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提到我国人均GDP最高的地方,人们自然会想到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或者是江、浙等沿海发达地区。谁也不会料到位于新疆北部沙漠边缘的克拉玛依才是真正的“老大”。

克拉玛依在长达30年的时间内领跑全国,其人均GDP19.18万元的数据,是上海的1.2倍,成都的2倍。克拉玛依的城镇居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4.7万元,是全国标准的1.5倍。

而当地房价还不到5000元/平方米,居民幸福指数极高,号称中国的“小迪拜”。人们常以“富得流油”来形容一个地区的富裕程度,而克拉玛依正是一座石油之城,可谓是名副其实。

其市区东北部有座“黑油山”,不用开采真的自己往外冒石油。

“黑油山”不仅是著名的旅游景点,更是克拉玛依这座城市的见证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黑油山景点

富得流油克拉玛依

克拉玛依位于准噶尔盆地西部,古尔班通古特沙漠的边缘,正处于欧亚大陆的中心。

因为靠近北疆草原,据历史记载,从秦朝以来,克拉玛依就是游牧部族繁衍生息之地。大月氏、突厥、瓦剌、准噶尔等部落先后在此游牧。

1755年,清朝平定准噶尔部后,派大臣来这里建立政府管理机构。直到解放前,这块区域仍分属沙湾、乌苏等四个县管辖。

真正的克拉玛依市是在油田进行大规模开发后,于1958年在独山子镇的基础之上才正式成立的。

准噶尔盆地

克拉玛依在维吾尔语中的意思是“黑油”。可见它就是一个建立在油田基础之上的石油工业城市。

这里石油形成的年代可追溯到2亿多年前。准噶尔盆地中的玛湖经过数千万年的沉积,湖中的生物通过一系列的分解演化成了石油。这些石油深藏在距地表近千公里的区域。

大约在3000万年前,青藏高原在剧烈的地壳运动中诞生。印度洋板块插入了古欧亚大陆板块的下面,像杠杆一样撬动古欧亚大陆板块,挤压准噶尔盆地使其自北向南倾斜。

地层之间的缝隙不断连接成通道,玛湖中的原油不断从通道中朝地表涌动聚积,就形成了后来的克拉玛依油田。

有些细微管道突破了地表,石油直接像泉水一样从地表冒了出来,这些原油的残渣不断堆积,就形成了“黑油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黑油山

相传在上世纪50年代初,有一个名叫赛里木的新疆老人前往戈壁滩深处砍柴。他在返程时意外发现了一个小山丘,这就是后来的黑油山。山上的几个小池子正在往外不断冒着黑色的液体。

赛里木蘸了点这种粘稠的液体涂抹在马车轱辘的车轴上面,没想到马车轻快多了,也没有了那种“咯吱”的噪音了。

于是,赛里木将葫芦装满了这种液体带回村子里。乡亲们都很好奇,纷纷前去参观,还有人取回这种液体点灯或去集市售卖。

大家都在议论这种神奇的“黑色液体”,消息传入了正在附近勘探石油的地质工作者耳中。

他们在赛里木的带领下,来到了这个小山丘,初步断定这正是他们苦苦寻觅的石油。

从此,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一个大油田——克拉玛依油田就此拉开了大开发的序幕。

黑油山的石油

其实在赛里木之前,就有关于黑油山的文献记载,清末的《新疆图志》等书中描述道:

“山现有九泉,以山顶一泉为最大,油旺时每日可取二百数十斤。”

在1909年,独山子凿出过第一口工业油井,只不过没有形成气候罢了。接到黑油山有油的消息后,也有人认为这些冒出来的石油是残油,没有多大的开采价值。

直到1955年1月,才由国务院拍板派出一个钻井队前来进行试探性开采。

1955年2月初,在苏联专家的指导下,于黑油山东南方向约五公里的地方确定了1号井的位置。

6月,1219青年钻井队36名职工进驻黑油山这个“没有草、没有水,连鸟儿也不飞”的戈壁荒滩。

黑油山的石油

当时的条件十分艰苦,队员们挖出一个两米深的大地窖,在地面筑起半米高的矮墙,然后用泥土和灌木做成房顶。一个这种“地窝子”可容纳20余人居住,成了他们的集体宿舍。

钻井队员们克服了高温、缺水、大风、井喷等重重困难,于10月29日成功打出了石油。

新华社等媒体纷纷报道了“黑油山油田第一口探井出油”的好消息。

石油工人群情激昂,他们乘胜追击,再接再厉,冒着严寒又打出了2号井和4号井,当年就出产原油7万余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上世纪开挖石油

毛主席得知喜讯后,亲自给石油部长李聚奎打电话表示祝贺!新疆党委书记王恩茂来油田视察工作时,建议将“黑油山油田”按照维吾尔语的发音更名为“克拉玛依油田”。

1956年9月,石油部宣布克拉玛依油田初步探明面积达130平方公里,可开采的石油储量在1亿吨以上。

在随后的国庆典礼中,“克拉玛依油田”彩车经过北京天安门广场接受检阅,标志着中国彻底摘掉了“贫油论”的帽子。

随着设备和物资的到位,大批军人、知识青年和科技人员汇聚到了克拉玛依。在全国人民的支援下,新中国第一个大型油田—克拉玛依油田于1958年正式诞生,克拉玛依市也在同年设立。

克拉玛依油田开采

自己往外冒油的“黑油山”

由此可见,是先有了自己往外冒油的黑油山,才有了后来的克拉玛依市。黑油山位于克拉玛依东北部,距离市中心约两公里。

如今,黑油山已不再是喧嚣的石油会战场所了,而是成为了克拉玛依市标志性的旅游景点。

黑油山并不是一座真正的山,而是冒出的原油轻质部分挥发后,留下的沥青不断堆积而形成的一个个小丘。其中最大的沥青丘才13米高,面积也不过0.2平方公里,把景区逛完也用不了半个小时。

走进景区大门一眼就能看到写着“黑油山”三个大字的石碑,沿着石阶朝山顶走去,两旁都是蜂窝状的丘坡,凹凸起伏,紧密相连,蔚为壮观。

台阶两旁的护栏上,间隔竖立着一些活动木牌,上面写着一些关于石油的趣味知识,比如说“克拉玛依”的本意是什么?人的一生要消耗多少吨石油?

黑油山

拾阶而上,大大小小的油池就映入了眼帘。它们好像一面面黑亮的镜子,与头顶的蓝天交相辉映,美丽极了。

“咕噜,咕噜……”

一个个油泡从油池中冒了出来。油池里面的油多了,就开始溢出池外,蜿蜒着朝山下流去,像一条黑色的带子。

在阳光的照射下,散发出五彩斑斓的光泽,颇有“泉眼无声惜细流”的意境,只不过是石油代替了泉水而已。

走出台阶,小心翼翼地踩在山丘上,就像是站在厚厚的地毯上。感觉软绵绵的,有些柔软但不会陷入进去。

有顽皮的孩子用力在上面蹦跳几下,能感受到一些回弹,同时池中的油泡会随之更加密集起来。蹲下去用手指头蘸点石油,有些温热,液体往下滴时,还能形成油丝随风飘荡。

起油泡的油坑

池边有一尊赛里木老人骑着毛驴弹奏热瓦普的塑像,毛驴脖子上挂着一个醒目的葫芦,似乎在诉说着赛里木当年发现“黑油山”的故事。站在山顶,环顾四周,“黑油山”尽收眼底,山虽不高,却别有一番韵味。

2021年6月,黑油山景区升级为4A级景区,7月,景区面向各地游客免费开放,成为游客了解克拉玛依石油文化最直观、最生动的网红景点。

景区还被列为了革命传统教育和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旁边的克拉玛依一号井已批准为新疆文物保护单位。游客来到克拉玛依必然来此打卡。

人们来这里不仅可以体会到我国石油资源的丰富和大自然的神奇,还能感受到前辈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产业报国的奉献精神。

黑油山默默地矗立着,虽并不起眼,却见证了克拉玛依从茫茫戈壁滩上崛起成为现代化城市的整个历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游客在黑油山景区

克拉玛依的辉煌和转型之路

石油工人的汗水和劳动结出了丰硕的果实,克拉玛依油田的油井不断增多,在准噶尔盆地开发建设成了33个油气田。油田的原油产量持续攀升,源源不断地向全国各地输送石油,为祖国的发展建设提供血液。

1960年,油田的原油产量首次超过100万吨,到2002年就已经突破了1000万吨,成为我国西部首个产量超1000万吨的大油田。从此,克拉玛依油田的年原油产量一直稳定地保持在千万吨的高产水平。

2007年,油田不仅产出了1200多万吨原油,还成功地开采出了29亿立方米的天然气。

从一号井投产至今,克拉玛依油田累计生产出4亿多吨原油和900亿立方米的天然气,原油产量居我国陆上油田第四位,为新疆的经济发展我国的能源安全做出了重要贡献。

一号井景区

油田并不满足现状,不断加大对周边油气资源的勘探开发力度,目前已探明的石油地质储量超过30亿吨、天然气储量1700多亿立方米。未探明的储量应远远超过已知的数值。

依靠着巨量的油气资源,在几代人不懈地努力下,克拉玛依的城市建设得到了快速发展,居民生活水平也随之水涨船高。

很少有人知道,这座偏僻的戈壁城市人均GDP在30多年的时间内高居国内榜首,直到2020年才以微弱的差距被深圳市超越。

克拉玛依城镇居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接近5万元,远高于国内平均水平。而当地的商品房价在4000-5000元/平方米之间,当地居民拥有明亮的楼房并无太大的压力,买上一幢宽敞的别墅也不是遥不可及的事情。

克拉玛依城镇

2020年,克拉玛依的生产总值超过880亿元,这里面石油石化产业占了70%,可以说是“富得流油”,人称“小迪拜”也是名至实归。

与周边荒凉的戈壁不同,克拉玛依的市区建设得非常漂亮。人工引进的克拉玛依河贯穿整个城区,河的两岸建有绿色长廊,成为市民休闲的好去处。

克拉玛依还建成了玛依湖、凤栖湖等6个湖泊及一处湿地。市区的绿化率达到43.43%,人均拥有公园绿地面积约12平方米。全市空气质量优良率达到94%,被评为首届“气候奖”城市。

走在克拉玛依大街上,到处都能感受到勃勃生机。克拉玛依的教育、医疗、交通也走在我国西部的前列,机场和高铁与全国紧密相连,各地游客蜂拥而至。每到旅游旺季,街头便是热闹非凡。

克拉玛依城镇

旅游业是克拉玛依石油产业之外的另一个支柱产业。除了黑油山和一号井等景点。克拉玛依还有许多值得一去的地方。

比如位于克拉玛依东北部的“魔鬼城”,这里是世界著名的两大雅丹地貌之一,景区沟壑纵横,岩层千姿百态;在“白杨河大峡谷”景区中,长达24公里的峡谷两侧生长着茂盛的胡杨林以及毛柳、沙枣、蔷薇等植物。

野鸡、野兔、黄羊、狼、狐狸等野生动物不时出没,别有一番西部风情。克拉玛依有4A级旅游景点2个,3A级景区9个。

每年超过1000万名游客慕名前来参观石油景观和感受大漠戈壁风情,年旅游业总收入接近100亿元。

尽管克拉玛依石油产量依旧可观,但大自然赋予的资源总会有枯竭的那一天。为了避免出现类似甘肃玉门那样坐吃山空、大起大落的尴尬局面,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魔鬼城

克拉玛依决定不断延伸油气产业链,提升整个链条中的科技含量,最大限度发挥油气的价值。

为此,克拉玛依建立起了特色炼油、高分子材料、生物基化工等四个千亿级产业群。克拉玛依已成为了我国石油石化产业的重要生产基地。

除了发掘油气产业的价值,克拉玛依未雨绸缪,积极筹划产业转型,避免经济过度依赖油气开发。他们推出了文化旅游、数字经济、金融服务等三驾马车。

2013年投资的克拉玛依云计算产业园已初具规模。科幻大片《流浪地球》的后期特效就是在这里制作加工的。

华为、中国移动、中石油等公司都在此设立了云服务数据中心。“一主多元”的战略,不仅是克拉玛依转型升级,更上一层楼的希望所在。也对其它资源依赖型城市提供了发展思路。

有人说,克拉玛依是大自然馈赠给新中国的礼物。它在石油工人的奋斗中从茫茫戈壁中崛起,成为一座现代化的新城市。

在为国家能源安全做出重大贡献的同时,其自身也得到了日新月异的发展。

仍在往外冒油的“黑油山”将继续见证克拉玛依更加辉煌灿烂的明天。

参考资料

苟继鹏,《探访新中国第一个大油田》,中国新闻网,2021年6月28日;

马一凡,《中国人均GDP第一城是克拉玛依》,澎湃新闻,2021年11月23日;

《史鉴——进击黑油山!为油而战!》,《中国石油石化》杂志,2021年6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