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开始意识到健康的重要性,并开始为富有独特营养的益生菌买单。市场需求的增加、竞争的加剧也促使益生菌从传统的酸奶、营养品等品类拓展至零食领域,益生菌饼干、益生菌软糖、益生菌棒棒糖等产品不断上市,益生菌零食化的趋势越来越明显,而能够直接吃的“益生菌”,也是很有必要的。

零食化的益生菌

以前提起益生菌,酸奶、营养品可能是最先想到的产品,这也是益生菌非常普遍且重要的呈现形式,随着市场上益生菌产品越来越丰富,产品形式也有了更多变化,也为消费者带来了更多选择。

近日,均瑶健康自主研发的活性益生菌夹心饼干上市,这是继均瑶健康推出活性益生菌黑巧等益生菌制品之后的又一尝试。据了解,均瑶健康本次应用于活性益生菌夹心饼干的菌株为CCFM1107(专利号:ZL 2012 1 0046322.0)和CCFM1118(专利号:ZL 2020 1 0479611.4)。其中CCFM1107《一株能够缓解慢性酒精性肝损伤的鼠李糖乳杆菌》,CCFM1118是《一株能够预防和/或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的卷曲乳杆菌》。

蛋白质棒和饼干公司 Lenny & Larry's近日推出了益生菌蛋白棒The BOSS!Immunity Bar,这款蛋白棒有花生酱、巧克力薄荷布朗尼、焦糖玛奇朵和法式枫糖吐司四种口味。据介绍,每份蛋白棒含有 17 克蛋白质、2 克糖、不含人造甜味剂或香料,由非转基因成分制成。此外,蛋白棒还添加BC30,是一种支持免疫健康和蛋白质利用的益生菌。

去年3月,咖啡连锁品牌COSTA携手恒天然NZMP推出了“益菌多益生菌桃桃拿铁”,这不仅是国内首款益生菌咖啡,也是恒天然NZMP益生菌在咖啡领域的首次应用。此外,还有不少茶饮品牌都有含有益生菌的产品,比如喜茶、奈雪的茶等,都推出了益生菌小料,只是需要额外收费。

而光明则与大白兔联合推出了益生菌奶球,以白巧克力包裹益生菌、在45℃内隔绝水、高温和空气的接触,能够保证活菌数量,实现品类创新。

传统意义上,酸奶是不少消费者接触益生菌的直接渠道,大众对于益生菌的普遍认知也多是关于肠道方面的功能,比如”有助于消化“的概念。而随着消费者健康意识的提升和益生菌供应不断完善,益生菌有了更多的载体选择,也更接近消费者的日常消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益生菌直接吃很有必要

经过多年的发展,益生菌的消费基础市场已经初步形成。但消费者对于益生菌的了解大多还停留在各类益生菌饮料中,比如各种益生菌酸奶、养乐多、每日活菌等产品。

Innova数据库追踪显示,2019年全球超过三分之一带有益生菌和益生元原料宣称的食品饮料新品是乳制品,但益生菌在食品领域的应用不只如此,该创新正在扩展到更多品类,如零食、糖果和乳制品替代品等。

一项针对不经常购买零食的消费者进行的调查显示,如果零食中添加了益生菌或声称对消化系统有益,那么有近40%的人表示会更愿意购买该零食。这或许也是益生菌与零食结合的重要因素之一。

只是,随着益生菌消费变得普遍后,如何让益生菌的消费更加便捷、融入日常、与当下快节奏的生活更协调是值得思考的方向。因此,能够”直接吃“的益生菌,很有必要。

其实,能够直接吃的益生菌也正变得越来越多。笔者观察发现,此前市场上大多益生菌粉剂为固体饮料类型,而标注的食用方法不少都是需要与牛奶或者水一起送服。而目前,越来越多的益生菌是即食型的。

比如江中、优益C、华熙生物黑零等聚焦活性益生菌固体冲饮,以多种益生菌复合协同调节,常温保存和便携包装进一步扩大消费使用场景。每日的菌则突破性地开创了益生菌咀嚼片的形式,随身携带,边嚼边吃。

资料显示,益生菌的作用普遍集中在促进消化吸收、提高机体免疫力、维持肠道菌种平衡等功效上。而这些作用与当下的年轻一代消费者比较契合,坐着是不少职场人的办公常态,而快速的工作和生活节奏让不少年轻人将养生提上日程,而益生菌则是不少年轻人的养生首选。

今年618期间,天猫国际上的定制餐包型的膳食维生素、软糖型益生菌等进口商品受到90、95后年轻人欢迎,一些热门款销售额同比增长超三位数。而即食型、零食化的益生菌产品拓宽了使用边界和场景,也让这类产品更快的渗透。

行业标准逐渐出台,但国标依旧缺失

从2000年开始,我国益生菌相关研究的论文数量开始稳步增长,而且国内益生菌市场正处于快速发展的时期。Euromonitor数据显示,2019年全球益生菌补充剂收入61亿美元,同比增长7.5%。中国益生菌补充剂市场收入42.4亿元,同比增长18%,已成为全球益生菌补充剂第二大消费市场。而益生菌在乳制品中的应用约占全球益生菌产品的66%。

虽然我国益生菌产业起步较晚,但是随着健康需求的增加以及对益生菌了解的增加,国内消费者对益生菌产品的需求大幅度增加,推动了益生菌市场快速发展。但与产业的快速增长相比,益生菌相关标准、法规的制定相对滞后。

据了解,目前国内并没有系统的益生菌标准,而是在不同的法规和标准中有所要求和体现。目前,针对保健食品的标准有《益生菌类保健食品评审规定》,但对于普通食品类型的益生菌却没有相关标准。

去年,中国食品工业协会发布的《益生菌食品》,对即食型食品活菌数做出了规定。今年5月底,中国营养保健食品协会又发布了《益生菌食品活菌率分级规范》团体标准,对益生菌活菌率进行了明确的分级。

前不久,由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牵头,江南大学、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伊利、光明、三元等近20家行业代表研究起草的《食品用益生菌通则》发布,围绕益生菌术语与定义、基本要求、菌株水平研究与评价、食品安全及质量要求、标签、存储、运输及其在食品中的应用,明确了“活的”“摄取足够数量”和“健康有益”是益生菌的特征性要求。

但目前,益生菌仍然没有专门的国家标准,不过随着公众认知逐渐增加,以及相关团标、通则的出台,也让国标出台变得更为迫切。

益生菌食品有需求

不难发现的是,很多常见的食品品类都开始逐渐与益生菌相联系,而且也将益生菌作为了产品的卖点之一。益生菌食品不断增加,除了消费需求方面的作用之外,可能还有益生菌市场的影响。如今益生菌市场逐渐壮大,推动了越来越多益生菌产品的出现。

1、益生菌热度不断上升

百度搜索指数显示,2012年至2018年,益生菌的搜索热度逐年增长,2018年,益生菌的搜索热度达到峰值,是2012年搜索热度的5倍以上,之后呈波动下降趋势,但总体仍高于2016年之前的热度。

值得注意的是,2020年以后益生菌的搜索热度在持续两年下降后出现明显回抬。2021年搜索热度排名前十的益生菌长尾词显示,消费者搜索最多的是益生菌的作用与功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来源:艾普思咨询

2、益生菌市场规模增长较快

我国益生菌行业市场规模保持较快增长,增速高于全球水平;2020年国内益生菌市场规模已达到850亿人民币,到2022年将接近千亿。

根据魔镜市场情报数据显示,淘宝/天猫益生菌市场整体表现有所提升,大促期间带动消费明显,2021年全年销售额达119.4亿元。2021年天猫淘宝益生菌大盘增长同比有所回落,全年同比增速为22.8%。

来源:魔镜市场情报

3、益生菌零食化

淘宝数据显示,益生菌相关商品约2.9万件,近一月(2021.8.19-2021.9.18)的销量为273.32万件,交易额达2.35亿元。从品类来看,排名前十的品类中,有一半是添加了益生菌的日用品,包括牙膏/漱口水、护肤品、酸奶饮品、零食、奶粉,其销量表现相比纯益生菌品类较好,可见益生菌作为添加成分应用于日用品的方式更受消费者青睐。

益生菌快消化、零食化,一方面为消费者在满足日常需求的同时额外补充益生菌提供了便利;另一方面也迎合了新生代消费者追求美丽、潮流生活方式和健康养生的双重意图。

来源:艾普思咨询

4、益生菌休闲食品处于蓝海

有市场调研预测,从百度指数中可以看出,爱吃零食的和关注益生菌与肠道健康的,其实是同一拨人!为了抓住这种消费需求,无论是食品制造商还是原料供应商都在积极开发新产品,开始推出主打富含益生菌的零食和饮料。

根据英敏特GNPD数据库,2020年,全球益生菌休闲食品上新数量同比增涨近30%,中国益生菌休闲食品上新数量同比增长75%,高于平均涨幅。我国益生菌休闲食品正处于“蓝海市场”。

来源:英敏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益生菌食品的发展

经过较长时间的宣传和消费教育,国内消费者对于益生菌的认知度快速上升,消费习惯已经一定程度养成。但需要注意,目前益生菌膳食补剂和酸奶仍是益生菌补充的重要形式。

随着年轻一代消费者益生菌消费习惯的养成,传统形式上的产品逐渐难以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对于益生菌的补充、功能性都提出了更高的期待,更多方式的食用、更多功能的探索,成为新的需求。

而消费者对健康的持续追求和需求变化,也让益生菌逐渐从膳食补剂向更多元的食品品类渗透。不少企业意识到了益生菌的发展前景与需求变化,纷纷加码益生菌赛道。比如蒙牛优益C推出了“活菌泡泡”活菌型益生菌气泡饮料,可帮助餐后消化以及维持正常的肠道功能;伊利茶与茶寻结合0糖趋势,添加具有体重管理功效的双歧杆菌,带来双重功效的益生菌果味饮料。

从传统乳品企业到新秀初创企业,从饮品到零食再到烘焙和餐饮,不断冲击着传统益生菌市场的格局,而为消费者提供更便捷、同时更有效的食用方式,创造更好的消费体验,成为益生菌食品发展的驱动力。

认知&浅评:益生菌食品和益生菌膳食补充剂还是有区别的。目前市面上的益生菌产品中,胶囊、压片糖果、固体饮料、滴剂是主要的产品形式。而益生菌食品由于更日常,与零食结合的形式更容易加强在消费端的渗透。并且随着消费者对健康的关注,益生菌的想象空间在变大,抓住这一风口,益生菌才能激活更大的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