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语堂曾说:“说话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我们天天说话,并不见得我们会说话。我们说了一辈子的话,试问有几句话是说得特别好的。”

的确,大多数人一岁左右便能开口说话,但有些人却一辈子都没学会好好说话,尤其是对身边的人。我们常常对外人很客气,但对亲近之人,尤其是孩子,却是随心所欲说着伤人的话。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击否定的冷语

谦虚是中国的传统美德,但很多父母却将其误解为对孩子的打击教育。

孩子考了95分,他们会质问:“为什么会丢5分?”即使孩子考了满分,也会不屑地说:“只是运气好,你那水平我还不知道?”

当孩子因取得好成绩而开心兴奋时,他们会担心孩子因此就“飘”了,必须要打击一下。否定甚至贬低的话,如同一盆冰水,浇向孩子。

长期被父母打击否定的孩子,内心是什么感受呢?

几年前,一个叫小斯的孩子,在高考后跳水自杀。遗书中,他控诉父亲对他太严厉,总是打骂。即使考了高分,父亲都是没好气地告诫他“不要骄傲自满”。时间久了,他觉得“活着没有任何意义”。

心理学中有个“皮格马利翁效应”,强调期待和信任对一个人的影响力。父母是孩子最信任和相处最久的人,亲子间的“皮格马利翁效应”会更明显。

教育家苏珊.福沃德在《中毒的父母》中指出:“小孩总会相信父母所说的有关自己的话,并将其变为自己的观念。”如果父母长期对孩子说负面的话语,孩子也会因此怀疑和否定自己,认为自己是很糟糕的,而这种“我不行”的认知会影响他一生。

威胁恐吓的狠话

父母大多希望孩子能听话,也会采取各种措施,试图让孩子就范。常见的手段之一就是威胁了。

孩子乱跑,恐吓他会被人贩子拐走;调皮捣蛋,则威胁说不要他了;不收拾玩具,则装作把玩具扔了;不认真读书,则断言他长大后只能捡垃圾……

父母喜欢说狠话,用孩子在乎的事物威胁,根本原因是见效快。但是,父母不清楚,这种顺从不是因孩子明理,而是出于内心的恐惧。

表面上,父母得其所愿,但其潜藏的风险无法想象。随着孩子长大,能威胁的东西越来越少,威胁则愈加无效,甚至会引发强烈的亲子对抗。更重要的是,这类言语极大损害了孩子的安全感。

去年,一个被拐卖十多年的孩子符建涛认亲成功。其实,他一直知道自己是被拐卖的,也非常思念亲生父母,却一直没有报警寻求帮助。为什么?

因为在他小时候,母亲说过:“你不听话,就把你卖掉。”所以,当他真被拐卖时,认为是妈妈不想要他了,即使在新家不快乐,也一直没有报警。

畅销小说《一个人的朝圣》中写道:“珍惜语言的真情实意,不要拿它们当弹来使。”

如果父母为了暂时的省心,用孩子最在乎的东西去要挟,损害亲子间的信任和依赖,破坏孩子内心的安全感,无疑是丢了西瓜捡芝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唠叨罗嗦的道理

思想家卢梭总结了三种最没用的教育方法:讲道理、发脾气、刻意感动。然而直到今日,讲道理依然是很多父母惯用的育儿手段。

孩子犯错误,父母不打不骂,耐心讲道理,不好么?为什么不可取?

知乎上有一个提问:什么时候你对父母最失望?

一个高赞的回答让人心疼:

当我面对难题绞尽脑汁时,妈妈一本正经坐在我面前,从司马迁讲到马云,从爱迪生讲到马斯克,说了半个多小时,就是为了告诫我,要好好学习,否则会一事无成;

当我内心痛苦,拿起练了6年,却被父母强制荒废了2年的吉他,想从音乐中寻求慰藉,父亲立刻没收了吉他,苦口婆心劝我,不要浪费时光,荒废学业。

父母习惯扮演高高在上的教育者,打着“为你好”的旗帜,将他们的认知理念一股脑强塞给孩子。但孩子此时的感受和想法,他们却一无所知。各种光鲜的大道理,听似无比正确,对孩子却如隔靴搔痒,没任何帮助。

心理学家武志红说:“生命最根本的需求,是渴望被看见。”

为人父母,是否敢于放下各种道理,放下教育的执着,放下对孩子的期待;去连接孩子的内心,去聆听他的想法,去同理他的感受,去看见真实的孩子……

就像人本主义卡尔.罗杰斯曾说的:“如果有人倾听你,不对你评头论足,不替你担惊受怕,也不想改变你,这多好啊……”

多年前,一个“水知道答案”的实验,让我们见识了言语的力量。话语,虽然看不见摸不到,却有着巨大的能量,可以让人如沐春风,心生喜乐;也能人如遇凌寒,伤心不已。

西方有句俗语:好父母嘴上都有一条拉链,从不对孩子随心所欲说话。做一个好父母,从好好说话开始;家庭的温度,藏在父母的言语中。因为有爱,所以每句话都要好好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