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回顾一下上半年的股市,都说互联网跌得惨,但是生物医药板块其实也没有好到哪里去。

上半年的跌幅榜上,大多数时间都能看见生物医药类的企业。

当互联网企业 3 月份开始反弹的时候,生物医药版块依旧在硬生生地下跌,6 月份甚至二次触底。

虽然,在下半年开始的头几天出现了反弹,但是反弹力度也相当有限。

上半年的投融资

2022 上半年全国医疗健康领域投融资事件共 632 起,披露的投融资金额为 1152 亿元。

19 家企业敲钟,主要集中在A股市场。

上半年国内生物医药企业IPO数量为 19 家,与去年同期基本持平(20家)。

科创板成为创新企业上市主阵地,有 8 家;创业板有 6 家。

二级市场相继迎来CGT CDMO第一股--和元生物、国产HPV九价第一股--瑞科生物、PROTAC第一股--海创药业。

但其实相较于去年同期,2022 年上半年,一级市场投融资事件数,同比降低 46.7%,环比降低 45.9%;

IPO事件数同比降低 45.5%,环比降低 55.2%;

二级市场再融资事件数,同比减少 57.8%,环比减少 29.6%。

投融资的下降,很大程度反映了板块市场活力的下降。

一方面,因为疫情以及防疫政策影响着宏观的经济市场以及资本流向,生物医药企业不再是只需要盯着III期临床试验就能稳赚不赔的“香饽饽”了。

另一方面,生物医药板块此前的暴涨,终究还是迎来了估值的回调。参照美股对于生物医药企业的估值体系重塑,此次回调估计还会持续一段时间,而资本或许也在等待回调的结束。

“大鱼”们或观望或已出手

所谓“大鱼”就是制药行业的那些国际巨头。

“新冠”对于制药行业来说,也算得上是一个“突如其来”的利润的增长点。

生物技术类相关企业的暴跌,对于大型制药企业来说,或许是他们希望看到的。

因为这关系到“大鱼”们未来的收购和并购,核心就是“价格合适”。

全球多家制药巨头的CEO一致认为,生物技术相关企业的估值仍有回落的空间。

罗氏首席执行官Severin Schwan指出,最近几个月生物技术企业的估值下降只是回到 2019 年和 2020 年水平的一次修正。

“首先,你必须以科学为导向,并明确,是否有科学和良好的数据来支持收购?我认为,正如我们在更广泛的生物技术市场中看到的那样,这一直具有挑战性”,诺华首席执行官Vas Narasimhan表示,“许多数据指标都表明,很难有效地找到新药”。

诺华此前将其收购/并购的范围限制在 20 亿美元以下的公司,“我确实认为,在今年,'卖家'的期望会有所调整,并且可能会更加开放地考虑如何进行合作伙伴关系,并购和业务发展”,Vas Narasimhan表示。

默克则是一直处于一个观望的状态,不过,默克的“兄弟公司”--默沙东,已经开始出手了,近期计划以 400 亿美元收购Seagen。

默克首席执行官Rob Davis此前曾表示,“有一些较小的生物技术确实面临现金挑战,所以我认为这是可以预判资金流向的点”,Davis补充道,“但从根本上说,我们还没有看到足以“质变”的变化,我们必须继续关注”。

百时美施贵宝首席执行官Giovanni Caforio此前也在电话会议上表达了类似的观点。

“我们的经验是,每当市场价值出现某种类型的调整时,这些价值总是需要一点时间才能真正成为生物技术公司董事会在估值方面考虑的价值。”

不过此前,百时美施贵宝已经以 41 亿美元收购了位于美国的生物技术企业Turning Point Therapeutics。

辉瑞单单在今年上半年,就发起了 4 起收购,金额较大的一笔收购是以总计约 116 亿美元收购Biohaven。

葛兰素史克早在 4 月也已经开始行动了,当时收购Sierra Oncology花费了 19 亿美元,首席执行官Emma Walmsley表示,“这笔交易目的是在于补充我们现有的管线”,还有笔交易是以 33 亿美元收购Affinivax。

总结

目前看来,美股以及A股的医药以及生物技术板块在下半年依旧是“不确定”的状态。虽然,生物技术行业的暴跌可能开始趋于平稳,但是若要指望着暴涨,估计会很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下半年,全球的通货膨胀问题应该会更加严峻,这对于美国以及欧洲的生物技术企业来说,会是不小的挑战。(核心在于生物技术的产品或者技术,很难像药品那样实现产业化的落地变现)

预计生产成本通胀的影响将在 2022 年底开始显现,到 2023 年将更加明显。

设想一下,假如在投融资收紧的情况下,原材料、能源、物流成本继续飙升,生物技术企业的利润率会进一步压低。

倘若没有足够强有力的产品或者技术作为支撑的话,股价或许会持续走低。

随之而来的,为了保全企业,就需要裁员或者缩减管线来控制成本,亦或者低价寻求“大鱼”们的收购,以确保企业能够“活着”。

那么站在“大鱼”们的角度来看,只要产品或者技术能够弥补或者匹配现有的管线,收购何尝不是一种“省时省力”的方式,况且还是相对的“低价”收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