嘴里念叨着,“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运于掌。”

疫情肆虐,三年以来,钱没挣到,白头发却多了不少,不由地想起“养老”。

老龄化不断加深,大城市的临退休的老人需要养老,农村地区的农民,也需要养老,甚至连我们这些80后、85后等在外打拼的,也得考虑,以后咋养老。

尤其,当下经济下行,社会各种矛盾随之而来,一个接着一个拐点接踵而至,倒逼着眼前的我们有所改变,否则只能被时代抛弃。

这意味着,一个时代已经结束了,另一个时代即将开启,接下来或者是机遇,还可能是更大的危机。

就拿最近来说,一些让你内心不安,焦虑不断上升的现象,给你迎头一棒,可能会打晕,还可能会敲醒,不能躺平,不能摆烂了,以后,养老可能都是大问题了。

三大潮,倒逼而来,你能不慌?

养老资金缺口潮,独木难支,亟需另寻支点

目前,我国养老保险依靠三大支柱,是国民社会幸福感提升的基本保障,而现在这种基本保障,都面临保障不了的境地。

第一支柱是基本养老保险,包括城镇职工和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第二支柱是企业年金、职业年金;第三支柱是个人养老金。第一支柱占比最大,第三支柱刚开始实施。

去年,中国养老第一支柱基本养老金缺口达到7000亿。中国保险行业协会报告说,未来10年,全国的养老金缺口预计有8万亿到10万亿。

还有专家认为,要缓解第一支柱养老金压力,第三支柱(个人养老金)替代率至少应达10%。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那么,这个第三支柱,何时开始呢?今年4月份,官方公布的相关文件显示,个人养老金实行个人账户制度,缴费完全由参加人个人承担,实行完全积累。参加人通过个人养老金信息管理服务平台,建立个人养老金账户。

简单说,个人养老金就是存一笔钱,作为基本养老保险的补充,到退休的时候又多了一个养老金来源。也就是说,自己存钱给自己养老呗。

从“政府来养老”到“自己来养老”这个拐点,是个人都感觉慌,不得不警惕,还有啥好的解决方案呢?

最近,中国银保监会和央行发布文件,由4家国有银行在5个城市开展特定养老储蓄试点。

这个《关于开展特定养老储蓄试点工作的通知》,自2022年11月20日起,由工商银行、农业银行、中国银行和建设银行在合肥市、广州市、成都市、西安市和青岛市开展特定养老储蓄试点。试点期限暂定一年。试点阶段,单家试点银行特定养老储蓄业务总规模限制在100亿元(人民币)以内。

特定养老储蓄产品包括整存整取、零存整取和整存零取三种类型,产品期限分为5年、10年、15年和20年四档,利率略高于大型银行五年期定期存款的挂牌利率。储户在单家试点银行的特定养老储蓄产品存款本金上限为50万元。

除此之外,中国银保监会将开展为个人提供养老财务规划和长期资金管理服务的商业养老金管理业务试点。

看来,这个试点见效之后,个人养老金制度,就要真的来了。问题是,尤其农村地区的农民,基本保障比不上城里人,尤其“河南村镇银行”事件,已经给普通老百姓上一课了,幸亏试点的都是国有银行,这个信誉度能不能修补,还得靠市场及民间需求来说话。

从“养儿防老”到“政府来养老”,再到“自己来养老”来了,大众能不能接受,骑驴看唱本,走着瞧。

退休潮,每年2000万,人口老龄化而至

不可否认的是,中国人未富先老,养老危机已经显现,尤其农村地区的农民,怎么办,需要各层面关注这个事。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数据,20年后,中国28%的人口将超过60岁,高于目前的10%,成为世界上人口老龄化速度最快的国家之一。

7月份,官媒发文称,未来10年间,中国将迎来史上最大规模“退休潮”,60后群体持续进入退休生活,以平均每年2000万人的速度退休。

目前,不少省份的退休人数总量已达百万级别。例如,北京市、江西省等地都在300万人以上,广东省超700万人,浙江省更是高达915万人。

现行法定退休年龄是男职工60周岁,女干部55周岁,女职工50周岁。也就意味着在2022年,出生于1962年的男性将达到60岁的法定退休年龄,大多数出生于1972年的女职工也将在今年退休。

退休潮,相对而言是说体制内在编人员,那么普通老百姓或农民工,还有农村生活的农民,同样伴随着老龄化而来,养老问题,到了紧要关口。

同时,伴随退休潮而来的是各地新生人口呈断崖骤降趋势,而最新数据显示,包含出生人口最多的广东在内,各省的人口出生率均跌破千分之十。这意味着,退休人数增加,领取养老金的人数也在增多,但与此同时,缴纳养老金的人数却持续下降。

如果,按现行退休60岁来算,到2035年最早一批‘80后’也只有55岁,没有到达退休年龄。也就是说,‘80后’很有可能成为无养老金可领的第一代,85后,也就不用说了........

而且,官方现在的解决办法,只能用延迟退休和增加缴费额度来缓解危机,或者试点特定养老储蓄,成熟之后,推出个人养老金制度。

另外,在经济下行,伴随退休潮而来的是失业潮,人口红利将尽,更严重的问题是人才需求过剩,各行各业需求萎缩,人才岗位臃肿,一场职场优化即将而来,除了受疫情影响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失业潮(裁员潮),一场职场优化即将而来

受疫情影响,国内外大环境不容乐观,尤其这两年,民营企业日子都不好过,职场优化特别明显,裁员潮就没停过。

当下失业潮特别明显,上半年,中国城镇调查失业率平均值为5.7%,同比增加0.5个百分点;31个大城市失业率均值为6.0%,高于全国城镇均值0.3个百分点。今年,需要就业的城镇新增劳动力约1,600万人,其中高校毕业生达1,076万人,创历史新高。6月,城镇外来农业人口失业率同比增加0.6个百分点。16至24岁青年失业率持续上升,4、5、6月分别为18.2%、18.4%、19.3%。

从人口红利向人脑红利、人才红利逐渐转向,这个拐点,有些人接受不了,就会被淘汰,有些人随机而变就会被接纳。

还有,过去有数以亿计的工人从农村迁往城市,在劳动力市场不景气时,他们可以回乡工作。现在,很多年轻人失业时,会留在原地,推高了城市失业率。而且,在过去20年里,大学毕业生人数增加了10倍,这使得大学毕业生数量远超过市场需求。现在年轻人上大学的比例几乎达到60%,这些受过高等教育的年轻人,拒绝在工厂里工作,这让制造商抱怨技术人员短缺。然而,对于许多其它行业来说,人力却远超过需求。这种需求错位,高不成低不就的现象,导致失业潮,越来越严重。

尤其,对年轻人来说,在最适合生育的年龄都在为生活奔波,等年纪大了,还得为养小孩面临庞大开支,这也是导致很多都不愿生育了,人口能不呈断崖式骤降么。

这三大潮,看似危机四伏,却倒逼向了另一个方向 —— 乡村。

我国,现有5亿农村人口大部分居住在县域以内的乡村地区,今后一段时间,尤其是未来五年“至关重要”,人口优化是大趋势。

在乡村振兴和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大背景下,有些农民选择有偿退出宅基地、承包地进城落户,有些农民还会继续定居,更会迎来新居民。

但是,农民面对养老问题,基本保障欠缺,城镇职工都推“个人养老金”制度了,承包地、宅基地还敢有偿退出么,以后没养老金可领,怎么办,值得考量。

乡村发展,趋势一片大好,从乡村旅游到乡村休闲,再从乡村旅居到乡村生活,最后到乡村逐梦。

乡村发展的窗口期正在打开,城市病暴露无遗的危机感,却能在乡村化危为机,甚至引爆新的机遇期。

年轻人在城里失业,到乡村变成支援乡村振兴,政府也在鼓励有意愿的毕业生下沉参与社区工作,或者勇于走向追梦新场景,在这里发掘财富新机遇,尤其,农村户籍有一定能力的人,可以尝试返乡、下乡创业,或者择业。问题是,乡村也在优化,适者生存,不适者还会淘汰。

当“健康红利”来临之际,大健康产业引领的田园康养或养老,必定是大趋势,并且在城乡融合发展之际,一些城市群、都市圈、县域郊区等周边延伸区域的农村,有一定区位及资源优势和生态环境支撑,必将是财富机遇的角逐之地,毕竟每年2000万的退休人员,放在哪里,就看谁能撬动这个市场。

未来的乡村,基础建设及公共服务不断完善,一定是一个有着“居住”概念的混合体,这里不仅有乡村旅居,还有田园康养,体验性的人居环境,还有科技感赋能的生活社区,甚至会是有眼光的年轻人逐梦的场地。

处在乡村,不能忘本,必须立足农业,站在“农业+”的基础上,跨界融合,打破认知边界,农康旅融合,将是对康养社区的一个全新思考。比如:田园小镇,田园综合体、田园乡村等。

总之,三大潮,看似危机四伏,转向乡村,可能会找到财富新机遇,但没两把刷子,一般人还是抓不住。

文 / 李国民 / 跨界融合 - 策划人 / 三农研究 专注(乡村建设、文旅、农旅)等项目的前期策划、规划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