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天,乘车5个小时,步行4个半小时,开会座谈访贫2个小时,一路风尘,大汗淋漓,辛苦程度不言而喻……回到县城招待所后,许多干部才发现脚底、脚趾都磨出了血泡。”

1989年7月19日,时任福建宁德寿宁县副县长连德仁在工作日志中写下这段话。那天临近大暑,日头毒,他陪同到任不久的宁德地委书记习近平去下党乡调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连德仁的工作日志。(图源:《习近平在宁德》)

福建9个地市,宁德最穷。说位置,宁德一边挨福州,一边靠温州,两头都富,它却“短路”,靠着海,但海没沙滩,海岸边儿就是悬崖峭壁,往里走,又全是大山。山区交通不便,从宁德城区到寿宁县城,都是盘山路,坐车得一整天。

下党乡离县城45公里,在寿宁县里最偏远,也最穷。进出下党,只有一条荆棘丛生的羊肠小道。“九山半水半分田”,到上世纪80年代末,下党还穷得叮当响:没公路,没自来水,没电灯照明,政府不仅没财政收入,连办公场所都没有。

政府穷,老百姓更穷。当地人说自己有“三怕”:一怕生病,二怕挑化肥,三怕养大猪。怕生病,因为没钱治;化肥沉,山路难挑;怕养大猪是因为猪养肥了,从深山里抬出去都费劲。

肩挑手扛的小商贩也视下党为畏途。钱难挣不说,挑些瓶瓶罐罐的去那儿,摔碎了血本无归。下党人一半没吃过酱油,七成连醋是啥滋味都不晓得。

习近平是这块穷地方的新官。连德仁回忆,1989年7月19日这天,清早6点多,习书记一行就乘中巴从寿宁城关出发了,队伍一共30多人,包括地直和寿宁县相关部门负责人。9点多,车开到平溪乡上屏峰村,再往前到下党,就没有车能走的路了。

咋办?走吧。一行人下了车,踏上崎岖古道。走在头里的是时任下党乡党委书记杨奕周,手里一把柴刀,在前开路;习近平和其他干部走成一列,头戴草帽,毛巾肩上一搭,再握根竹竿,显然提前做了准备。

1989年7月,习近平冒着酷暑,带头步行到下党乡调研。(图源:《习近平在宁德》)

多年来,习近平是第一个来下党的地委书记。听到消息,乡亲们自发在路边摆摊,每隔两三里就备一桶清凉汤——拿当地土药材做的,解暑。

15里山路,走了2个多小时,人人浑身汗湿。村口鸾峰桥上,当地干部拉一块塑料布围个小圈,习近平和大伙一起,举一桶水从头浇下,换了身衣裳,脱下的湿衬衫就晾在廊桥上。有乡亲把全乡仅有的一瓶菠萝罐头递给习近平,他一口没吃,让工作人员倒在碗里,端给了一位老大爷。

当时下党乡党委就设在一个改造过的牛圈里。这么多人,去哪儿开会?找来找去,大伙把廊桥旁的小学校收拾了一下,索性开现场办公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989年7月,习近平(右一)在下党乡召开现场办公会。(图源:《习近平在宁德》)

一张桌子,三把椅子,一块从村民家里拿来的床单,就拼成发言台。习近平跟杨奕周说,你坐中间,我们两个坐在边上,听你讲。我们尊重基层同志,你就放心大胆地坐在当中,讲给我们听。

条件简陋,办事麻利。下党干部百姓现场反映的问题,习近平当即交办给同来的地县各部门同志,要求限时解决。

1989年7月,习近平(左一)在下党乡调研期间,深入田间地头考察农业。(图源:《习近平在宁德》)

就这样,整整一天,往返14个小时,直到晚上8点多,一行人才回到县招待所扒了口饭。

从下党回寿宁路上,有位干部问习近平:“实在太累了。你身体吃得消吗?”

习近平答:“这点苦不算什么”。他知道明代著名文学家冯梦龙曾在寿宁当过知县,从苏州赴任寿宁,路上走了大半年。“为官都想当舒服官,那还不如封建时代的士大夫呢。”

第二天一早,在寿宁县政府,习近平主持会议,就寿宁县和下党乡建设工作现场研究、现场拍板。会上,他提出,下党乡的发展建设要优先考虑,让各部门负责人或代表表态。你拿多少钱,他拿多少钱,现场就定。

会开完,资金筹了72万元,用于下党乡水电照明和公路建设,这在当时可是一笔巨资。为支持下党建设,大家拼了全力。有部门领导打趣:“习书记啊,我们把口袋里的‘毛’都拔拉出来啦!”

“下党这个地方,我来了一次,一辈子都忘不了。 ”习近平说。 1989年7月26日、19 96年8月7日,习近平又两进下党,协调解决建设发展难题。

多年后,已是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习近平依然数次忆及下党,忘不了“那一碗绿豆汤、那一杯草药茶”。他说:“我在中国福建省宁德地区工作,我记住了中国古人的一句话:‘善为国者,遇民如父母之爱子,兄之爱弟,闻其饥寒为之哀,见其劳苦为之悲。’至今,这句话依然在我心中。”

文、配音/静玄

编辑/绫波

制图/少鹏

资料来源/人民日报、新华社、《习近平在宁德》、《习近平扶贫故事》、《摆脱贫困》等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四卷读书打卡活动正在进行中!今天的阅读篇目是《确保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事业薪火相传》和《坚持中国人权发展道路,促进人权事业全面发展》。快点击下方小程序一起打卡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