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国内各个省份陆续公布了提档分数线,人们忽然发现:土木工程专业的龙头老大上海同济大学,在各省提档分数线一路下滑。

比如在河南,他们的录取名次暴跌4万名,分数从2021年的667分直接降到今年的564分,出现大跳水。其跳水最大的专业,是连续6年软科排名世界第一的土木工程。而即便降低了这么多,今年同济在河南还剩一个名额,居然招不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浙江,同济大学今年的工科试验班(土木与环境类)最低位次5665名,名次比去年下降了276。在重庆,同济土木专业理科投档最低分为638分,排名为1251名,比去年下降了400多名,这也是同济在重庆理科投档排名中倒数第二低分的专业。

土木工程原是中国地产行业员工来源最多的专业之一,但它的衰退其实早有预兆。2021年在东南大学的招生简章中,土木类专业被改名为“智慧基础设施与智能交通类工科”。高大上的名字,没有改变土木专业的颓势,其在各专业分数线中稳居倒数前列。土木类专业排名前三的强校,除了同济和东南大学外,还有清华大学。早在2020年清华就高瞻远瞩,将土木工程的招生塞进了贫困批和提前批,而且不允许跨批次转专业。

没人想得到,一度处在专业顶端的土木系,一夜间就这样走进了黑铁时代。

1998年中国房改开始,同年同济大学土木类专业几乎所有毕业生还没毕业,就被各单位要走了。这几十年来,中国修建了十几万公里的铁路和高速公路,也让中国的城市化率从1998年的30%提高到2021年的近70%。伴随中国地产行业的黄金时代,土木专业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也被认为是中国就业率最高的专业之一,也被寒门学子视为前景最好、最容易实现阶级跃升的专业。

但是现在,房地产行业已经触顶,用工需求大大减弱。今年上半年,中国全国新房销售面积6.9万平方米,同比下降22.2%;今年前5个月,百强房企销售额同比下降50.7%,房企裁员成了主旋律。根据调研报告,去年房地产裁员力度在众多行业中排名第二,新增职位排名倒数第四。

此前黄奇帆曾表示,中国的房企多如牛毛,独立法人的房企就有9万家,9亿城镇人口,平均1万人一家房企,中国的房企数量比全世界加起来还多。但是在未来10年,90%的房企将会死掉,9万家变1万家,有的是倒闭破产,有的是关闭转型。

20年来房地产成为孕育富豪的沃土,既让炒房群体享受到了流动性红利,也让从业人员赚到了远超时代的回报。但当地产时代结束之时,土木的毕业生自然难逃行业趋势的碾压。12年前,中国只有188所高校开设了土木工程专业,今年则有572所。中国不仅房子过量,就连培养出来的相关人才也过量了。现在土木专业的大撤离,其实和房企大撤离是一样的,那就是时代已不再需要。

我们看到土木工程已经跌下神坛,但是常年霸榜第一的金融专业,依旧还是人之所向。

为什么呢?

最近几天,90后交易员被老婆晒工资的相关截图在社交平台广为流传。截图显示:一女子晒出其配偶的收入水平,并配上了月均收入为82500元的收入证明。而该收入证明印有中金公司人力资源部的印章,出具日期为2022年7月22日。同时该女子在收录证明的截图下方发问:“93年老公的收入水平,所以算婚后财产吗?”对于这种简单的问题,很多网友认为这就是明知故问的炫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无论该博主是出于何种意图,这一事件再次引发了对券商薪酬的热议。

众所周知,中国已经成为世界金融大国,因为每年净利润最高的公司除了银行就是保险,所以金融业一直是中国的顶端行业,金融专业也是顶端专业。在金融业中券商又是超脱自然的存在,而中金公司又是这些券商中的佼佼者。数据显示,2021年有17家上市券商,人均薪酬超过50万元,其中超过60万元水平的14家,超过70万元的有7家,超过80万元的有3家,超过90万元的有1家。具体而言,中金公司以98.30万元的人均薪酬水平排名第一,中信、广发紧随其后,人均薪酬分别为89.37万、82.97万。值得一提的是,虽然中金公司人均薪酬排名第一,但2021年98万元的水平,较上一年的114.98万,其实还是下滑了的。

下滑的原因不是因为业绩下降,而是因为限薪令的执行。

我们不否认证券公司员工的高薪酬与其个人能力有一定关系,但是说到底,证券公司个个富得流油,并不是依靠高素质的员工,而是他们这个行业挣钱实在太容易了。很多人以为证券公司挣钱只是靠股票交易的佣金,但其实这些在他们眼里不过是小钱而已。

真正赚钱的大头其实有两个:一是融资业务,即证券公司借钱给股民炒股,这种借贷由于必须有足额的股票作为抵押,所以很少会产生坏账,但证券公司收的利息却远高于银行,所以这样的生意甚至连银行看了都眼馋;更厉害的则是投行业务,投行听上去高大上,实际上他们赚的就是一个信息不对称,这个行业高级就高级在他服务的对象都是上市公司或者大型企业,为企业和资方搭建沟通桥梁,然后撮合以亿为单位的交易。比如帮助企业上市和发债,企业融资100亿,证券公司就可以获得5个亿的佣金,明显的轻资产、高毛利的生意。

而这个投行业务更牛之处在于他可以把公司从事的业务精细化、复杂化,让投资人看不懂,以此来牟取巨额回报。比如把企业的所属行业细分再细分,然后从中挖掘出“专属的世界第一”,为其赋予更高的投资价值,或者把原本特别简单的事情说得特别复杂。简单打个比方,比如工地搬砖,投行可以把它说成:固体定向移动工程师,这样看上去是不是就很专业了?投资人不明觉厉纷纷投钱进去,至于到底能不能赚钱,他们才不会想那么多。

因此有人说这些券商赚那么多钱,都是从股民口袋里挖出来的。严格意义上说,这句话并没有错,只不过券商更多的是赚一级市场的钱,而股民的钱都在二级市场流通。但二级市场存在的价值也不过是给一级市场买单的

我们知道随着这两年的经济恶化,政府不断的扩张货币政策,以此想达到刺激经济的作用。遗憾的是由于被地产行业严重捆绑,内需已经无法拉动,于是放水就陷入了庞氏信贷的困局中。原本金融行业的作用之一是辅助实体经济不断发展,但正是因为它可以优先接触到钱,于是都开始玩起了钱生钱的游戏。资本在机构里空转,需要帮助的实体经济反而还被虹吸。

这些金融机构就像癌细胞在经济体内不断扩散,蚕食着实体经济微薄的利润。所以当居民的需求无法拉动时,在此基础上强行放水,相当于劫贫济富,把上层的债务往下层转移,甚至把下层的几十年后的收入都吞噬了

所有人都知道:搞金融玩的是资本,赚的是大钱,放在世界各国也都是一样的道理。可在中国,证券公司不是随便就能开起来的,牌照的审批极其严格,开一家证券公司,甚至比开一家银行还要难,拿到一张证券公司的牌照,基本等于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垄断。确切的说中国整个金融行业能开放的范围都很少,都是国资垄断。换言之,中金等公司能赚到钱,真正依赖的是垄断。既然没有市场化开放,却能拿到如此巨额的利润,又没有担负起相应的社会责任,这就非常有问题了。

很显然,整个金融行业以中金为首的这些企业,就是最典型的既得利益者。这也是为什么中国经济环境如此萧条,灵活就业的人口已经超过2亿,但是中金们可以依然保持人均年收入近百万的根本原因。

从宏观的角度看,甚至可以理解为:全国的普通打工者,通过各种财富转移的方式来给这些精英们发工资

因此,这件事无论官媒还是券商,都在把声音引向员工风险管理上,好像男主的错误,仅仅是不该暴露自己的收入。

然而,这真的只是收入高的问题吗?