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簌簌衣巾落枣花,村南村北响缫车。

牛衣古柳卖黄瓜。

酒困路长惟欲睡,日高人渴漫思茶,

敲门试问野人家。

——(北宋)苏轼《浣溪沙》

盛夏,在每天嗡嗡作响的蝉鸣中绽放。好像还没有过完伏天,就已经依稀在每天晨暮时分的雾霭里感受到了秋天即将来临的讯号。隆德园画院的又一个夏天,在蔬果即将收获的季节,就这样迎来了孩子们的暑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VOL / O1 夏之蔬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你有没有亲手栽培过一株植物,在清晨浇灌清凛的泉水,在日头落山后翻拨土壤施肥,在冰雹急落的天气里为菜园里的幼苗们担心?

每一天的悉心照看,总能在不经意间收获一些细小的惊喜:辣椒籽撒上没几天就冒出了青嫩的芽片,黄瓜花刚打蔫就能看到小小的黄瓜果实冒头,紫色的茄子花总是娇羞地低着头,西红柿在成熟前都是湛青碧绿如同一粒粒玉石……菜园里的一切都富有生趣,又如此简单质朴。

怪不得田园派诗人对乡间野趣的描述生动详实,能够扎根在土地的创作者才能歌咏这世间的繁华。一道炊烟就是一场团圆,一捧五谷就是一个秋天,我们与这世界千丝万缕的联结都来自这些细微的小美好。

VOL / O2 夏之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亲手耕种,才更懂得果实来之不易。在隆德园的餐桌上,一年四时都有着当季最新鲜的蔬菜瓜果,也有着各具特色的杂粮面食。这道kui lei就是来自山西的夏季常见美食,将少量面粉与玉米面粉混合,均匀裹在洗净的豆类(也可以替换成自己喜欢的蔬菜)上,放入烧开的蒸笼上蒸熟,蘸蒜泥麻酱调味的蘸汁即可。苦夏的日子里孩子们总是没有胃口,这道营养均衡、清爽健康的菜品,总能激活大家的味蕾。

VOL / O3 夏之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茶余饭后,隆德园画院消夏的傍晚,朋友们乘着山间清凉的晚风,点上一盏香,翻读一本好书或者是弹奏一段钢琴曲,就是大家最惬意放松的时刻。正如倪老师说的:“一些看起来无用的东西,在不经意间总是像光一样照进我们的生活。”

“在生活的一切活动中,美和艺术诚然象一个友好的护神,把内外一切环境都装饰得更明朗些,对生活的严肃和现实的纠纷可以起缓和作用,以娱乐的方式来排除厌倦,虽然不能带来什么好的东西,至少可以代替坏的东西,这究竟还是聊胜于无。”

——(德国)黑格尔《美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带着对自然的敬畏,带着对美的向往,隆德园画院的孩子们用双手描摹出了一幅又一幅留有成长痕迹的画作。从抄经到临摹宋代画鸟,从工笔水陆画到佛像绘画,每一个孩子都经历了长达数年的学习过程。而这份用笔墨完成的耕耘,也终将在未来的人生里收获一份关于“美”的果实。

画案上,济群法师题字“无上清凉”的蒲扇静静伫立在笔墨纸砚之间。提笔思索构图时,瞄到这四个字总会心生清净。真正的清凉,并不是因为有风吹过,而是需要找到一个地方,让心不动摇。心自在,自有清风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编辑:懿萍

文字:静静

校对:沐芯

图片:隆德园文化艺术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