后看着曾思玉,诙谐地提起这位曾思玉家中的“穆桂英”来,还说有空一定要见见她!

不过可惜的是,因为种种事情,这一面终究是没有见上。这件事也一直存在洪林心里,成为她莫大的遗憾。

洪林和曾思玉相伴60多年,不管是革命时期的聚少离多,还是平稳后的相濡以沫,两人都和和乐乐的,从没吵过架,让许多人都羡慕不已。

其实,这正得益于他们的相互尊重,时刻为对方考虑着。

洪林虽然骄傲,有身为女子却不输男子的心性,但她同时也兼有女性的温柔与体贴,善于持家,而且贤惠懂礼。他们一共有七个子女,还有两位老母亲、一个侄子靠他们养活,日子其实过得相当难,组织上提出给他们家补助,但曾思玉坚持干部要以身作则,不能搞特殊,拒绝了这个提议。

洪林也不愿占这点便宜,她费心费力操持家务,同时还把工作做得井井有条,照顾一家老小,上下都夸她会操持。曾思玉不止一次感叹:“得妻如此,夫复何求!”

婆母刚来的时候,也曾对洪林产生过误会。当时两口子的工资并不高,洪林还要拿出一部分去交党费,剩下的钱全给了老太太拿去花,结果老太太上街买东西买多了,钱却不够,以为是媳妇故意不给她钱花,委屈哭了,对着曾思玉垂泪:“要不是你那两个弟弟被国民党给枪毙了,我才不会到你这里来呢!”

洪林忙去解释,婆母这才知道真相,从此就把洪林当亲女儿看待,再也没闹过什么误会了。

曾思玉和夫人不仅在革命上、建设事业上步调一致,当离休后,两人依然能够一起进步。

曾老爱动,洪林也闲不下来,陪着曾思玉在菜园子里自己种菜、劳动。虽然家中配有公务人员,但两人还是爱什么事都自己亲力亲为。

老两口每天都要照看园子里的菜,坚持清淡饮食,自家种的苦瓜、芋头都是他们常吃的;曾老还很注重养生,洪林早晚都帮他按摩,夫妻俩的默契都藏在这些细小的生活琐事里。

而省下来的钱,他们都捐给希望工程,曾老说:“我们都年纪大了,要这些钱也没多大用,孩子们更需要这些钱去学习,那可是祖国的未来呀!”

曾老还有写作的习惯,以前他就坚持记日记,后来更是写了许多回忆著作,而曾经当过档案馆馆长的洪林,就帮他搜寻整理资料。

两人还有个共同爱好——书画。他们夫妻联手,珠联璧合,作了两幅图,一副是木刻的毛主席诗词——《沁园春·雪》,大气磅礴;一副是绣得惟妙惟肖富贵夺目的红牡丹图,就挂在客厅里,来客看了无不瞩目称赞。

少年夫妻老来伴,曾思玉和洪林这对相伴60多年的传奇夫妻,经历岁月风霜,就如同并蒂牡丹一样,更显出圆满可贵。

2005年,时年84岁的夫人洪林先一步而去,曾思玉带着对夫人的思念,写下对她的回忆,还把她送给自己的诗,一笔一画刻下来,在书房挂起来,日夜看着。

7年后的一天,曾思玉也随老伴儿而去,享年102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