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源公众号:纪人物

“一门三院士,九子皆才俊”,这是对梁启超家教成功的最高褒奖。梁启超的九个子女,各有所长,人人成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如果说梁思成的子女个个成为国之栋梁,被后人称赞,可他的一个小妾就鲜为人知了。梁启超有两位夫人,妻子李蕙仙和小妾王桂荃。李蕙仙是顺天府尹李朝仪的女儿,而王桂荃则是陪嫁丫鬟。

1886年出生的王桂荃,原名王来喜。在封建社会的尾巴上,把人间辛酸尝遍。父母早逝,年仅四岁,便不容于普通的家庭生活,继母虐待,又将她卖出。王桂荃被人贩子在6年间转卖4次,几经辗转进了顺天府尹李府,成为李蕙仙的贴身侍女。

1889年,梁启超在广州参加科举考试,高中举人。

李端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李蕙仙的堂兄李端棻,是中国近代教育之父,曾在清政府统治下担任多省乡试主考官,也正是他慧眼识英才,在负责广东乡试主考时,提拔了梁启超,并搭线李蕙仙和梁启超的姻缘。

两年后,19岁的梁启超就迎娶了23岁的李惠仙。
因为李惠仙从小身体虚弱,李家便挑选了两个丫鬟作陪嫁,王桂荃就是其中之一。
婚后的小两口感情非常好,经常一起读书下棋,谈古论今,两个陪嫁丫鬟则包揽了所有的家务。

梁启超觉得“来喜”这个名字太过俗气,便给她改名为“桂荃”。

戊戌变法失败后,梁启超亡命天涯,逃往日本。与此同时,清政府将魔爪伸向了梁启超的家人。李蕙仙虽为一介女子,但面对如此危机时刻依然镇定自若,慷慨从容,没有一句断言。

之后,她便带着全家老少从广东逃到了澳门。等到梁启超在日本的生活稍微稳定后,李蕙仙又带着家人不远万里来到日本,终于和梁启超团聚。

1897年,李蕙仙曾生下梁家第一个儿子,不幸的是一个月后夭折。1901年,梁启超的长子梁思成诞生,苦盼六年的梁启超后继有人,当然是非常高兴。

李蕙仙嫁入李家几年,一共为梁启超生下了一个儿子和两个女儿。这个儿子便是梁思成。梁思成在小的时候,身体非常虚弱。梁家人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他们希望李蕙仙再多生几个,最好是儿子,以延续梁家的香火。但是李蕙仙生过三个孩子以后,想再怀上已经是心有余而力不足了。

为了梁家能够香火旺盛,梁启超在李蕙仙的提议主持下,纳王桂荃为妾。

至此,这个身世飘零的苦丫头,终于受命运之神眷顾,拥有了对她来说最踏实最稳妥的归宿。

梁启超将王桂荃收为妾室,主要是为梁家延续香火。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但是,梁启超曾和谭嗣同一起创办“一夫一妻世界会”,主张实行一夫一妻。作为晚清的著名政治人物、学者,他绝不能违背自己的主张,因此梁启超从不公开叫她的名字,哪怕是在书信里也是以“王姑娘”或者“王姨”相称。王桂荃就这样无名无分地当着梁启超的“第二夫人”,但是她却心甘情愿、毫无怨言,哪怕是生下了7个孩子(有一个夭折了),分别起名为梁思永、梁思忠、梁思达、梁思懿、梁思宁、梁思礼。此时的她仍然不曾索要任何的名分。

由于王桂荃没上过学,做起事来有些不方便,梁启超便教她读书写字。冰雪聪明的王桂荃很快就认识了不少字,甚至能够写信了。由于要在日本生活,王桂荃还主动学起了日语,并在不久后说得一口流利的东京话。就连梁启超也感叹她的聪慧。此后家中有需要对外联络的事宜都靠着她。

在海外流亡了十多年,李蕙仙因身体虚弱,无法从事体力劳动,所以一直是王桂荃在操持家中事务,她却从不抱怨自己的辛苦。

有一年,李蕙仙的孩子思庄染上恶疾,而自己因为体弱多病无法照顾自己的孩子,她只能把自己的孩子托付给了王桂荃照顾。

王桂荃为了照料李蕙仙的孩子,使自己的亲生闺女也被传染了,后来李蕙仙的孩子病好了,而王桂荃的孩子因为耽误最佳治疗时期去世了。

想到了自己死去的孩子,王桂荃经常夜不能寐,总是一个人偷偷地躲在被窝里以泪洗面,但她从来没有向李蕙仙讨要人情,还继续默默地照顾着一大家子。

不过因为她对梁家的付出和照顾,王桂荃早已赢得了梁家上上下下的尊重,孩子们不管父亲的忌讳,他们喊李蕙仙“妈”,管王桂荃叫“娘”。

梁启超第一次称她为妾,是于一封给好友蹇季常的信中:“思永既行,小妾又临月,现在狼狈万分,望思成归如望岁。”王桂荃当时怀着小儿子梁思礼,还需要照顾已病重的李蕙仙。

1924年,李蕙仙因乳腺癌病逝,梁启超极为哀痛。

看着梁启超因丧妻而日日哀痛,王桂荃心痛不已,可纵使她百般劝慰,梁启超依然日益憔悴。王桂荃只能更精心地料理他的饮食起居,尽力照顾好他的身体。

可惜,纵使王桂荃使出了浑身解数,梁启超的健康仍是每况愈下,终在五年后撒手人寰。

图 | 梁启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临终前,他拉住王桂荃的手说:“对不起,伺候了我一辈子,让你受苦了,孩子们就拜托你了。”

王桂荃眼中噙着泪:“放心吧,孩子们有我呢!”是的,她始终是梁家最坚定的守护者。

可惜,直到死,他都没能给她一个名分,一往情深,换来的不过是一个“伺候我的人”,就为了他曾经“一夫一妻”的誓言和名声。

男人,永远比女人自私。

必须承认,尽管终是没有对“一夫一妻制”食言,可在爱情面前,梁启超还是输了。

梁思成去世后,一家上下全靠王桂荃一个人支撑。九个孩子,光是日常生活的开销就是一笔不小的数目,再加上王桂荃不仅仅想要几个孩子健康成长,还要预留出孩子们的教育经费。

俗话说“再穷不能穷教育,再苦不能苦孩子”,梁启超生前并没有多少积蓄,如今他一走,家里更是没了收入,为此,她把梁启超生前的大房子卖了出去,解燃眉之急。

之后,她找了一份工作,靠着微薄的收入抚养的9个孩子。生活虽过得很拮据,可王桂荃丝毫没有放弃供孩子上学的想法,不仅仅是因为梁启超生前的托付,更是因为她深刻地清楚着教育对孩子未来的重要性。所以她还要在兼顾家庭的同时外出打工赚钱。对自己永远都是省吃俭用,却对孩子们一点都不吝啬。

为了让孩子们健康成长,王桂荃不分昼夜的工作,在工作之余她还要关心孩子们的学业。在王桂荃不懈地努力下,孩子们都取得了不错的成绩,大部分都出国留学深造,成了各个领域的杰出人才。

这个家全靠着她一人苦心经营,她努力将孩子们都培养成才。

等到1941年,梁启超最小的孩子梁思礼高中毕业,家中的经济早已捉襟见肘了。于是王桂荃变卖家产,还放下自尊向朋友借贷,东拼西凑为他凑齐了400美元,将他送去美国留学。

在那个吃喝都困难的年代,很多人笑话他,这么辛苦做一些没用的事情,但王桂荃却不在乎他人的眼光,在梁启超的影响下,她深知知识可以改变命运。

新中国成立之后,国内的局势虽然稳定,但需要大量的人才支援国家建设,恢复生产。

于是,在国家的号召下,小儿子梁思礼和姐姐梁思懿选择回国支援建设,为新中国的建设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梁思礼更是成为新中国的导弹和航天事业的专家,领导了国家多种导弹的研发。

在9个孩子中,6个孩子成了国家栋梁,梁思成、梁思礼、梁思永成了中国科学院院士,而梁思成是第一批中国科学院院士。梁思达、梁思懿、梁思宁成了著名的经济学家。其它三个孩子也非常优秀,在各自的领域做出了一番成就。

尽管世人都喜欢称赞梁启超对于他们的影响,但是对于他们自身而言,王桂荃在他们成长中的付出绝对不可忽视。

令人感到心疼的是,一生操劳的王桂荃怎么也没想到,临终前却被冠上梁启超的老婆之名。

1966年,此时她的九个孩子们一个个离开了家庭,去奋斗他们的人生,各自在家庭与事业间忙碌。而昔日护着他们的王桂荃也逐渐老去,孤单地在老房子里等着孩子们回家。

动乱的时代没有顾及她的年老体弱,也没有体恤她一生的忙碌,她受到梁启超的牵连,被赶出家门,被迫住在乡下的小棚里,无人照料,年老的她恶病缠身也无钱治疗,不久便死在了牛棚里,享年好85岁。好心的邻居用破草席将她的遗体卷去,葬在了村后的山丘上。

当孩子们赶回来的时候,只看到了一座孤坟,后来孩子们将她的坟墓,葬在了李惠仙和梁启超合葬墓的旁边。

1995年4月23日上午,天气风和日丽,梁氏子孙齐聚梁启超的墓前,他们种下了一棵白皮松,将她命名为“母亲树”。

墓碑的碑文由林徽因之女梁再冰撰写的:

“在家庭中,她毕生不辞辛劳,体恤他人,牺牲自我,默默奉献; 挚爱儿女且教之有方,无论梁氏生前身后,均为抚育子女成长付出心血,其贡献于梁氏善教好学之家良多。 缅怀音容,愿夫人精神风貌长留此园,与树同在,待到枝繁叶茂之日,后人见树,如见其人。”

这显然是子孙表达着对她的缅怀之意。

她平凡地生活在这个世上,但凭着辛苦的劳作、朴实温良地做人,赢得了他人的尊重,展现了人性的光辉。她又不平凡,凭借一己之力养育出了九个国家栋梁。她是当世人杰梁启超的“第二妻子”,她是千千万万个勤劳勇敢,善良朴实的传统女子的缩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