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人大代表、中国戏剧家协会副主席、安徽再芬黄梅文化艺术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韩再芬近日在接受中新社记者专访时说“戏曲传承发展中,新媒体、新平台的运用,应有可为有可不为。剧院院团不能随波逐流,要有自己的坚守。”

黄梅戏是中国五大戏曲剧种之一,中国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被誉为“中国最美乡村音乐”,其中《天仙配》《女驸马》《徽州女人》等多部黄梅戏作品名扬海内外。

然而,疫情发生以来,各地取消戏曲的观看活动,演员只能在短视频平台上发发日常。但随即发现,在短视频直播可以轻轻松松就能赚好多钱,比平常刻苦练习基本功强多了。韩再芬表示,不能因为直播荒废业务,直播赚来的钱虽然多,但那也只是暂时的,只有自己业务提升了,才是长久的,黄梅戏这一传统行业需要各位的共同努力才能不断继承发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韩再芬,1968年出生于安徽潜山河畔。因为母亲是黄梅戏演员,可以说韩再芬从小就接受黄梅戏的熏陶。

1978年,安庆当地文化局想推动黄梅戏的发展,他们想要培养一批新人,于是,一批老艺术家来到安庆招生。本来是陪朋友去报考,可是被招考老师一眼发现,一个扎着羊角辫的女孩,长相清秀,声音好听,是个不错的好苗子。这个小女孩便是韩再芬。就这样,10岁的韩再芬被安庆黄梅戏剧团录取,开始了她精彩纷呈的艺术生涯。

然而艺术这条路注定是艰苦的。韩再芬是里面学员年纪最小的,本该是四年级的小学生却远离家乡在外地独自生活。剧团里有些男孩子都待不下去,更别提小韩再芬了。小韩再芬哭着给家里人写信,剧团的生活太苦了,每天很早就得起,起来就得练基本功,很晚才能睡。平时没有娱乐活动,也不能偷懒,正是贪玩的年纪,怎么能坚持日复一日枯燥的生活呢?况且小韩再芬想家了。

回到家之后的韩再芬被父亲劝导,既然选择了这条路就要坚持,没有半途而废的道理。况且因为这点苦就受不了,以后又怎么面对更大的困难呢?在家中休息了几天之后的韩再芬便又回到了剧团里。

韩再芬在剧团里不怕苦不怕累,年纪最小,却有着比其他人更刻苦的心智。因为悟性极高,平时课上表现突出,获得老师们的高度赞扬,老师们也愿意传授一些独家绝活,平时有剧团演出也会叫上,多多学习前辈的演出经验。

不久,16岁的韩再芬在黄梅戏电视剧《郑小姣》中出演主角,引发了好多人观看,收获大量好评,韩再芬也被人们所熟知。

电视剧原型郑小娇遭继母陷害,被迫跳下悬崖,被上山采药的桂中必相救,互生情愫。后桂中必赶到北京赶考,中了状元被赵太师看中。之后就是郑小娇和桂中必分别被赵太师针对,产生误会,解开误会的过程。

在民间传说中,郑小娇一直是一个弱女子的形象,让人同情。但电视剧从女性的角度出发,聚焦于女性对命运的抗争,突出郑小娇虽弱小但勇于反抗追求幸福。为后来展现优秀的女性形象做出了典范。

韩再芬在这场表演中把握住了机遇,《郑小娇》的出色演绎,让领导们都看到了她的才能,从此各种好资源纷至沓来。《小辞店》、《女驸马》、《天仙配》、《桃花扇》等各种剧目经过韩再芬的演绎活灵活现,仿佛就像现实中的人物一样,在塑造性格迥异的人物形象上有了更大突破。

2005年,37岁的韩再芬出任剧院院长,安庆市黄梅戏二团更名为安庆再芬黄梅艺术剧院。这是1978年以来,中国戏剧界第一家以个人命名的剧院。

骤然当起了领导,韩再芬很不适应。当演员只需要提高自己的业务能力就行,但是当领导就意味着剧团所有人的未来发展。为了剧团里几十口人的生存,韩再芬只能带头去商演,利用自己的知名度给其他团员提供机会。还从经典剧目中创新,自主写出原创剧本,为剧团的发展带来了全新的活力。同时,拒绝团里的送礼,坚决杜绝送礼,搞人际关系的风气,只为能做好黄梅戏服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之后几年来,随着流行音乐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喜欢摇滚,喜欢爵士,对各种戏曲都不感兴趣。对于年轻人来说,那些戏曲都是吱呀乱唱,只有老年人才会看。

黄梅戏也和其他剧种一样,受不住市场的冲击。有一些演员已经另谋生路,不想在一棵树上吊死,看不到未来的前途。那韩再芬能怎么办呢?韩再芬从小就跟黄梅戏打交道,因为黄梅戏才有了个人事业的成功。况且她作为院长,肩负着剧团所有人的众望,不能轻言放弃,不能让黄梅戏在自己的手里就没有了发展。

创新黄梅戏缺剧本,缺导演,韩再芬就去上海和北京找著名的戏剧导演和编剧,道具,音响设备到服装没有经费,就自掏腰包。为了这个剧本,韩再芬从剧本的设计到策划都需要亲力亲为,熬到眼睛充血,喉咙沙哑。

功夫不负有心人,2012年,这部历时六年打造的《徽州往事》一出,就获得第六届中国艺术节大奖、第十一届上海白玉兰奖等多个奖项,票房收入也大涨,有两千多万的收入。

现在,韩再芬最操心的不过是有没有接班人可以替代自己。韩再芬一直都没有收徒,演员要自由发展,从事黄梅戏一定是因为热爱,不是为了成为谁的徒弟。

数十年来,韩再芬一直坚守在黄梅戏阵地,至今孤身一人。

直到疫情,传统文化再一次受到冲击。在接受采访时,韩再芬表示新媒体平台只是戏曲的传播媒介,让更多人了解,让更多人感兴趣,但是戏曲的呈现方式还是要回归舞台,不能因一时的利放弃自身的提升。

近年来,韩再芬也能感受到国家和民众对传统文化越来越重视,但是仍然存在人才引进困难,难盈利,经费不足等问题。他认为要想把戏曲传承下去,应该培养人。不仅是培养现在的戏曲从业者,更是培养对戏曲感兴趣的人。

戏曲的传承不只是记忆的传承,更重要的是精神的传承,希望广大青少年承担起传播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重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