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运动的目的是为了强身健体,运动后的保健是科学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掌握并了解运动后的一些保健须知,才能做到科学强身,加快体力恢复。运动后有多种保健方式与方法,掌握这些方式方法,是您健康的必要保证。
1.不要立即坐地休息
有些中老年人进行运动锻炼后习惯于坐在地上,或是直接躺下来休息,认为这样可以加速疲劳的消除。其实,这样不仅不能尽快地恢复身体功能,而且会对身体产生不良影响。人体在进行运动时,心血管功能活动加强,骨骼肌等外周毛细血管开放,骨骼肌血流量增加,以适应身体功能的需要;而运动时骨骼肌的节律性收缩,又可以对血管产生挤压作用,促进静脉血回流。当人体在停止运动后,如果停下来不动,或是坐下来休息,静脉血管失去了骨骼肌的节律性收缩作用,血液会由于受重力作用滞留在下肢静脉血管中,导致回心血量减少,心输出量下降,造成一时性脑缺血,出现头晕、眼前发黑等一系列症状,严重者会造成休克。因此,对于中老年运动锻炼者来说,运动锻炼后应做一些放松活动,这样,一方面可以避免头晕等症状的发生,另一方面还可以改善血液循环,尽快消除疲劳,提高锻炼效果。
2.不要忽视放松活动
①中老年人在任何形式的运动后都应该做一些放松跑、放松走等形式的下肢运动,促进下肢静脉血的回流,防止运动锻炼后心输出量的过度下降。
②中老年人可通过“转移性活动”加速疲劳的消除。所谓转移性活动是指在下肢活动后,进行上肢放松性活动,右臂活动后做左臂的放松活动,通过这种积极性休息使身体功能尽快恢复。大量研究已经证实转移性活动确实可起到加速疲劳消除的作用。
③中老年人放松活动的量不要过大,否则又会引起新的疲劳。在进行放松活动时,应当有一种心情舒畅、精神愉快的感觉。如果运动锻炼本身的运动量不大,如散步等,就没有必要进行放松活动。
④中老年人进行较大强度的运动锻炼后,应当进行全身性放松活动。
必要时,锻炼者之间可进行相互间的放松活动。
3.不要即刻进食
运动时胃肠道的血管收缩,血流量减少,消化能力下降,这种作用要在运动结束后逐渐恢复。如果在运动后立即进食,由于胃肠的血流减少,蠕动减弱,消化液分泌减少,进入胃内的食物无法及时消化吸收,留在胃中容易牵拉胃黏膜造成胃痉挛。所以运动后忌即刻进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